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92(1/2)

要学大司空,还是说英雄所见略同,早打着一样的主意

胡尚书则回头对本该是同壕战友的王寺卿怒目而视,他想横刀夺爱抢生意么自己方才之所以不肯细说,就防的别人也打起一样的主意,没想到还是出现了这种状况

正当天子有点不知所措时,顺天府尹姚大人忽然也从班位中冲了出来。“臣有本奏众所周知李佥宪久任理刑官,于刑名之道深有心得,断案判罚娴熟明练,本职又是风宪官衔,故奏请圣上,任用李佥宪巡视京兆刑名狱案”

又是一个再次让殿中群臣吃了一惊,顿时又啼笑皆非。今天这是怎么了,忽然之间,闲得都要开报坊的李大人居然炙手可热,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有一种乾坤颠倒、黑白不分的感觉啊。

对着诡异的情况深思之后,很人多忽然也醒悟了这道理很简单,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李佑的价值何在只要搞定了李佑本人,就相当于消灾避祸了那时还用发愁明理报吗还用担心以后被报纸抨击吗还用担心没有好话吗

不但可以消灾避祸,还可以有另外用处搞定了李佑,就等于凭空多了一台最强力的宣传鼓吹机器啊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李佑现在官面上只有一个空衔,基本就是个闲散人物,在程序上去哪个衙门都是可以操作的可以说,无论哪个衙门请到了李佑,无异于请来了一尊增福添彩的大神

登时满殿无数衙门堂官除了与李佑关系恶劣的,全都心动并跃跃欲试了,纷纷考虑是不是也向天子奏请,让李佑来本衙门任职或者兼理事务

还有人痛心疾首,怎么没有早些想到这点不然趁着李佑闲散时烧冷灶,现在就等于是手握明理报、笑看风云起了

有诚意的人已经开始行动了,比如国子监石祭酒。他对天子奏道:“臣蒙受君恩,出任办报总裁官,无奈不胜其任,实在有负众望,羞愧于心故请罢去臣总裁官之位,仍由李佥宪担任总裁官,以彰陛下之圣明”

石祭酒是第四个出来招揽李佑的,众人对此已经麻木了,没有激起半点惊奇。

但也不得不说,石祭酒的奏请相当有诚意,至少他自己承认没有本事,甘肯让自己权势受损,放弃了总裁官差事,奏请由李佑接任。

石大人这真是出自公心,而另外那几个人,没有一个是在自己利益受损前提下招揽李佑的。

随即陆陆续续的,又有三四个不甘示弱的衙门堂官出列,凑热闹般的荐举李佑来本衙门任事。

乱花渐欲迷人眼,形势风云变幻成了这样子,是之前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景和天子深深地迷惑了,真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李大人此时有资格站在文华殿里,一定会哭笑不得的感慨道:“这是一个实力为尊的世界。”

第六集名震京师第624章上中下的选择

此时文华殿里这个局面可以说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尤其徐、彭、袁、金等几位先前很有默契压制李佑的阁老们,心里更不是滋味。

那些堂官一窝蜂的上前奏请,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效力,毕竟奏请和批准是两回事,但对这些阁老们而言却有些讽刺意味。

上次几位阁老趁着李佑与段知恩相争时自行辞官的好机会,压制了他重新复职掌权,让他靠边闲置,甚至连他在国子监办报的权力都剥夺掉。

因为几位阁老们很清楚,对李佑这样有靠山、有功绩的人,平白让他下去比较难,但不让他上来却相对简单。所以李佑使出以退为进招数,自行辞官而且还真会辞掉的机会是很难得的,这就是虎落平阳。

可以说,他们几位本来心思各异的阁老在这方面却有着共同默契,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谨慎,那李佑至少几年内在官场上休想出头。

但是又没有料到,貌似已经无可奈何的李佑再一次另辟蹊径,居然自己掏钱办出一份报纸,而且还串通了天子,形成如今这种已经超出他们掌控的状况。

那李佑怎么会有如此多层出不穷、闻所未闻的主意简直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此时一个不好,舆情要转向,此起彼伏之下,内阁故意压制功臣的言论就要流传起来。

景和天子扫视群臣,心里仍没注意,老手遇到此等场面,心里都要三思,更别说景和天子这般亲政不过半年多的新人。便问计道:“吏部以为当如何”

赵天官正优哉游哉的看热闹,反正打压功臣的不是他,此刻该脸红的也不是他,怎肯替几大阁老接这个茬、解这个围只出列奏对道:“李佑去向牵涉甚多,臣不敢擅专,惟请圣裁,或可询问内阁之见。”

一些朝堂老油条纷纷在心里吐槽,“大开眼界了,这是近年来吏部尚书第一次在朝议时主动将人事提名的权力拱手让人啊。”

作为时不时与内阁争锋的外朝六部之首,吏部从来不肯放松这项最核心权力的,今天赵天官却破了例。

景和天子又转向另一边:“内阁诸先生以为当如何”

面对圣主垂询,几位阁老出现了短暂的静默。片刻之后,首辅徐岳奏对道:“方才诸般举荐中,可由李佑自择之。”

自择之,自行选择也,殿中闻言不免再次骚动。自开国以来,国朝官场渐渐形成了复杂但又很明确的升迁规则,从九品大使到一品宰辅,都是这个规则下的产物,从来没有允许某官员“自择之”的先例。虽然仅仅是在几个举荐的范围中选择,但也是相当破格了。

刚刚觉得李佑帮了大忙的天子也认为这个主意不错,谕示道:“着吏部照此办理。”

到此众人终于可以确定以及肯定,李佑绝对是国朝三百年中的奇葩之一,特色独一无二的一朵奇葩。

从有限度颠覆规则的角度来看,上一个有此能力的奇葩是天启朝九千岁,再上一个奇葩是万历朝张江陵。虽然目前李大人的亮度与这二位相比,仅仅是萤火与皓月的区别。

议论纷纷中散了朝,别人议论完也就罢了,但吏部却是奉了圣谕让李佑让选官。赵天官回到部里,便将事情安排下去。

这选官的事情,自然该归文选司办理,左郎中又差人去寻李佑,叫他得了空子时来一趟吏部。

却说李佑在得到吏部传唤之前,就已经得知了消息,在周围一片恭喜声中李佑陷入了沉思。作为宦海生涯不到四年,却已经数次起起落落的人,他已经很淡定了,心里可惜的就是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办报说到底也算得上是文化产业,以闲散身份办报纸或许可称为名流美谈。但若重新出任实职或者重要差遣,同时还直接操纵一份影响力已经树立起来、被视为公器的大报纸,就有可能要成为“公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