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92(2/2)

聪明人就该松手,至少形式上要松手。利益交换是无处不在的,朝廷让他“自择”,又何尝不是一种交换

而且他本以为,就算自己不惜工本的投入,至少也要办三五个月才会凸显效果,却不料这才出了几期,就达成了自己预想的状况。

所以李佑不由得感慨,这情势来的比想象的还快啊,真是低估了一份发行量很大的报纸对当今朝廷和社会的冲击力。

想必办报这种时髦事,估计也就在舆论分量极重并鼓励言路的本朝才会成功,换做其他历朝历代,大概都避免不了扑街的命运。

思量完毕,李佑本想立即起身前往吏部,将自己的前途确定下来。但刚刚站起身子,又觉不妥。

他目前估计是万众瞩目,也不是蹲在吏部等候官位的六七品小人物了,又是这样特殊的选官,那么该有的风度必须要摆一摆。就算不搞出三辞三让把戏,也不能做出急急忙忙的样子。

故而李大人便继续留在报坊,细心的审读下期文章。一直看到日落西山,方才施施然回家,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表示,也没有向吏部答复,仿佛要选官的事情很无所谓。

次日阳光明媚,又没有风沙,李佑便带着妻妾子女去佛寺上香,殴打不长眼小纨绔两位,捡到掉落荷包汗巾三个。一天下来,仍没有去吏部,吏部那边也没催他。

直到圣旨下达的第三天,李大人自觉火候拿捏得差不多了,这才悠悠哉哉、稳稳妥妥的到吏部报到。在奉承声中,他异常熟门熟路的找到后院文选司,与左郎中面对面谈话。

“前日朝议上,共有七人举荐你,圣上下旨由你自择,今日召你前来便为此事。”左郎中请李佑坐下,公事公办道。

李佑神情庄重的谢了君恩,然后问的问题却俗不可耐,“这些官职中,以左兄的见识,哪个官职最好”

左郎中很是为李佑的直白愣了愣,答道:“当然是工部官职最好。”

李佑点点头,确实如此。从理论上,六部是朝廷最高衙门,只不过内阁异军突起冲淡了这种色彩,但无论如何,六部仍旧是天下政务运转的核心,地位也不是别的衙门可比的。虽然工部是六部里最没地位的一个部,但六部之一仍旧是六部之一。

对他本人而言,尚还欠缺六部资历,偏偏从出身上进入六部的机会又很少,所以这次如果能入主工部街道厅,也算是一种补完。

自此他的履历上有过分票中书舍人、天子侍班官、署理知县、府推官、署理知府、整饬盐法事、右检校佥都御使、提督五城兵马司、提督国子监学政。如果再加个工部街道厅,可谓是完美至极了,从内廷到府县、部院要什么有什么,外放不给个道台是说不过去了。

“不过也有不好之处。”左郎中泼冷水道:“首先月盈则亏,你年纪轻轻的当清流官或者理刑官也就罢了,这是你一点一点争取来的,那些官职本来就适合年轻气盛的人去做。可是一步跨入六部操弄实务,还是让人觉得突兀,未免给人以贪心不知足的感觉,说不定这就是某些人的意图。

其次,负责京师街道沟渠整修的工部街道厅为何多年缺员那是因为这个职务几十年来没人能做得好,而且做事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还得招惹权贵,所以吃力不讨好,功劳难赚挨骂容易。

故而在我眼中,去工部街道厅固然有很大好处,但也有很大弊处,综合起来可谓是中下之选。”

李佑继续点头,是这个道理,又问道:“若真去了工部,彼辈将我置于火上烤了那么七个荐举中,最差的官职是哪个”

作为同党,左郎中对李大人的去向很关注,所以也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最差的当然是国子监办报厅总裁官,石祭酒虽然是出自公心,没有别的意图,但是你若真去了,那也等于是被害。

先不提国子监自身就是个冷骗衙门,途有清名没甚实权。就说办报,若无明理报,国子监办报厅或许有可为之处,故而当初各方纷纷争抢,各自安插人手。

但如今明理报珠玉在前,真理报没出几天便气息奄奄,即便你将明理报那套手法复制过来,也未必能起死回生,再说你怎么可能放弃自家明理报,再费力将真理报抬举起来

所以这办报厅能支撑多久尚未可知,实在是个官场死地,在七个荐举当中是万万不能选的下下之选。”

李佑皱眉想了想,继续问道:“左兄眼中,上选是哪个”

左郎中就等李佑这句话,“上上之选,便是顺天府尹姚大人推荐的这个,巡视顺天府诸州县卫司刑名狱案。

好处十分明显,一是符合你的检校佥都御使本衔,不用有太突兀的变动,不会招致别人侧目;二是你熟谙于此,轻车熟路;三是既可暂离京城是非之地,又不用离开太远,一旦有事随时可回京城。”

左大人不愧是在吏部做了十几年的铨政专家、未来直升吏部侍郎的热门人选,一番推心置腹的剖析,将几种选择利弊说得清清楚楚、条缕分明。

“承蒙左兄教诲,在下铭感五内”李佑下定了决心,捶案道:“那就选办报厅总裁官这个差遣”

“好你说什么”左郎中大惊道,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上中下三策,选上中都情有可原,哪有偏偏选下策的就评书词话里也从来没见过谁选下策

第六集名震京师第625章雾里看花

在七个位置中,李佑选择了办报总裁官,不但让主持选官的左郎中以为自己听错了,甚至每一个听到此事的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即又是议论不休。

“李大人无论做出哪一种选择都是情有可原的,为何偏偏选了最差的一个在那明理报的挤兑下,这个官报职位几乎毫无价值,随时有裁撤之虞。”

“李大人应当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点,却做此选择,真是令人费解。莫非他自知择官会招来眼红,所以要韬光隐晦”

“这也能叫韬光隐晦难道现在不够惹人注目么韬光隐晦的意思不是选择最差的,而是应该平平无奇和中庸之道。”

在众说纷纭中,李佑简简单单的上任了。确实简单,他本来在名义上就是驻国子监督学的,兼个国子监办报厅总裁连地方都不用换。

上任第一天,李大人便烧了第一把火,向朝廷上疏请求裁撤两个副总裁官,尤、孙这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办报副总裁,从哪里来还滚回哪里去。

真理报办成这样子,石祭酒也主动引咎辞职让贤,徐首辅、袁阁老还有什么脸面继续维护两个副总裁官只怕他们自己也脸面无光。最终也只得按照李佑意见裁撤掉,不然惹得李佑不满,再撂了挑子那真成笑话了。

李总裁的第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