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二十六个头人,其余三十四人不知大人打算如何处置”
杨逸笑了笑道:“你们布置妥当就好,先不要妄动,至于那三十四人,更不要急着动他们,现在咱们不急,急的应该是他们,若是我所料不差,半个月内还不来找我的不会超过五个,此事先由我这边敲打一下,看看谁的态度强硬咱们再拿谁来开刀。”
“是大人大人”
“还有事吗”
刘征又抱了抱拳答道:“大人,属下刚刚收到消息,朝廷派往占城、真腊的使者在海上遇到风浪,船毁人亡,只有两个船夫幸免于难,大人联合占城、真腊合围交趾的计划恐怕要耽搁了。”
杨逸沉思了一下说道:“你尽快将此事上报朝廷即可,阮志顺十万大军被歼,联合占城、真腊之事现在倒不急于一时了,对了,大理方面有什么反应。”
“回大人,大理国主段正淳除了派出两千人马,沿江而下配合我军外,还派出王子段和誉为使,准备来广南拜见大人。”
“段誉会凌波微步那家伙”
“大人,什么凌波微叔”
“好了,没你的事了,先退下”
“喏”
第422章又见谅山
杨逸骑着乌云盖雪,身披轻甲,腰挂新月宝刀,眺望着南边的谅山,这是一片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山地。
谅山北面也就是杨逸脚踏的土地叫广源州,广源州名义上是大宋的羁縻州,辖于邕州之下。但大宋一直以来无力南顾,对岭南的各个羁縻州缺少控制力,象广源这样的羁縻州很多其实服役于交趾。
交趾李朝对这些部族压迫极为凶狠,如宝元二年夏,广源州一次就被迫“献”给交趾一块重达一百一十二两的生金,交趾赋敛无厌,广源州之人被压迫得极苦。
庆历元年,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在傥犹州建“大历国”,反抗交趾李朝的压迫。
同时,侬智高向宋朝请求内附,以求获得一职统摄诸部,抗击交趾掠夺。当时宋仁宗却顾虑重重,拒绝了侬智高内附。
侬智高遂在家乡安德州建立“南天国”,称仁惠皇帝,年号景瑞。并多次击退交趾入侵,但交趾毕竟强大得多,侬智高苦苦支撑,再三请求归附宋朝未果。皇佑四年四月,侬智高一怒之下举兵反宋,五月,破邕州,改国号为大南国,年号启历,数败朝廷征剿之兵。次年正月,侬智高败于狄青,后流亡大理,不知所终。
可以说,大宋当初也是无奈,西北李元昊正频繁入侵,辽国大军压境敲诈勒索。把大宋搞得焦头烂额,此时若是接受侬智高内附,无异于向交趾宣战,宋仁宗没有那个魄力,更没有那个能力两面开战。
站在广源州的地面上,杨逸心中颇为感慨,岭南在许多京官看来。无足轻重,不过是贬官的流放地。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不得不认真面对。
包括杨逸自己,若不是阮志顺十万大军入侵,他同样是只顾盯着北面的辽国时局。是这重北轻南的观念是应该改变的时候了。
为了减轻后勤补给压力,杨逸这次只发两万大军,随在他身边的还有两个人,一个自然是阮志顺,他是越南猴子的“军魂”,把这样一个重量级俘虏带在身边,好处多多。
另外还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他缠着白色包头,上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下穿蓝色长裤,身量适中,眉清目秀,腰间配着一把宝刀,给他增添了几分英气。
他就是大理王子段和誉。也就是后世金庸笔下的段誉的原形人物。
白族以白色衣服为尊贵,段和誉身上就是典型有白族男子打扮,杨逸突然回过头来问他道:“王子殿下,我听说当初侬智高兵败后是逃到了大理国,不知侬志高现在可还有后人留在大理”
“这”段和誉没想到杨逸会突然问起此事,差点被他绕进去。侬智高是大宋的钦犯,若是承认大理曾包庇过侬智高那还得了
段和誉连忙答道:“杨大学士明鉴,侬智高逃亡大理之说实乃子虚乌有,小王从未听说过此事。当初侬智高反宋之后,与交趾往来甚密,交止王还出兵帮助过侬智高,侬智高之乱平定之后,他逃亡交趾的可能性最大。”
杨逸摇摇头说道:“无风不起浪,广南百姓都说侬智高是逃到了大理,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此事还请王子殿下帮忙查实一下。”
“杨大学士这是何意”段和誉毕竟还年轻,有些沉不住气,面上刹时变色。
“王子殿下,我的意思难道说得还不够清楚吗就是希望大理能彻查一下,看看是否有侬智高后人流落大理。”
杨逸下意识地看了看他,可别又是凌波微步,又是六脉神剑的好,呃,似乎还有北冥神功呢。老子跟青云老道练了好几年,还没见到什么明显的效果呢。
段和誉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他这次来,负有极为重大的使命。
二十年前,杨义贞弑大理皇帝段廉义,自立为帝,杨义贞掌握了滇西所有军权。时为鄯阐侯的高升泰受其父高智廉之命,率滇东乌蛮三十七部兵马攻灭杨义贞,拥立段寿辉为大理皇帝。
一年后,高智升与高升泰父子逼迫上明帝段寿辉退位出家,接著便拥立段正明继位。高升泰被封为清平官,开始专政。
哲宗绍圣元年,一直以来都在专权的高升泰废段正明,自立为帝。
两年后高升泰病逝。高升泰临终嘱咐其子高泰明还政段氏,于是高泰明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但其后大理国柄掌一直握在高氏手中,世称高国主。
波斯、昆仑等国来贡,皆先谒相国高泰明,现在大理段氏名义上还是大理皇帝,实际上不过是高氏手里的傀儡而已。
如今宋越大战忽起,杨逸一举歼灭阮志顺十万大军,若不出意外,平定交趾只是时间问题,而大宋在西南的影响力势必会因此百倍增加。段和誉这次受他父亲段正淳所派来见杨逸,就是希望能能交好大宋,交好杨逸,取得大宋的支持,从而夺回大理军政大权。
段和誉心念百转,最后说道:“杨大学士既然这么说,小王回去后一定彻查此事,若侬智高真有后人在我大理国,大理一定给大宋一个交待。”
杨逸回望身后正在休息的一万大军,火夫们架起了近两百个大铁锅,生柴燃烧后释放出浓浓的炊烟,弥漫在营地四周,他也不看段和誉,只淡淡地说道:“王子殿下若真能做到这一点,那是最好。”
“杨大学士放心,小王一定尽力而为。”正所谓人在此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大理段氏被高氏架空,所有的军政大权全部掌控在高氏手上,段氏想要夺回大权,只能借助外力,放眼天下,真正有能力给段氏提供帮助的只有大宋。
然而一直以来,大宋官方对大理都没有什么好感,象宋祁这样的史学家一致认为,唐之亡,祸根实在南诏,而大理继承了南诏的统治,所在连带对大理也不待见。
当初交趾与大理发生战争,交趾击败大理二十万大军,并将六十匹战马献予大宋报捷,大宋也接受了,并赐冠带、器币、马匹等物品回礼。大宋此举等于是承认了交趾的“正义”,而大理为“非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