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1章 大理寺的狱你都敢越?(五千大章 求追订)(1/2)

见柴令武脸色难看,李世民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嘲弄。

幽幽问道:“朕还听说,你收了冯盎的礼物,准备和冯盎交个朋友?”

柴令武倏然抬头,正好对上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目光。

他皱了皱眉,沉默着从袖子里掏出了冯盎给的礼单,而后呈到了李世民跟前。

李世民手指搭在礼单上,与柴令武对视片刻。

忽地展颜一笑,将礼单推到柴令武跟前,笑道:“拿着吧,朕方才已经说过,冯盎的忠心不必怀疑。”

柴令武一愣,眼中满是不解。

李世民靠回龙椅上,慢条斯理地出声道:“冯盎不会反,他要火药,的确是为了平定僚人叛乱。”

“那陛下为何......”

柴令武忍不住反问一句,但问到一半,又住了嘴。

李世民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册子递到了柴令武手边。

“这是?”

柴令武下意识接过。

李世民摆了摆袖子,淡淡道:“你先看,看完朕一次性替你解惑。”

柴令武微微颔首,拿着册子退回胡凳上。

刚打开册子,李承乾也凑了过来。

柴令武一开始还很疑惑这本册子存在的意义,但看着看着,脸色顿时就变得难看起来。

“贞观三年冬月初九,支出粮草六万石,用于平定岭南僚人叛乱。”

“贞观四年三月初三,支出甲胄二百具,战刀一千六百柄,粮草一万四千石,用于平定岭南僚人叛乱。”

“贞观四年七月,支出铜钱三万缗......”

“四年冬月,支出......”

“五年三月,支出......”

“五年五月......”

柴令武轻声念出册子上一条条支出记录。

越念,脸色越难看。

一旁的李承乾也是看得直倒吸凉气,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良久,柴令武一把合上册子。

皱眉朝李世民问道:“区区一个僚人叛乱,朝廷竟靡费钱粮如此之巨?投入如此之多的钱粮也就罢了,竟然还未将叛乱彻底平定,冯盎到底在干什么,养寇自重吗?”

“这正是朕疑惑的地方!”

李世民斜靠在龙椅上,淡然出声道:“朕派人查过,账簿没有任何问题,也不存在有官员贪腐的情况,但僚人叛乱,就是一直反反复复没个结局。”

李承乾迟疑道:“会不会是冯盎中饱私囊?”

李世民摇摇头,面无表情道:“不会,岭南冯氏虎踞岭南之地上百年,其权力比之南越武帝赵佗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点东西,冯盎还看不上。”

李承乾怔了怔,不由微微蹙眉:“那......难道真如表兄说的那般,冯盎是养寇自重?”

“也不至于!”

李世民仍是摇头,否认道:“冯氏归附大唐之时,便已将手中兵权如数上交,如今冯盎手里可用兵卒不过八千,纵然再加上冯氏族兵,也不过一两万人。就这点人......够得着自重的门槛吗?”

李承乾又是一愣,随即陷入了沉默。

他相信父皇的判断,但除此之外,他也实在找不出其他理由来解释了。

毕竟,事实就摆在眼前。

这么多钱粮确实是花了,僚人叛乱也确实没有平定。

如果不是中饱私囊,也不是养寇自重,那唯一的解释,就只能是冯盎无能的。

但.......冯盎会是无能之辈吗?

至少,李承乾没见过冯盎这样,不仅能稳坐岭南,还能让父皇一点都不猜忌他的无能之辈。

更别说冯盎还有过攻克平定岭南二十余州,脱帽退万敌这些光荣战绩。

李承乾不说话,大殿之中的气氛便陷入了沉默之中。

许久之后,柴令武冷不丁问道:“那陛下今日同太子殿下和臣说这些事情,有何用意,总不会只是单纯让臣和太子殿下看看账本吧?”

