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6章 舟山议律(1/2)

永乐八年七月初七,舟山总寨的大堂上,十几位来自明教直属治下各地的地方首长和租界都督济济一堂,正襟危坐。堂外海风阵阵,吹得大堂内的帷幔微微摇曳,空气中夹杂着一丝海盐的清爽。方梦华身着简洁的青衣长袍,端坐于堂中主位,目光平和却威严地扫过众人。

「诸位,」她缓缓开口,声音清越而坚定,「今日将诸位召集于此,乃为总结过去几年的治理经验,互通有无,共谋未来之策。舟山虽为总寨,但若无各位在四海八方的共同努力,明教也不会有今日之局面。本座深知每位皆有独到之才,今日便畅所欲言。」

话音刚落,明州知府倪文英第一个站起。他身着官服,面容儒雅,拱手道:「方教主,各位同僚,明州地处东南要冲,又为海贸枢纽,近年来我等主要以开放港口、招徕商贾为治。为减少内地豪绅对地方税收的盘剥,我推行了盐务公营和粮仓公管的制度。此外,还从杭州请来名师,设立了几所学堂,培养通晓海贸与番语的本地子弟。」

舟山市长包完闻言点头,接过话头:「倪相公之策甚佳。舟山这边,作为明教的核心地带,近年来的重点在于强化海上防御与开拓航道。我更注重造船业与水师建设,若无强大舰队护航,再多的商贸也是无根之木。此外,我联合本地商会设立了‘海员福利公会’,为水手及其家属提供基本保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舟山的劳动力。」

话音未落,台北市长吕将便笑着开口:「包市长的海员福利可谓领先一步。台北地处偏远,为了吸引移民,我鼓励农垦开荒,同时施行税负减免。尤其在粮食种植和经济作物培育上,通过种子改良与技术培训,大幅提升了产量,让原本贫瘠的台北逐渐摆脱了粮食困境。」

丰原市长崔田点头附和:「库页岛气候更为寒冷,但正因如此,这里的渔业资源极为丰富。丰原近年来依靠开发深海渔场,不仅满足了本地民生需求,还通过干鱼和鱼油贸易,与明海商会建立了稳定的输出管道。唯一难题是冬季物资短缺,这还得仰赖舟山的调度。」

「物资问题不仅是丰原的难题,也是札幌和函馆的共同挑战。」札幌市长史才接话,「我在札幌大力发展木材业,用木材换取南方的粮食与布匹,同时设立了冬季储备制度。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无论天气多冷,粮食和木材的储备都不可松懈。」

「木材贸易确实重要,但我更关心的是如何加强与中土的联系。」江华-仁川租界都督沈千山说道,「我地处南高丽的西北角,最近几年,随着半岛内乱加剧,投奔我地的流民骤增。这些人中不乏能工巧匠与商人,我设立义塾,让他们学习本地语言与技艺,尽快融入。同时,与明州和舟山建立常态化航线,确保物资供给稳定。」

西归浦市长柴进作为济州岛主,笑容豪放地接话:「我济州虽小,但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我鼓励本地人种植烟草与茶叶,这些都是东南沿海市场需求极大的商品。此外,济州的海盐品质极高,这也是一项重要的贸易资源。」

一旁的那霸市长叶梦得起身说道:「济州的盐与茶对我那霸也有帮助。我这里更像一个中转站,除了与舟山和台北通航外,我也尝试开辟与南洋诸国的贸易网络,未来可能会将你们的商品销往更远的地方。」

听到此处,方梦华微微点头,随后说道:「诸位所述,皆让我深感振奋。各地因地制宜,施行不同的策略,方能取得今日成效。但我等尚处于发展阶段,切莫自满。尤其是陆朝西、朱天权,你们两位所在的上海滩与对马岛,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更需平衡好商贸与防御。」

陆朝西点头道:「教主所言极是。上海滩最近几年繁荣迅速,但也招致一些不法分子的觊觎。我设立了巡逻队,并与周边水师保持密切联系,确保秩序。此外,租界中的工坊已能生产一些基础日用品,大大减少了对外依赖。」

朱天权则沉声说道:「对马、佐渡虽是租界,但却是鲸海门户,兵力尤为重要。我已加强巡逻,并在岛上设立烽火台,随时与海上联络。同时,与附近的渔民达成协议,提供军粮和情报。」

一番交流过后,方梦华环顾众人,郑重道:「今日所议,皆为经验之谈。东海诸地是我们的根基,各地需守望相助,共同进退。接下来,我会根据你们的治理特点,进一步优化资源分配。愿诸位再接再厉,东海的明天将更辉煌!」

众人齐声应诺,大堂内气氛热烈。外头海风愈发猛烈,涛声滚滚,如同为这场议事会增添了无尽的动力。方梦华站在堂前,手中摊开一卷笔墨手书的文稿,目光环视四方,众人屏气凝神,静待教主的发言。

「诸位,」方梦华环视众人,语气平和却掷地有声,「如今我明教势力所及,已不仅限于舟山一隅,而是包括北海道、东海道等数百万人的跨度几千里的广阔疆域。再往后,若在中土立国,更要面临千万百姓的治理难题。靠个人之智或权威解决细枝末节,终究不可长久。唯有以法律为基石,明确权责,方能长治久安。」

倪文英第一个点头应和:「教主所言极是。治理民众,最忌因人废法。明教地盘日渐扩大,今日立法便是为未来奠基。」

方梦华语调不疾不徐却充满力量,「随着我教治下的版图日益扩展,人口与事务的复杂性也愈加显现。我们不可能永远依赖一人或几人的英明神武来处理千头万绪的事务,也不能仅凭感情与经验去裁决万千民生。若要长治久安,法治乃是根本。」

江华租界都督沈千山率先点头,起身道:「教主所言极是。江华岛人口稠密,事务繁杂,每日呈交的诉讼和纠纷不计其数,若无章可循,府衙往往难以兼顾公正与效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