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0章 赣南皆反(1/2)

当初完颜拔离速挥军南下,攻破洪州(南昌)、抚州、袁州(宜春),直追南逃的隆佑太后之时。金军所至,焚烧抢掠,官民家产荡然无存,民间更谣传金人欲尽屠南土,以震宋廷,沿途百姓纷纷逃亡山野。

然护送隆佑太后的宋军亦非良善。时孟太后仓促南逃,随行官员、禁军将士无粮无饷,竟纵兵劫掠。沿途郡县疲于应付,一面接济太后,一面应对失序的护军,百姓怨声载道,甚至有愚民言:「金人杀吾,朝廷亦杀吾,何异哉?」

至万安县,军民怨愤渐浓,愈有不测之兆。一日,禁军一部至冷水镇征粮,不顾镇民求告,竟抢夺米囤,怒杀反抗者数人。其夜,饥民纠结义士数百,火烧军屯,弓弩射杀官兵数十,护军仓皇逃走。此役一发不可收拾,周遭村镇群起效仿,杀巡检、焚粮仓,直至吉州、虔州一带尽成乱境。

吉州守将李唐臣见民情鼎沸,恐生变故,欲闭城自守,却有亲兵私言:「外间百姓皆恨朝廷,若反者成勢,恐城中亦有变。」李唐臣闻言大惊,急遣人向行在求援,而隆佑太后闻讯亦惶恐不安,催促大军加快南逃。

时完颜拔离速大军正逼近吉水,见民间多有反抗,虽肆意屠戮,亦遭到四面伏击,损失甚重。完颜沙里质见状,向完颜拔离速言道:「此处地势山多路狭,民变已起,恐难久留,不若暂取潭州,伺机西略,再图直捣江陵。」完颜拔离速默然不语,望着烽火连天的江南山河,亦隐隐生出一丝不安。

虔州(今江西赣州)大雨初霁,然满城民怨沸腾,如烈火在暗中滋生。洪抚沦陷、金兵南逼,隆佑太后仓惶南窜,沿途禁军滥杀劫掠,百姓流离失所,怨气日深。及至虔州,乱象更甚,城中兵民不满官府无能庇护,街巷间耳语四起,群情激愤。

是时,旧时乡勇陈辛号召父老乡亲,聚众万余人拥至景德寺,意欲向孟太后申诉,请求整肃护军、赈济饥民,若朝廷已无力保江南,便请孟太后发诏,许民自行组织义军抗金。

景德寺内,孟太后正与亲信滕康、刘珏商议脱身之策,忽闻民变临门,惊怒交加,急召卫军统领辛永宗:「此辈蠢动,若不立慑其心,恐全城反矣!」辛永宗慨然受命,率禁军五百,披甲出寺,大喝道:「圣人脚下,岂容尔等刁民造次!还不速退?」

陈辛持杆怒指,厉声道:「我等乃赤子请命,何罪之有?若太后不愿庇民,何不还我等一条生路!」

辛永宗面色铁青,抽刀指向前方,冷声道:「圣人威严,岂容尔等逼迫?敢有异议,杀无赦!」话音未落,刀锋已见血光,禁军斩倒前排数人,百姓大惊,哭喊声四起,然未及退去,寺中忽有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孟太后竟下懿旨:「焚寺清乱!」

火起之时,禁军竟趁势纵火肆掠,见财则抢,遇人便杀。景德寺内僧侣哭喊逃窜,四周房舍接连起火,风助烈焰,顷刻间火势漫延,焚城之祸遂成。

「太后纵兵杀民,与金人何异!」陈辛目眦尽裂,提刀奋战,然乱军中已无退路,终被禁军格杀。民众见领袖喋血,无不惊恐溃散,然而此刻城门已闭,四面烈焰翻腾,虔州一夜之间化为焦土。

天明,孟太后自景德寺狼狈撤离,转赴南安军避祸。虔州城内尸横遍野,余烟未散,民怨冲天,未来的大乱,已不可收拾……

虔州大乱,焚城之祸犹未平息,幸存百姓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唯有恨意未曾冷却。孟太后南遁,禁军四散,虔化县(今江西会昌)地方官无力镇压,反而加紧搜括民间粮食,强行征募丁壮,以防金军南下。民怨至此再无可忍,终于在八月初六,李敦仁兄弟揭竿而起。

李敦仁,本是进士出身,曾于州府为官,然目睹朝廷无道、贵族贪暴,遂弃官返乡。其弟李世雄自幼习武,结识江湖豪杰,与地方壮勇交好。二人见景德寺之乱后,官府不仅未惩治祸首,反而更加横征暴敛,遂决意反抗,联络乡中豪杰,于罗源山中聚义。

是日,李世雄率众夺取县库粮饷,焚衙门,逐县令,宣布起义,乡民闻讯,扶老携幼纷纷投奔,三日内聚众数万,义军声势大振。李敦仁遂设坛誓师,称「罗源义军」,自号「大宋忠义军」,立旗曰:「靖南讨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