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530(1/2)

“姐姐”李香君轻轻叫了一声,欲说还休,大概她也猜到了董小宛心中的感受了。

俩人走到轩窗前。对着窗外横斜的梅花,一池清水,李香君回头看了秦牧一眼,才轻声说道:“我听说姐姐刚见到陛下时。有些不愉快”

“妹妹为什么突然说这些”董小宛初见秦牧时,他的冷漠强横的态度,让她感觉象遇到了强盗一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化。

“我只是有些感慨,我刚遇到他时,感觉他象个书呆子”李香君突然意识说这些有点不适合,便转而说道,“我猜现在姐姐最大的心愿,应该是给陛下生个一男半女吧。”

“香君妹妹你不是吗。”

娇小玲珑的李香君依着董小宛,幽幽地说道:“姐姐,我找太医把过脉,太医说我的身体很好,陛下他龙精虎壮的,可你说咱们怎么就怀不上孩子呢”

说到这,董小宛也不禁叹了一声:“这大概是命吧。”

宫里的女人,现在再得宠,若是没有一男半女,终究避免不了晚景凄凉。

卞玉京后来入宫的,都生了一位公主,她们俩的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这成了俩人最大的心病。

“姐姐,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咱们身子太娇弱了。”

李香君由于香径细窄如鸡肠,花心又浅,在龙精虎壮的秦牧身下,总是很快泄身,不堪鞑伐。董小宛也好不到哪里去,她生性好静淡雅,缺少运动,在众女中身体是最娇弱敏感的,也是轻易被送上云端,死去活来。

俩人时常一起承恩,对彼此的情况都很清楚,想去想来,或许只有一这点是相同的了。

“啊”

董小宛与李香君突然感觉纤腰被楼住,忍不住同时发出一声惊呼,回过头来一看,发现是秦牧靠在身后,“陛下,你怎么起来了”

秦牧拥着两具温暖的娇躯,看着穿外的梅花倒影在清澈的池水上,随口问道:“你们在聊什么呢”

两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儿脸色不由得一红,“没没聊什么,陛下不是睡着了吗是不是奴奴把您吵醒了”

董小宛垂着螓首,玉指轻捻着腰间的兰色如意丝绦,秦牧从身后贴着她的娇躯,那动人的曲线,温软的感觉,舒服得他长吁了一口气。

窗外的太液池上弥漫着淡淡的白气,梅花的清香在风里轻送,静静的园林亭阁间,偶尔走过几个宫女窈窕的身影,一切是那么安详。

“别担心,孩子会有的,一定会的。”

“陛下”

秦牧从背后轻吻着董小宛那清冽如玉的粉颈和耳珠,让她身体酥软得只能用双臂支援在窗子上。

温暖的室内没有一丝风,袅袅的炉烟轻轻淡淡,氤氲似幻;雕红漆戏婴博古架上,书画余香。描鸳鸯戏水的檀木屏风,一季光阴自闲。

秦牧拥着两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在这冬日的窗前,享受着一晌温馨。

求子心切的李香君,竟主动蹲下身子,用她那细小的樱桃小嘴再次吹起了玉箫,董小宛则将他的双手引到自己的胸前

二女如此主动,让秦牧有些意外,她们侍候男人的手段非一般女人可比,很快就让秦牧欲罢不能。一会儿后,李香君直起身来,顺着撩起董小宛的宫裙,董小宛伏下身子趴在窗台上,宫裙下一抹雪腻若隐若

窗外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平康坊,崔世宏那片空地上,数栋规模宏大的钢筋水泥建筑,已经建到了第五层,已有四丈多高。

年关将即,数以百计的工匠劳力还在工地上忙碌着,每天都招来大量的长安市民观看,一筐筐搅拌好的混凝土,被高高的吊臂吊上去,号子声此起彼伏。

工地旁一家卖炉子的店铺生意兴隆,这种炉子与旧有的炉子不同,外头象个铁皮做的水桶,里头有红泥,是专门用来烧蜂窝煤的。

黄陵县离长安大概三百多里,境内有大量煤矿,唐宋明各朝都有开采,但开采力度不大,加上原来的煤块不易引火,百姓不愿用,这也是制约黄陵县煤矿开采的原因。

自从皇帝下旨禁止滥砍滥伐后,黄陵县煤矿也加大了开采力度,很多百姓在这个冬季农闲的时候,都到矿上挖煤、运煤,从中能得到不错的收入。

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煤炭从黄陵县运来,然后被加工成蜂窝煤。由于蜂窝煤易于引火,耐燃,比烧柴草更经济实惠,百姓都乐于接受。

除了黄陵县,在汉中的勉县、陕北的子长县,陇山东陂的陇县,天水等地,也都开始了大力开采煤矿。

这不但迅速提高了煤炭产量,也给农闲时期的青壮提供了很多雇佣机会。让各县的官府同时多了一条财路。

一个产业在悄然兴起,这一切,只因为皇帝的一个决定。

据说西京官员正在规划,准备修建柏油路,通往各个主要的煤矿产区。而朝廷也有规划,准备修一条成都到长安的柏油路,把成都平原与关中平原勾连起来。

若是这条干道真的动工,必定带给沿途百姓更多工作的机会。

成都平原在战国时期就是秦国的粮仓,把成都平原与关中平原勾连起来,战略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它不但会改变四川自成一体的格局,而且把四州的粮仓与关中兵库勾连起来后,对稳定西北边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未完待续。。

第859章解冻前夕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在古代是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太史公在史记自序中这样认为“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在农业社会,人要依据天时,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才能生存。这种思想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医学、文化、哲学等等。

具体来说,在古代,一般在农忙时节,各国是不会发动战争的,甚至有时战争打到一半,因为农时到了,大家便作鸟兽散,各自回家种田去了。

就是游牧民族,往往也要等到秋高马肥之后,才会发动战争。

从中便不难看出,自然节序对国家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太史公一开篇就说不遵循这个自然规律,就难以理顺天下纲纪,真是目光深远,一针见血。

现在的大秦似乎正在打破这个自然规律,原因是作为皇帝的秦牧,思想上已经超脱了原始的农业社会的束缚。

在西北,这一点现在也正在悄然改变,这是一件意义非同一般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