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兵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或许其中也有弊端,但总的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小人实在想不通,如此明显的好处摆在眼前,陛下为何偏偏要将三十万大军死死攥在手里,一兵一卒都不想分出去,这三十万将士聚在一起,看似人多势众,威风凛凛,不过打的都是顺风顺水的仗而已,一旦遇到危机,或是不小心中了敌人的圈套,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三十万人啊若中了埋伏,不需要敌军上前追杀,一旦全军溃败,光是咱们袍泽互相踩踏,死的人都是一笔无法想象的数字,如今咱们已打到辽东城了,三十万人对辽东城围而不攻,或许陛下在吸引敌军援兵到来,然后一举围而歼之,可是战机瞬息万变,大军在敌国境内停滞不前,本身便是非常凶险的一件事,陛下他”
薛仁贵越说越激动,最后甚至说得眼眶发红,满腔悲愤无处可泄。
李素也有点激动了,薛仁贵不像李素活了两辈子,许多事情有了预见性,他是真正靠自己的能力推断出如今的处境,不得不说,名将就是名将,历史上该发光的人,谁也挡不住他的闪亮。
看着薛仁贵悲愤的脸庞,李素拍了拍他,叹道:“不瞒你说,关于分兵之策,早在蓟州城驻营时我便向陛下进谏了,可惜,陛下未纳谏”
薛仁贵吃了一惊,愕然看着他:“公爷亦早料到我军有凶险了而且是在两军交战以前便料到了”
李素叹道:“准确的说,在长安时我便觉得不妙,在陛下面前我亦劝谏过几次了,我甚至觉得东征之战仓促而兴兵,本就不该有此一战,再过几年或许时机方能成熟,奈何陛下乾纲独断渡河之战后,我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所以这几日大军围困辽东城,我却坐立难安,此战凶险,我和你的想法一样,唯有分兵而击方可立不败之地,最坏的结果也应是惨胜而平,所以在蓟州城时我便向陛下谏言过了,奈何陛下不纳”
薛仁贵急了:“陛下为何不纳”
李素看着他,平静地道:“原因你不必知道,再说下去便是诛心之论了,我不能说。”
薛仁贵呆滞片刻,然后缓缓点头:“小人似乎懂了。”
李素神色晦暗地叹了口气,道:“心照不宣吧,但愿攻下辽东城之后陛下能改变主意,还来得及,否则下场难料”
薛仁贵沉默半晌,忽然朝李素躬身行了一礼:“李公爷不愧是国之英杰,盛名之下无虚士,小人原以为分兵之策只有我一人想到,却不曾想早在蓟州时李公爷便想到了,料敌于先,决胜于后,小人不及也,直到此刻小人方知,能入公爷麾下,小人幸甚。”
李素深深地看着他:“薛仁贵,让你做我的亲卫实因我在营房外听到了你那番分兵之论,能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你这人必不简单,所以才将你调来做我的亲卫,不过这个亲卫只是暂时的,用不了多久,你在这大军之中将会渐渐露出峥嵘,有本事的人迟早会出头的,我坚信。”
三十万大军围困辽东城,三日后的深夜,辽东守将赵惠公派出一千人马趁夜出城,夜袭唐军前锋大营,却被埋伏岗哨的前军斥候发现,烟火示警之后,唐军大营全军戒备,出城夜袭的一千高丽军人马已失战机,无功而返。
又一晚,李世民派两千将士带绳索趁夜攀墙,欲图夜袭城头,也被高丽军发现,城头交战片刻便匆匆退兵而返
围城十日,类似的偷袭,反偷袭,偷鸡摸狗互相伤害的小规模交锋已发生了十来次,敌我态势皆未见进展。
贞观十八年腊月廿四,辽东大雪,大军仍围城不攻。
前军斥候快马来报,高句丽有援兵至,直奔辽东城而来,援军兵马约十万之众。
大战,即启。
第一卷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第八百七十九章围点打援
围而不攻是李世民的战术。
辽东城是高句丽的边城,是一座桥头堡式的城池,这座城池很重要,李世民对它势在必得,但攻克它并不是主要目的,李世民更希望用围困它来吸引敌军的增援,然后将城池和敌援一举歼灭。
说得直白点,这就是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术。
这个战术不是阴谋算计,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我三十万大军就围着你的城了,看你救不救,辽东城是高句丽的桥头堡,它的存在有点类似于李素当年死守的西州城,像一根钉子牢牢地立在那里,高句丽如果要阻止唐军势如破竹般的进攻,就必须不能让辽东城失守,一旦失守,唐军占领辽东城后长驱直入,辽东城的后方则是一片辽阔的平原地带,高句丽更难防守了。
所以,如李世民所料,高丽援军果然来了,而且来了十万人,气势汹汹直奔辽东城而来,领军者,高句丽南部耨萨高惠真。
李世民闻讯大喜,急命擂鼓聚将,李绩,程咬金,牛进达等将纷纷谏言主动出击,李世民纳众将之谏,下令李绩领十万兵马攻打辽东城,牛进达领十万兵马绕道辽东城,迎面直击高句丽援兵,李世民自领十万,居辽东城外三十里策应。
皇帝一声令下,整个唐军大营全动起来了。
营内充斥着战马的嘶鸣声,将士们的磨刀声,还有传令官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大声呵斥叫骂着,在这一连串驳杂的喧嚣过后,三军整装完毕,执戈待发。
李素也跟着大营行动起来,部曲们纷纷将帐篷收起,搬上马车,李素的日子过得精细,生活用品也比较多,部曲们有条不紊地收好,然后跟着李世民的中军兵马一同后撤。
骑在马上,李素一言不发地看着前方行军的李世民的銮驾,眉头蹙得紧紧的,不知在想什么心事。
薛仁贵如今是李素的亲卫,他很快适应了这个角色,安分地骑马跟在李素一肩之后,亦步亦趋地朝前缓行。
高素慧的脚伤未愈,也分了一匹马,以李素的奴婢的身份紧跟其后,三人就这样以三角形的模式行军,后面则跟着方老五郑小楼等部曲。
行军久久沉寂无言,薛仁贵似乎不太适应这种难抑的沉默,于是主动开口道:“公爷,您似乎有心事难道攻打辽东城一战”
李素回过神,摇头笑道:“不,你想多了,我王师拿下辽东城没有问题,这是十拿九稳的,我并不担心此事。”
“可是小人见公爷一直愁眉不展”薛仁贵讷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