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它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含义;
从保护动物的角度来说,这么一只巨鳖长到这么大不容易,应该放生。但如果放生了,肯定会让百姓觉得,这是放虎归山,让郑芝龙今后继续兴风作浪。
秦牧想了想,不着边际地笑吟道:“幽居湖北滨,相访值残春,路远诸峰雨,时多擉鳖人。蒸花初酿酒,鱼艇劣容身,莫讶频来此,伊余亦隐沦。”
李香君听了,若有所思地说道:“秦王这是何意您要把这巨鳖烹了吃吗那怎么行,这鳖想是有灵性了,怎么能吃呢”
秦牧刚刚确实是想把这巨鳖宰了,办个千年鳖宴,请大臣来美餐一顿,李香君提出疑虑后,他也觉得宰了吃吧,不符合现在自己招安郑家的政治意图;
“把它拿回秋露园的池子里养着吧,嗯,等回金陵后,再把它带回金陵去。”
历代皇家其实都是有动物园的,不过豢养的都是些祥瑞的动物,象仙鹤、梅花鹿等等,嗯,咱也收集些珍奇动物,开个动物园,让百姓去参观,还能收点门票什么的,想看这巨憋,另外再交费,这可是成了精的,代表着郑芝龙呢。
秦牧突然觉得,自己都快成奸商了。
不过这“商”之一字,还真得关注一下了,郑家打下来后,宁波市舶司的设置有必要抓紧落实才行。
这段时间,由于东海的战事,秦牧一直没顾得上市舶司的事。回到秋露园之后,把巨鳖往园中池塘一扔,秦牧独自思索起关税的事情来。
通过上次曹卫君的介绍,秦牧得知宋代的关税大致征收办法,不过他认为,那是不够的,在后世,关税作为三大税种之一,各国都有比较完备的关税体系。
秦牧找来纸笔,一边回想,一边逐条记录,后世的关税大致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三种。
其中进口税,不但可以增加国家的收入,还能对国内的同类商品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出口税侧刚好相反,如果税率太高,会增加出口货物的成本,不利于本国货物在海外的竞争力。
不过现在中国的商品诸如最大宗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几乎不存在竞争对手,也就是说,出口税率高一点也没关系。
商人自然会把高税额转嫁到境外的消费者身上,让更多的银子流入大秦。
当然,也不能过高,税率过高,即便没有竞争,有能力消费的群体也会缩减,出口量就会相应减少。
茶叶或许影响小点,但对纺织业和瓷器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尤其是纺织业,如果出口数量不能大幅度增加,商家就不会在意产量,也不会热心于改进生产技术,工业革命就无从谈起。
嗯,纺织品有必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出口税率才行。
关税的征收按不同的商品也有不同的征收办法,有的是按照商品的价格征税,有的是按商品的的数量征税。有的商品侧实行滑动关税。
这滑动关税比较特别,是关税税率随着进口商品价格由高到低而由低到高设置的税。可以起到稳定进口商品价格的作用。这个也必须注意。
秦牧一样样的写下来,随后又找来杨慎和曹卫君等人商议;
对秦牧列举出来的条文,杨慎和曹卫君等人可谓是刮目相看,佩服不己。由此也看出,秦牧在这方面是多少的重视。
秦牧暗道,我可不想成天在地里刨食,成天向那些穷苦百姓加税。
将来的海关收入,将是大秦最大的税收来源;
并争取五年内超过宋朝,让关税年收入过亿两,为了这个目标,能不上心吗
s:各位看官,给些推荐票吧,推荐票一直很少,可怜可怜的,大家看书的时候,请把推荐顺手投下来支持一下吧。拜谢了。
未完待续。。
第531章仙霞关
仙霞古道的路面主要是麻石垒砌而成,历24曲,相传为唐末黄巢率军所辟。
仙霞关上共有四道关门,东北和西南各两关,皆以条石砌成,均建在两山夹峙的危岩陡壁之隘口中,窄处仅容一马通过,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条古道是闽浙交通的咽喉要道,与之相连结的是两个码头,一个是浙西江山县的清湖大码头,一个是闽北浦城的大码头。
往日古道上商客往来不绝于途,十分热闹,福建从海外输入的商品经过仙霞关向内陆输送,而浙、浙、赣等地的陶瓷、丝织品、茶叶则经过仙霞岭路输送于海外。
清湖大码头作为钱塘江上游最南端的始点,是来自京杭大运河船舶的东南端终点,有装卸码头多达17个,造船厂14家,每日停泊清湖码头的船近千多条,商铺上百家,为万商云集的要地。
只是自从秦军与郑军在仙霞岭对峙以来,仙霞古道被阻断,商旅不通,路上行人绝迹,显得十分凋零冷清。
哀叹不绝的商人,日夜盼望着秦军能早点打通这条咽喉要道。
东海大捷的消息传来,清湖码头上的商家就象打了鸡血一般,奔走相造,欣喜若狂,整整放了一天的鞭炮。
果然,数天之后,一队快马飞驰而来,冲入江山县城,随后不久,军鼓轰隆,黑衣玄甲的秦军开始集结。
第二天,以刘芳亮为帅,以廖士凡为都佥事的一万秦军开出江山,向仙霞岭进军,道路两边,百姓携壶提浆前来,欢送将士们出征。气氛极为热烈。
这情景看在洪旭眼里,不禁暗叹,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郑家致隆武帝死于非命,民心尽失;
加上大秦掌握了天下大势,民心皆向着大秦。洪旭相信就是福建的商人,也没有谁指望郑军能打通这些咽喉要道,为了尽快结束军事对峙给他们带来的损失,相信福建的商人也是支持秦军尽快入闽的。
仙霞岭上。此时已经是谣言四起。
有的说郑芝龙全军覆没,本人也战死了。
有的说秦军海军击败郑家水师后,已经南下攻打福州。
有的说郑芝龙战败后,投降了秦国。
总之,各种传言都有,但就是没有一样好的,说的都是郑芝龙战败。
要知道,郑家最强的就是水师,现在连水师都战败了。郑家还有什么凭恃
郑军中开始不断有逃兵出现,驻守仙霞关的主将郑非为此大发雷霆,连斩了数名抓回的逃兵,但此举不但没能起到多大的震慑作用。反而让士兵更加惶恐不安。
“大哥,你说国公他真的败了吗”郑宏小声地问道,他是郑非的亲弟弟,也是郑芝龙的堂侄。
郑非往帅椅上一坐。浑身象脱力了一般,他横了自家弟弟一眼哼道:“这消息一定是秦军奸细散布的谣言,你想想。东海上的事,普通人怎么可能这么快传到仙霞关来。”
“可是大哥,常言道无风不起浪,就算这消息是秦军奸细散布的,如果不是真的,那很快就会被戳穿,秦军不会傻到散布这样的消息吧”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这不是让咱们军心大乱了吗,他们已经达到目的了。”
郑宏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但仙霞关处于闽西北,一时又没法向福州求证,恐怕就是福州未必知道这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