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昭害怕,但他也很高兴,他认定一句话,那是族长钟繇的话:没有霸气的主子,永远成不了大事。
“你出去找些生石灰和一匹丝绸来,我在教你们一个制酒的法子。”刘咏吩咐道。
“是,我马上去找。”钟昭心下大喜,要知道每一种制酒法都是宝贝。
一个时辰之后,钟昭回来了。
刘咏让人搬来一口提纯的缸,拿去盖子,还象以前一样支撑起来。不过这次下面不再烧火,而是接上了一口缸。
刘咏将丝绸反复折叠后铺在缸底,足有十层之多。然后将生石灰放入一层,上面再如同之前一样铺上一层丝绸,上面用干净的鸡蛋大小卵石再铺,直到有半口缸的高度才算完毕。
剩下的就是叫人将已经提纯好的一缸竹叶青倒入缸里直到整整一缸。这其实就简单的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后取出一部分水分来提高一下酒的度数。刘咏知道这要是与这些酒工解说根本难以说清,干脆什么都不讲,只要将他们知道怎么做就好。
酒刚倒进去,就听见缸里“呲呲”作响,不断的冒出气泡,旁边一众酒工吓了一跳,但是看到刘咏神定自若的样子,也就安静下来。
许久之后,,声音越来越小,气泡也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气泡和声音都没有了,刘咏让人拔开酒钢下面的塞子,只见一股近乎清水的酒柱流出。一时间,酒香四溢,酒气之浓郁绝对超过了竹叶青。
刘咏要来一只大碗,接了半碗,仅仅闻了一口,就感觉人都快要醉了。
再喝一口,入口绵软,但后劲十足,不知不觉间,刘咏只觉得整个人飘飘然起来。然而落钟昭和其他酒工眼里,那简直就难以相信了。但看刘咏的走路站立都不太稳的身形,似是喝醉了,但是哪里见过一碗倒的主啊。
钟昭也懵了,他是见过刘咏多次喝酒的,也没见过那次这么快醉的,一时间也没人赶上去扶住,万一犯了忌讳反倒是祸事。
刘咏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歪歪斜斜走了几步,嘴里不自觉的就唱了出来:
好酒
喝了咱的酒
上下通气不咳嗽
喝了咱的酒
滋阴壮阳嘴不臭
喝了咱的酒
刘咏脑子不清晰,声音也不大,众人听的不大清楚,就听清这几句,觉得好听异常。
好大一会,刘咏有些清醒,道:“钟昭,扶某去睡会,有些头晕。”
钟昭自然答应,与寇封两人宋柳永到了最里面三进小院里主房中歇了,寇封马上站在门口做了一尊合格的门神。
钟昭告别寇封出来,心里很是纳闷,也去拿碗接酒来喝,马上头晕起来。这也难怪,这酒算是三国度数最高的酒了,他何时喝过,还难以适应自然头晕。但,他让人迷恋了,若是此酒一出,人怕是要来抢了。
他反应过来,赶紧招呼人看着,不准酒工偷喝,待缸里的酒流尽,赶紧吩咐人装好存入库里。
众人没有何道酒,但记住了刘咏的几句歌,朗朗上口,简单大气,且气势恢宏,让酒工们马上爱上了,不断的传唱起来。
等刘咏清醒后,钟昭和寇封都来问刘咏那首歌。刘咏一回想,马上吓了自己一条,这差点给自己闯下大祸。单单那句“见了皇帝不磕头”就不得了。但因为已经传了开来,他只能想办法补救,谁知道自己这些手下有没人买下眼线。他想过封口,但堵不如疏,他索性把歌改了样子唱出来,直接作为自己竹叶青的宣传歌用,一时间襄阳人人传唱,风靡一时,同时刘咏的人气更甚从前。
三月里来酿好酒
好酒出在咱的手
好酒
喝了咱的酒
上下通气不咳嗽
喝了咱的酒
滋阴壮阳嘴不臭
喝了咱的酒
一人敢入老虎洞
一四七三六九
九九归一跟我走
好酒好酒好酒
第61章路遇神医
刘咏载了新出的酒回到黄府,与黄月晴和紫烟等嬉闹玩乐,此处不表。
再过一日,当日那三个被刘咏赠酒的青年来访,刘咏清儒偏厅。相谈之下,三人竟然都有不俗的文采,在襄阳街头厮混了好些年也很务实,不像普通读书人一般眼高于顶,藐视他人,只是因为出身贫寒,或者家道中落,没有出头之日。其中叫高卓的一人曾今家中经营一家酒楼,后因战乱家人死伤离散,最后才到了襄阳。
刘咏听后大喜,这三人虽说做不了大的事情,但是总不是无用之辈,放下去执行已经制定好的政策绝对是上上之选。当即,刘咏决定留下那高卓替换了王祥做醉仙楼掌柜,去请了王祥过来一谈,皆大欢喜。
剩余二人,一人名为方青,一人名叫史征,都是家道中落的襄阳本地人氏,也受尽世人白眼,因此三人对刘咏的赏识很是感激,刘咏打算带刺二人去新野,交给王祥去安排,三人也算相熟,相处起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既然襄阳大事已定,刘咏心里也记挂着新野的建设问题,当即就决定明日天亮就出发前往新野。
另刘咏没想到的是,在紫烟得知刘咏马上要新野后,晚饭时,黄月晴带着紫烟怒气冲冲的前来质问刘咏,是不是想扔下她们独自跑路。
刘咏大呼冤枉之余,不禁纳闷,这丫头是不是真春心荡漾,急不可耐了。
其实是刘咏不自知而已,以他如今在襄阳城的影响和名声,不知道多少姑娘都想嫁入刘家门庭呢,黄月晴不但是女子,还是一个“大龄剩女”,如今跟刘咏订了亲,也是欣喜不已,但还是唯恐被别家姑娘捷足先登占了先,黄承彦也有意无意的在女儿面前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