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柴令武矫揉造作的样子,长孙无忌心里就恨得牙痒痒。
但他也顾不得和柴令武计较太多,只能转头对着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还请三思啊。”
李世民摩挲着下巴,没有第一时间说话。
柴令武笑吟吟地站在一边,也不再接话。
李世民显然是想要长孙冲去西州的,只是没有合适的理由。
毕竟说到底,长孙冲虽然也是他的外侄,但终究还是差着一层血缘关系。
不如柴令武这般,是纯纯的自家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了,外人也不会说什么。
而现在,他故意给了柴令武一个挟私报复的机会,何尝不是对长孙无忌的一种提醒?
同为皇家姻亲,柴绍将唯二的两个儿子都送上了战场。
而长孙家那么多子嗣,却是一个都舍不得拿出来用,多少是有些不太合适吧?
气氛正沉默间,坐在人群之中的柴绍总算不再装死。
他站起身来,先朝李世民拱手一礼,随即朝长孙无忌笑道:“赵国公此言差矣,要说破格录用,老夫家二子如今年不过弱冠,身上却已有了县公爵位和朝议大夫的职衔,若是再去营州任事,那可就是出头之鸟了,这才叫真正的破格擢用吧?”
柴绍此言一出,顿时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包括李世民和柴令武也不例外。
柴绍也不怯场,继续笑吟吟地说道:“反观长孙冲,数年前便已任千牛备身之职,在宗正少卿的位置上也任职了三年有余,无论是资历,还是年纪,都与破格擢升没有什么关联。”
言罢,柴绍目光移向众人。
顿了顿,才继续表态道:“老夫窃以为,当今陛下乃是不出世的明君,任人用人只看有才能与否,因此,赵国公也大可不必做那为亲者隐的姿态,如此,也好为我大唐的将来打算,诸位以为呢?”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面面相觑。
柴绍这话,还真不好反驳。
毕竟柴绍两个儿子,都是已经定下的,一个在会州,一个去营州。
而且他说的也是事实。
相比长孙冲,明显是柴令武这小子的升官的速度更像是坐火箭。
毕竟,十八岁的爵爷很多,但十八岁的四品朝议大夫,可没有多少。
而长孙无忌听完柴绍一番看似劝慰,实则拱火的屁话,则是瞬间脸色铁青。
他转过头,与柴绍对视,眸色阴沉道:“霍国公此言,是觉得老夫不识大体,不重大局吗?”
柴绍挑了挑眉,笑吟吟地摇头否认:“老夫可没有这个意思,老夫只是觉得,陛下有意培养年轻人,这是好事,赵国公大可举贤不避亲嘛,不止赵国公,其他同僚也是一样的,若家中子嗣当真有本事,想来陛下是不吝大力培养的,陛下您说呢?”
听见柴绍将皮球踢到了自己身上,李世民不由扯了扯嘴角。
但还是很上道的配合道:“不错,如今我大唐虽说人才济济,但诸位臣工皆已上了年纪,包括朕,业已即将抵达不惑之年。这未来,总归还是要靠年轻人来撑起大唐这片天。因此,朕确实有培养年轻人这方面的考虑,诸位家中若是有适龄的能力不错的子嗣,亦可举荐任事,朕绝不吝大力培养。”
李世民这话一出,可谓是与柴绍联手将长孙无忌逼到了墙角。
一个要他举贤不避亲,另一个又说不吝大力培养,直接将他的最后一条路堵死。
若他再继续反驳,就真成了阻碍自家孩儿前途的老古板了。
并且,长孙无忌也不是傻子。
若是现在他还听不出来这是李世民在敲打他,他也就没资格坐在这里和众人议事了。
他只是恼怒,他给长孙冲安排好的道路,被李世民三言两语搅乱。
在他的计划中,长孙冲将来是要登堂入室,成为长孙家门面的人物。
而现在,陛下非要他去西州纷乱之地走一遭。
这一走,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可惜,纵然他心里再恼怒,此刻也只能强撑笑脸,违心道:“如此,一切听从陛下安排便是。”
“好!”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道了声好,像是生怕长孙无忌反悔。
随即转头对着柴令武淡然道:“那就由你去营州替朕看好高句丽,由长孙冲去西州替朕看住西突厥。”
“臣,领命!”
柴令武没有任何意见,不提李世民愿意将大唐征伐吐谷浑与薛延陀的军功分他一份,光凭李世民要给他抓活的慕容伏威,他就不可能拒绝。
不就是营州吗,不就是小小的高句丽吗?
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
他连僚人的地盘都去闯过了,也不在乎一个小小的高句丽了。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朝他随意地摆摆手:“如此,你先返回府中收拾一下东西,晚点自有圣旨到你府上。”
柴令武闻言,下意识回头与柴绍对视。
见柴绍微不可察地朝他点了点头,这才拱手道:“陛下,臣告退。”
李世民没再说话,柴令武起身,朝一众朝臣微微颔首,随即阔步走出大殿。
一直到出了皇宫,柴令武才开始思虑去营州之事。
去营州的原因,李世民已经和他说得很清楚了。
看李世民的态度,今年冬日的两线作战也已经成了必然之事。
如果轨迹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率兵出征吐谷浑之人,必然是今日露面的李靖。
而薛延陀嘛......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李世民大概率会御驾亲征。
因为相比近在陇右之地的吐谷浑,薛延陀的地理位置更为险要,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甚至连打残都不行,必须要一口气直接灭掉,将北海之地彻底纳入大唐的管控之中。
不然,薛延陀很有可能为西突厥或是高句丽所灭。
一旦薛延陀所在的缓冲地带成了西突厥或是高句丽治下之土,那么大唐周边的两大强敌便会立即接壤。
那不是李世民,或者说不是大唐想要看见的局面。
因此,李世民绝对不会放心让旁人领兵。
而如果李世民要御驾亲征的话,那他所在的营州之地就尤为重要了。
别看高句丽只是龟缩在辽东之地的一个小国,地不过千里,民不过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