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3章 又有人求见(1/2)

公元1643年三月。

明崇祯十六年。

前后历时半年,川陕总制秦山击败清军第六次南掠。

天下,为之震动。

朝廷商议嘉善秦山为安平伯,并发旨让秦山入京受赏。

但秦山却携六万大胜之军,沿着漕粮河道南归,并借长江西返川陕,丝毫不理睬朝中旨意。

秦山拒不接诏,朝廷大怒,连续发旨催其入京。

结果秦山居然领军六万,驻扎于与南京只有一江之隔的长江北岸。

大明繁华的南方江浙直面秦山北军,不仅长江沿岸诸军望风而退,余者也是惊慌下各种私信不断送往秦山军中。

消息传开朝廷惊惧,随后是一改催促,转而派遣首辅周延儒携带朝廷文件,亲赴南京。

只是面对外界惊慌失措下的各色反应,驻扎长江北岸的秦山军团,却仿佛一片激不起半点反应的幽黑深潭,不见半点动作。

这一幕就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南直隶、昆山。

雪花飘落,压在山间林木中,仿佛一片白色华盖。

不同北方寒旱,处于长江南岸比邻苏州的昆山,依然保持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婉。

一片山涧如同镜面倒映着片片飘雪,一蓑衣老仆在岸边垂钓,身后小厮则不断拿着鲜鱼往返山中间的一片茅庐。

此刻茅庐外,是身披锦袍,顶着满头大雪,默默等候的江浙各官吏。

小厮又提着鲜鱼入内,门外官吏们望着房门开合下的片刻屋内景色,感受其中火炉带来的温热暖色,忍不住无奈的叹了口气。

只是这声轻叹引来的却是小院内带着满身积雪,沉默望来的锐骑。

目光冷漠,官吏们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随后连忙收起神情,继续老老实实的等在门外。

此刻茅庐内,小火炉燃着明亮火团,不断将其上陶锅中泛着酸菜鲜辣香气的火锅,煮的‘咕咕’作响。

又一条鲜鱼切开洗净,直接放入酸菜火锅中,立时传来一阵让人食欲大开的鲜香。

火炉对面,一位年轻的男子身着华衣,一脸白净的用公筷夹起最肥美大片的鱼排,恭敬送到了对面。

“伯爷,穷乡僻壤,又来不及准备,只能以这鱼获招待,还望伯爷见谅。”

顾炎武温文尔雅,挥退小厮后,亲自出手招待着秦山。

而秦山看着面前泛着热气的鱼肉,再看着屋外雪花飘零,只是默默送了口混着蜜饯的煮酒。

放下酒杯,秦山望向了对面的顾炎武。

“我并非强人所难,若是你有自己的打算,大可拒绝。”

顾炎武闻言轻轻一笑,也为自己夹了块鱼肉,随后望着对面秦山略微斟酌后,开了口:

“小人不过一商贾,不仅没有半点官身,而且所从乃是贱业。”

“今日伯爷引军六万屯驻扎江边,只为请我出山,小人若是拒绝,岂不是留天下耻笑?”

顾炎武说的一本正经,而看着顾炎武确实是真心实意,秦山也终于放下了心。

不错,不同于外界对于秦山为何停驻长江北岸的诸多猜测,在此刻这间山涧茅庐中,秦山的目的反倒是明确。

战事暂时告一段落,秦山接下来面对川陕两个大省,急需要一位内政型人才。

而借着引军西归的空档,秦山顺路找到了顾炎武。

顾炎武是明末四大思想启蒙家之一,而且是十分少见的实学派,终生都在主张经世致用。

历史上在反清失败后,更是终生拒绝满清的邀请,以白身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而最为后世知名的地方,便是出自其被总结后的一句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此时的顾炎武正好三十,正是人一生中能力最为出众的年纪。

只是苦于商贾出身,又主张实学,在东林当道的朝堂中,顾炎武此刻并没有任何值得说道的地方。

以至于当秦山来请他出山,顾炎武最开始的反应,都还是不相信。

此刻茅庐中除了火锅的‘咕咕’声外再无半点杂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