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潘绍一起前往日本的,还有一名太医院的太医温实。
温太医三十多岁,是太医院中有太医这个头衔最年轻的一个,他师从名医许叔微,对伤寒传染疾病很有研究。
许叔微字知可,是前宋淮南东路真州人士,以前也是读书人,但屡试不第,干脆弃文学医,在乡间颇有名望。
韩世忠攻略淮南时,听说了他的名声,便亲自延请,临时征辟为随军大夫,还朝后便推荐给王伦,王伦便将许叔微召入太医院为官,如今也是翰林院大学士。
王伦在梁山时代就请安道全解剖人体,从而订正前宋流传下来的《欧希范五脏图》,新汉建立后,在安道全的建议下,朝廷每年会与一部分死刑犯签订条件,若死刑犯同意,那么朝廷就会给他们的家属一定补偿,从而进行尸体解剖试验。
三十多岁的温实,就靠着出众的解剖技术,成为本朝最年轻的太医。
如今天下流行的不再是《欧希范五脏图》而是《安道全绘制五脏图》,前后经过了大约四次大修改,有两次都是温实主刀解剖的。
温实入日本,是因为太医院管理的天下诸行省医学堂,对尸体解剖又提出了许多异议,太医院便挑选了温实,前往日本寻找一些合适的活人进行实验。
大约是长期跟尸体打交道,温实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冰冷、生人莫近的气息,随船的其余官吏、工匠们大多不愿意靠近这几个太医院的医官,但潘绍却是个例外。
“温太医,听闻尊师许学士善《伤寒论》,敢请教这霍乱之疾,可有良策否?”
“家师以为,霍乱或由蚊蝇毒虫所引起,若人或者牛马饮了污水,便腹泻不止,粪便又或可引发瘟疫蔓延,此绝症也,难救!”
温实也属于热衷技术的人才,他多多少少也听闻过潘绍的事迹,毕竟这个人做事太疯狂了,自己只不过解剖一下尸体而已,这位可是打算用霍乱做武器的!
潘绍摸了摸胡须,他觉得自己的研究皇帝陛下只罚了半年俸禄,官职仍在,说明皇帝陛下其实也是赞同的,他很想在日本尝试一下。
毕竟这个时代,似霍乱、鼠疫乃至天花病,在哪个地区都不少见,潘绍觉得自己未必没有机会。
温实大约有了些猜测,便郑重警告:“霍乱之疾最是猛烈,数个时辰便可发作,进而引发大疫,司丞要谨慎啊!”
他们这些当医生的,最怕就是听到“大疫”,甚至比朝廷更加关注这些传染疾病,实在是当医生的,几乎都是弃文从医或者文医并修,史书记载的那些惨烈的瘟疫,读之都要遍体生寒的!
似乎是心思被看穿,潘绍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俺自晓得!”
于是话题很快转移,对于太医院派自己出行的缘故,温实也并未隐瞒,事实上在太医院得到朝廷支持兴办医学堂后,新汉医学界对人体解剖的接受程度已经相当高了。
温实解剖过朝廷的死刑犯,解剖过女真人,也解剖过党项人、契丹人、草原人,连朝鲜人他都解剖过,唯独没有解剖过西域人和倭人。
跟随岳飞神武军西征的随军大夫们,倒是私底下解剖过战死的突厥人,根据西域传回的书信和图画,太医院至少已经证明了一件事情:不论肤色如何,人体的内部结构几乎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