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40(1/2)

好,也不如做得好,你做得很好。来人,取纹银千两,赐予尚员外郎。”

秦牧谆谆嘱咐一阵,才让尚喜退下。

紧接着,秦牧又将内阁大臣和六部主官召到御书房。

早上在朝会上,秦牧开口就提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当时司马安便知秦牧会有新举措。

果然,大家进入御书房一坐定,秦牧立即说道:“回京的路上,大理寺卿杨慎向本王进有一策,利用南北夏收时节的差异,趁我南方收粮,而淮北尚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北伐,打满清一个措手不及。

本王觉得此策有其可取之处,今日把诸位大臣召来,主要就是商议此事,大家有什么见解,就请各抒己见吧。”

杨廷麟首先出来说道:“秦王,淮北无数生民陷于腥膻,遭遇悲惨,食不果腹,依不遮体,今我大秦百业兴旺,士气正锐,秦王要兴师北伐,解民于倒悬,臣深表赞同。

只是北伐事关重大,须作万全准备方可。如今已是四月中,离南方夏粮收获已不久,按大理寺卿之策,恐怕诸多事情不及筹备,难免仓促,不若等到七月,等万事俱备,再一举涤荡中原之残寇。”

杨廷麟的话还是很实在的,如果要抢这个时间差,确实有些仓促。

秦牧转向其他人问道:“众卿还有其他不同意见吗”

s:兄弟姐妹们,追兵逼近,急求月票,急求月票,急求月票,三呼力歇矣,请兄弟姐妹扶一把,月票

未完待续。。

第544章王于兴师求月票

御书房里,礼部尚书覃秋白说道:“秦王,当年明太祖占领江南后,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又积累了数年,待实力雄厚,准备充足之后,才兴师北伐,是以北伐之战势如破竹,一举驱残元于万里之外。如今吾王定鼎金陵才一年,南方尚未扫清就兴师北伐,是不是太过于仓促了”

他的意思,比杨廷麟更为保守,杨廷麟考虑到北方无数汉人沦陷胡尘,支持尽快北伐,只是对杨慎提出打夏收时间差的策略有疑问,认为这样太仓促,这一点秦牧自己也承认,是有点仓促,但从杨廷麟的意思听来,他是支持在今年北伐的。

而覃秋白的意思,显然是想再积蓄几年,等大秦实力更加雄厚之后再北伐。

内阁首辅司马安当即摇头道:“覃尚书所言,本官不敢苟同,前车虽可鉴,但凡事不可一味套用前人之策。正所谓时也,势也,我大秦面临的时势,与明太祖面临的元末时势大为不同,若是一味套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实为不智也。”

司马安的话让覃秋白暗暗有些不快,当即问道:“还请司马阁老赐教,这二者之间有何不同”

御书房里的其他大臣,也都将目光投向司马安,想看看他有何独特的见解。

司马安沉稳地说道:“这不同之处,第一,元末之时,未有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湖广的开发更远远没有达到我朝这等水平,在吾王精心治理之下,如今的湖广粮食产量已经隐隐超越江南,至少可以与江南齐驾并驱了。是以,广积粮这一点,明太祖需要几年时间,而我朝只要一两年就可以了。

第二点,高筑墙,明太祖高筑墙,是因为南方尚有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威胁。方今纵观天下,南方虽然还有广东、广西两省之地未纳入大秦治下,但论其威胁。实不足虑矣。况乎,明太祖所筑高墙尚在,我大秦有必要再筑墙吗

第三点,缓称王,这一点若不是秦王一早发下誓言,不驱鞑虏出中原不称帝,以秦王之望,再有传国玉玺以正天命,秦王称帝已不为早矣。

最重要的一点是。满清不是腐朽的蒙元,当初的元顺帝荒淫无道,百官庸碌无能,时间拖得越久。对朱明越有利。

我而大秦面对的满清则不然,凭心而论,多尔衮等人皆可称之为雄才伟略,不可轻视。满清虽然也有许多内部矛盾,但这些内部矛盾一但没有我朝的强大压力,很快就会被化解;

再看多尔衮如今在北方施政。其注重发展民生,加上北方经历多年战乱,民心思定,若是再让多尔衮经营几年,我朝再想北伐,难矣

一言而遮之,如今与元末不可同日而语,我朝若不能趁满清立足未稳,一举将其逐出中原,只怕宋金分南北而治之世又将重现。”

在秦牧看来,司马安这番高屋建瓴的话,绝对可作为大秦纲领性的政策来看待。

确实,多尔衮可不是元顺帝,元顺帝时期,蒙元已经腐朽不堪,再留他几年也无妨。

而现在的满清,实际上是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虽然经几战败,损失惨重,但它的内部并没有腐朽僵化,多尔衮身边汇聚了不少人才,如果再容他几年,到时还指不定谁伐谁呢。

所以,尽快北伐,对大秦有利;再等几个的话,对满清有利。

对这个大方向必须有清醒的认知。

这下不光是覃秋白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御书房里的其它大臣,也都没有再反对尽快北伐了。

秦牧见没有人反对,立即对户部尚书刘伯全说道:“刘尚书,那就尽快筹措粮草吧。”

“是,秦王。”

“有关粮草的筹措,本王以为,实不必完全着眼于国内。”秦牧接着说道:“吕宋发生的针对我汉人的大屠杀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西夷胆敢到我大秦家门口来施此暴行,必须施以严惩,就让皇家海军用大炮向他们宣泄愤怒吧。

再有一点,南洋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稻米一年三熟。这个季节,南洋很多地方已经收割第一季稻子,让海军南征吕宋,既可惩戒一下西夷,又可以补充一下北伐的粮草,此事诸位大臣以为如何啊”

秦牧说完,目露凌光扫向在坐有大臣,杨廷麟却是不惧,出来说道:“秦王,孟子有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如今西夷屠戮汉人,是为不仁,吾王出兵惩戒一番也就是了,若是出兵以掠夺为目的,则与西夷何异

臣以为,吾王贵为上国之君,此例一开,恐导人向恶,世人因此尔虞我诈,永不知足,众叛亲离。心变了,世情就变了,当知世间一切唯心眼所现。

所以君子见邪僻,唯恐避之而不及,小人见邪僻,却狂傲自恃不以为然。是以君子视善、语善、行善,博学于文,守之以礼,仁而爱人,持而久之,所行之处无处不得自在”

“杨尚书”秦牧见他滔滔不绝,忍不住打断他道:“杨尚书学富五车,当知晏子使楚之事吧本王记得晏子答楚王的一段话,大概表达了这么一层意思:

齐国派遣使臣,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的国君;换而言之就是,对什么样的人,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法;

中庸亦云: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今西夷不仁,土人猖獗残暴,戮我汉人,本王再向其讲仁义岂不是与虎谋皮”

秦牧可不是泥腿子出身的人,以前好歹还背着个神童加才子的名头,你想用圣人之言来说服他,他就引典据典反驳你,而且有理有节,驳得你哑口无言。

总之,杨廷麟没再说什么,其他人也知道,秦王决心已下,想改变他的意志几乎不可能了,再说下去,只会触怒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