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8章 舟山工坊(1/2)

当晨曦洒落在东海之滨,明州港内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今日,方梦华带领着明州中学的优等生代表,将前往舟山军的早期工坊,参观那里的炼钢高炉、风车磨坊和水力锻锤。

这是一场关于「实证科学」的旅程。

当船靠岸,学生们陆续踏上舟山本岛,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瞠目结舌。与他们在书本中读到的宋朝传统作坊不同,这里的工坊错落有致,烟囱林立,巨大的风车随风转动,水渠引流,推动着沉重的水轮,发出规律的轰鸣声。

「这就是我们今日要探访的地方。」方梦华站在前方,对学生们说道,「你们在课堂上学过物理与化学,现在,是时候看看这些知识如何改变世界。」

他们首先来到炼钢区,一座座高炉正熊熊燃烧,工匠们在炉前忙碌着。

「这就是我们改进的高炉。」方梦华指着一座巨大的炉体,「传统冶铁方法是用小型土法锻炼,效率低下,产量有限。但这座高炉——」她指向火红的炉口,「利用鼓风机增加空气供应,使燃烧更充分,温度更高,可以一次炼出大量的生铁。」

「可是首相,这么烧下去,不会把铁烧成灰烬吗?」一位少年举手问道。

方梦华笑了:「这就是化学的奥秘了。铁在高温下确实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变成氧化铁,也就是铁锈。但是我们在炉内加入了焦炭和石灰石,焦炭与氧气结合后会产生一氧化碳,这种气体能从氧化铁里夺回氧,让铁还原成液态的纯铁。」

她捡起一块黑色的焦炭,递给学生们,「这便是焦炭,比普通木炭更耐烧,是我们高炉冶炼的关键。」

学生们看着炽热的铁水流入模具,最终冷却成一根根钢锭,惊叹不已。

离开梅岑高炉,他们来到风车磨坊。高大的风车在海风的驱动下,叶片旋转,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磨盘缓缓转动。

「这便是风力磨坊。」工务大臣祖书林自豪地介绍道,「过去,农民碾米磨粉都靠人力或畜力,耗时费力。而现在,风车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能够全天候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

学生们惊奇地看着碾磨过程,有人问:「若是无风怎么办?」

「这便要因地制宜。」方梦华笑道,「风车适合沿海地区,而在内陆,我们有另一种方案——水力。」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一处河道边,只见大水轮转动,带动一根粗大的杠杆上下摆动,最终重重敲击在铁块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这就是水力锻锤。」祖书林解释,「过去的铁匠锻打铁器,全靠人力挥锤,力量有限,产量低。但这里利用水流的动能,推动大槌,能够轻松锻打数百斤的铁料,不仅省力,还能让锻造出的钢铁更均匀、更坚固。」

「水能的运用,便是我们未来机械化的重要基础。」方梦华补充,「无论是风力还是水力,这些都让我们的工业生产摆脱了人力与畜力的限制。」

考察结束后,学生们满怀震撼地聚在一起,消化今日所见的一切。

「今日你们见识到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梦华站在他们面前,语气郑重,「在这世上,仅凭空谈与推测,无法真正理解万物。我们要亲自实验、观察、测量,找出事物运行的规律。这就是实证科学。」

她环视众人,「你们之中,将来会有人成为工匠,有人会成为学者,甚至有人会成为国家栋梁。但无论你们从事何种事业,请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少年们凝视着这位内阁总理大臣,心中燃起对未来的憧憬。

今日,他们不只是来学习知识,更是来见证历史的转折。

在这个逐步走向工业化的时代,他们,将是改变世界的先行者。

当海风拂过朱家尖岛的海岸,远处的船只随着潮汐轻轻摇晃,工坊的领头人汤铁牛与陆大春带领着众工匠,恭敬地站在岸边,迎接来访的方梦华与学生代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