柴令武此言一出,李世民眼中不禁浮现些许笑意。

他坐直身子,笑吟吟地出声道:“这就和你要与朕做的交易有关了。”

“交易?”

柴令武和李承乾齐齐出声,同时目露不解之色。

李世民微微颔首,直言道:“朕可以还你自由,你的爵位,朕也可以还给你,包括你立下的那些功劳,朕也可以一次性给你折算成赏赐。”

一听这话,柴令武顿时眯起眸子。

直觉告诉他,李世民肯定不会是良心发现。

果然,下一刻,他的直觉便得到了证实。

李世民脸上笑容不变,语气陡然严肃起来:“朕要你与承乾,替朕走一趟岭南,替朕亲眼看看,看看这岭南的僚人究竟是不是长着三头六臂,竟能让冯盎这等经验丰富的老将都连连吃瘪。”

“啥?”

柴令武猛地起身,不可思议道:“让我去岭南?”

“不,是你和承乾一块儿去!”

李世民纠正了一下柴令武的说法,表情一下子正经起来。

“这几年,朝廷在岭南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已经快赶上朕北征突厥的花费了,但却没有取得半分建树与成果,这明显是不正常的。”

说到这里,李世民顿了顿,像是在组织词汇。

片刻后,才接着说道:“朕虽能确定冯盎没有问题,却也无法继续容忍岭南这个无底洞继续吞噬下去,因此,朕需要你们替朕亲自走一趟岭南,替朕将这个无底洞的底给探出来。”

柴令武与李承乾对视一眼,眼中皆有惊愕与不可思议。

还有几分......迟疑。

去岭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今的岭南,可不是后世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大省。

瘴气,疫病,猛兽,还有山中各类未开化的山野僚民......每一样都是要命的存在。

如果仅仅只是这些,倒也还罢了。

关键岭南二十余州之地,向来只认冯氏不认朝廷,堪称大唐境内的国中之国。

万一冯盎并不无辜,那他们此去,岂不是羊入虎口?

李世民将两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

倒是也理解两人心里的担忧。

于是,他接着说道:“冯盎此次入京,不仅派来了冯长子冯智戴打前站,还带来了次子冯智益,三子冯智彧,你们出发去岭南之后,朕便会安排冯氏三兄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

两人听完李世民的安排,依旧没有第一时间发表意见。

柴令武脑海疯狂运转,权衡此事的利与弊。

若是李世民的承诺作数,他只需走一趟岭南,便能拿回自由和爵位,算起来其实也不亏。

至于风险嘛.......高风险往往便意味着高收益。

只要收益足够高,些许风险,倒也不是不能承担。

前提是,李世民的承诺要能作数,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给他玩一出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考虑到李世民的信誉,柴令武决定先将丑话说在前面。

他抬起头望着李世民,沉声道:“陛下,臣可以走一趟岭南,但臣也有两个条件,还请陛下答应。”

李世民挑了挑眉:“你说。”

柴令武道:“首先,臣要与太子殿下兵分两路,一路明察,一路暗访。其次,臣手里的活字印刷和报纸,需得等臣安然从岭南回归之后,再交给陛下。”

一听这话,李世民顿时勃然大怒:“你不信朕?”

柴令武扯了扯嘴角,朝他扔去一个看傻子的眼神。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

他昨日在牢里,似乎已经说得够清楚了吧?

李世民有些怀疑人生,他堂堂大唐皇帝,在这小子眼里,就一点不值得信任吗?

简直,岂有此理!

李世民越想越气,怒而拂袖道:“不行!”

“不行?”

柴令武瞪大眼睛。

李世民怒道:“你要的东西,朕都已经给你了,按着规矩,你也不该对朕藏私。”

柴令武瞠目结舌,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您还给我了?什么时候?为什么我不知道?”

柴令武一脸三问,心中陡然生出一股被戏耍的羞恼。

李世民冷笑一声,眼中浮现出标准的三分凉薄,三分讥笑,还有四分漫不经心。

随即慢条斯理道:“当然是......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