所以,亚瑟担当起寻找仙人掌的大任。
不多时,地面多了一连串的脚印,亚瑟踏着黄沙走远了。
龙争颇有些百无聊赖,拿出联络器,查看起亚瑟的资料来。
资料倒是记载得颇为详尽
长久以来,崇尚英勇,荣耀与美德的圣骑士们守护着勇士之地。
勇士之地,也就是王者峡谷的左边的一大块区域。
很多年前,他们每年秋季都会举行武道大会,并演变为一大盛事。人们白天比武,夜晚饮酒作乐,欢庆丰收。最后的胜利者将加入圣骑士团,成为其中的一员。这荣誉,对于任何圣骑士来说,都是一种顶尖的荣耀。
然而,随着帝国与同盟的战争常年不熄,英勇的圣骑士相继牺牲,圣骑士团的力量逐渐衰落,进而陷入争吵和分裂。这件事被敌对者所利用,策划着要将圣骑士们一举抹杀。
某一年的武道大会如期举行,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勇士之地。此时同盟的军队发动了突袭。他们如暴风般席卷了防卫空虚的城镇和村庄,又像闪电一样离开,当圣骑士团赶到时,只留下焚烧后的废墟与悲泣的人们。
这样的惨剧在短短数天内反复上演了三次。
勇士之地陷入了恐慌中,圣骑士团疲于奔命却无能为力。
紧接着,更加大胆的第四次袭击,直指圣骑士团的所在之地。如果让他们得逞,圣骑士团数百年来的荣耀会彻底的丧失。
骑士们星夜奔回时,却看到与预想完全不同的景象:神圣的殿堂依然庄严高耸,鲜血和头颅都来自卑鄙的袭击者。
独自一人完成这丰功伟绩的,是位远道而来的青年旅人。
而他手中竟然持着被称为“王者之剑”的誓约胜利之剑。
这把剑原本插在圣堂供奉的巨石中,据说是由湖中仙女敬献给远古最伟大的亚瑟王。
得救的人们讲述了当时的情景:袭击者们冲入圣地,人们四散逃窜。旅人原本的铁剑在砍杀中折断。他看到了巨石中的圣剑,轻松拔出它,并击退所有敌人。
圣骑士团轰动了。
拔出誓约胜利之剑的人将获得圣骑士们的效忠,这古老的条约代代相传。他们将拯救了圣地的青年围在中间,举剑向他宣誓忠诚
而这位青年,正是亚瑟。
亚瑟率领下,圣骑士团开始伟大的复兴。在他们的支持下,亚瑟集合了勇士之地的力量,将创造新的理想乡作为自己的信仰。
现在,这位王者将他的剑指向了过去的袭击者们。这些强盗将为血的回忆付出代价。
“因剑而生,因剑而亡”
这是亚瑟的口头禅,那一把誓约胜利之剑,能够给他无与伦比的力量。
可是世事难料。
后来,王者大陆经历了一次全民大进化。
在那一次进化中,誓约胜利之剑竟然飞走了,亚瑟手里的剑没了,取而代之,是一颗金灿灿的水晶。
这不仅仅对亚瑟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对于圣骑士团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不过,亚瑟没放弃,多少年来都在寻找着自己遗失的誓约胜利之剑。
一次偶然路过西域,亚瑟开启了秘境,才发现誓约胜利之剑回到了圣石之中。
他知道,自己只要再次将这柄长剑拔出来,就可以恢复自己最强大的力量
然而,秘境困难重重,上次,他都没能触摸到誓约胜利之剑,自然无法将之拔出来。
这一次,他带着龙争,又来了。
龙争有些唏嘘,这亚瑟,曾经竟然隐隐有无敌之势。
这样想着,远处隐隐传来了亚瑟的声音。
“快来帮忙我打不过他”
龙争眼神一凝。
他站起来,发现亚瑟边跑,边气喘吁吁,他已经伤痕累累,在黄沙之上连滚带爬。
“嗯怎么刚夸完曾经有无敌之势的人,这么狼狈就回来了这么打脸的吗”
龙争眯起眼睛,定睛一看。
亚瑟的身后,一道剑光横空。
三尺青锋长剑,白衣,飘逸,潇洒,青莲绽放,寒芒剑气划破长空。
“大河之剑天上来”
龙争脸色一变:“李白”
第45章踏入秘境
巍峨的长安城,数百年间屹立不倒。
但长安的门户,守卫严密的朱雀门却镌刻着一道剑痕,那是一个青年醉后以长剑所书的诗句“欲上青天揽明月”,轰动整个京城。
当治安官狄仁杰欲以破坏长安的罪名逮捕他时,爱才的女帝拒绝了。
女帝甚至下令保留朱雀门上饱含剑意的诗痕。数日之间,这名一人一剑,直入长安的青年“剑仙”之名传遍大唐。
他就是李白。
彼时的李白,年少轻狂,拒绝了女帝入朝为官的邀请后,开始试剑天下的旅途。当他初次见到滔滔黄河时,心中的剑意迸发而出,奔流到海不复回。从那时起,没有机关的师承,没有魔道的秘法,没有魔种的血脉的李白,仅仅依靠自己和手中的剑,成为大唐强者中的第一人,乃真正的天纵之才。
他会给每个败于己的对手赋诗,因此,诗名和剑名也一同流传开来。后来,甚至有人视之为荣耀,为得诗篇而求一败,令人哭笑不得。
就在李白的剑意到达巅峰之后不久,旅途也来到了西域。很少有人知道,身为唐人的李白,出生西域的海市蜃楼之下。
他怀着剑仙荣耀归来,却发现幼年记忆里充满异域风情的繁华城池已经不复存在。
被贩为奴隶的楼兰公主,向他倾诉自己的遭遇:唐军的铁骑越过长城,踏平了整个西域。荒废的城池很快被黄沙掩埋。
李白想要救出她,少女却选择了从屈辱中自我了断。
鲜血激起了李白的侠义之心。
他第二次闯入长安,质问女帝要讨回征平西域的说法。一夜长安风云变色,大明宫也在剑仙之剑下黯然无光。
有史以来从未曾被外力攻破的长安城,第一次因为一个普通人而动摇。
没有人知道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李白自长安城中全身而退。他和女帝的密谈,被视为禁忌,不见于史官的笔下。
只有李白自己清楚,他的骄傲被挫败了,在最强的巅峰。从那之后,他开始自我放逐,从寂寞的旅途中寻求新的意义,陪伴他的,除了剑,还多了酒。
人人都以为剑仙就此一蹶不振。但长安的府衙中,狄仁杰查看着关于李白的行踪报告,露出难以捉摸的冷笑。
“再次出鞘的时候,会更加惊天动地吧。这家伙,太过骄傲,又太过寂寞了。”
而狄仁杰所预言的这一天,在数年之后到来。
这是长安城平常的一天。晨钟回响在上空,自西域的旅人远途而来,正抬首打量朱雀门上的剑痕;热闹的长乐坊中,五陵少年们因前所未有的美妙琴声而骚动;感业寺的银杏树依旧枝繁叶茂。
唯有狄仁杰手下的密探隐入黑暗,紧张注视着那个白衣潇洒,酒剑相伴的男子身影。
剑仙李白,三入长安了。
这次长安城又将怎样被动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