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畅通无阻的进了皇宫,来到两仪殿门前。
请看门的王德进殿去通传,柴令武便静静的立身于大殿之外等着。
他等啊等,等啊等,一直等得人都快睡着了,进殿通禀的王德才去而复返。
顺便,带来了一个陛下正在接见高士廉,没空接见他的消息。
柴令武瞬间小脸一垮:“既然陛下没时间,你为啥不早说?”
王德一张老脸上满是歉意:“咱家进门之后,陛下让咱家校正与申国公奏对之言呢。”
柴令武脸皮一抽,果断转身就走。
“诶,小......公爷,等一下!”王德赶忙追上来,攥住柴令武的衣领。
“咋?”柴令武目露凶光,龇牙咧嘴瞪着他。
王德赶紧陪笑道:“陛下不让您走,让您在门外候着呢。”
“不让我走,还要我在门外候着?”
柴令武失声,难以置信的指着自己的鼻子,逆反心理一下子就上来了。
“那我偏要走呢?”
王德脸上泛起一抹苦意:“公爷,咱家一个阉人,就是奉命传话啊,您......您也别为难咱家。”
柴令武白眼一翻,懒得理会这个惯会卖惨的老家伙,继续朝宫外走去。
开什么玩笑,他堂堂二十一世纪来的先知先觉者,愿意屈尊降贵来见李世民,那是他李世民的荣幸好吧。
竟然还要他在门外候着,多大脸啊他。
王德急了,一个箭步闪到柴令武跟前,作揖赔罪道:“公爷,您就当体谅体谅老奴,要是陛下有空了,您又不在,老奴很难办啊。”
“难办?”
柴令武眉心一挑:“难办,那就别办了!”
王德陪着笑,死命抓着柴令武的袖子:“公爷,您发发善心,稍微等会儿,陛下他很快就好了。”
柴令武懒得搭理他,作势就要往外走。
王德苦苦相劝,像极了等待渣男回心转意的小姑娘。
两人正僵持间,一道清朗的声音传进两人耳朵:“王德,放他走,他今日敢走出皇宫大门,朕明日便让人断了他的四肢。”
一句完全不讲道理的屁话传进两人的耳朵里,顿时让僵持的二人神色同时僵住。
柴令武回过头,迎上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眼神。
果断转身直奔李世民而去:“哎呀呀,陛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一个半月不见,如隔好几百秋啊哈哈哈~”
听着柴令武的尬笑声,李世民与陪在一旁的高士廉同时脸皮一抽。
然后,两人默契的假装没有听见柴令武的屁话,旁若无人的依依惜别。
柴令武倒是半点不尴尬。
中国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中国还有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先把双腿保住,待会儿就去东宫和李承乾商议造反之事,明日便想个法子把李世民哄去玄武门,后日李承乾登基,他先要个一字并肩王转移天下人的注意力,然后暗中架空朝政,最后以柴代李......
对于柴令武这番大逆不道的心思,李世民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依依不舍的送走高士廉,见柴令武已经站在自己跟前,顿时像是看见什么脏东西似的连续后退好几步。
然后,对着王德招手吩咐道:“王德,去请辅机来一趟!”
柴令武脸上的笑意僵住:“陛下,我先来的。”
李世民把柴令武当空气,朝王德催促道:“快去!”
“陛下,是我先来的!”
柴令武踮起脚尖,一点不死心,打算直视李世民的双眼。
崽种,有本事直视我啊。
可惜,柴令武十四岁的身躯,尽管也算五尺半的男儿。(唐朝一尺的长度约为30.7厘米)
可比起李世民的身长六尺半,明显还是差了一截。
王德领命而去,李世民站在大殿门口眺望北方,喃喃自语:“二月了,也不知茂约(唐俭字茂约)是否已经到了阴山大营,与颉利打上照面?”
“陛下,我......”
柴令武跳起来,总算与李世民齐平。
李世民却是已经转身,朝大殿之内走去。
柴令武站在原地,目送李世民的背影消失不见,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很好,你成功惹怒我了。
他果断转身,朝宫外走去。
这造反之事,他是一刻也等不了了,今晚就把李世民拉下马,明日就登基......
走到半路,碰到了去叫长孙无忌返回的王德。
见柴令武一副阳光开朗大男孩的样子,王德不由大惊失色,赶忙拦住柴令武的去路。“小......公爷,您不等陛下了吗?”
柴令武笑眯眯地摇头:“不等了。”
王德老脸黢黑:“可陛下,陛下他......您就这么走了,要是陛下问起来......”
柴令武小脸一垮:“陛下要是问起来,你就说我死了,死在了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嗯,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