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较差的新生产设备制造,只要少量精度要求高的物件采用前世带来的“高精度”设备制造,也算是缓解了生产压力。
另外作为要封存一些工作状况最好的设备,尤其是加工中心等数控设备作为技术储备,这也是保证崖山人机械加工后续发展能力。
通过这次会议,崖山人确定了今后五年的规划,那即是重点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相关的化工、内燃机、石油开采、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等几个重点突破的方面。不过,崖山人也提出了最响亮的口号,那就是“科技立国”,而且不是口头说说,打算每年将gd的百分之45投入到科研,如果加上投入的教育的经费,直接就占了近一成的gd,投入之大不可谓小,更显示出了崖山人抢占技术高地的决心。
新生的美利坚民族,为了自己的独立,爆发出了最大的热情。然而,很多时候,热情并不代表实力,尤其它面对的还是此时最强大的大英帝国。
美国独立战争,刚开始主战场在北方,英军凭借强大的海军,掌握这主动权。英军的总战略是以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同时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
殖民地方面力量薄弱,基本上采取避免决战、保存实力、相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方针,很像后世的游击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利坚反抗的力量逐步壮大,在华盛顿的协调下,分散的民兵力量逐渐合拢,力量壮大,试图主动进攻,先后攻占泰孔德罗加堡、克朗波因特等地,并围困波士顿。
马萨诸塞总督、英军统帅t盖奇派兵两千余人,向围困波士顿的民兵阵地多次发起进攻。民兵英勇抗击,两次击退英军进攻,但是最后因为弹药耗尽放弃阵地。此战是美军第一次主动进攻,虽然最后失败了,也取得了歼敌过千的战果。
此战失利后,美国人商议过后,决定进攻加拿大。进攻加拿大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端掉英国人在北美的最大补给基地,让英国人不战自溃;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战争激起加拿大的反英情绪。为此,美军分兵两路进攻加拿大。
不过,事实证明,美国人失算了。受到攻击的加拿大人以法裔与保皇派的英国人为主,他们不仅没有反对英国人,反而更加憎恨主动进攻的美利坚人。随着英国人增援加拿大,美军再次失利,不得已撤退。
1776年初,继盖奇任英军统帅,率英军32万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进攻纽约。华盛顿指挥19万人分兵把口打阵地战,在英军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率余部约5000人向新泽西退却,英军追击美军至特拉华河。
华盛顿利用英军疏于戒备之机,于趁夜东渡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英军,俘敌近千人,接着在普林斯顿再败英军。特伦顿和普林斯顿之战使接连受挫的美军士气为之一振。
而失利的英国人为了扭转局势,将目光投向了处于美利坚人后背的易洛魁人。
易洛魁人于1570年组成易洛魁联盟,易洛魁人生活在美国纽约州、威斯康星州、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以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易洛魁人长期实行母系氏族制,以农耕闻名,也从事渔猎、畜牧和制陶、编筐等手工业。共有十余个部落组成,莫哈克部落是各部落公认的“大哥”。他们以议事会为权力机构,在18世纪成为北美最强大的部落集团。曾顽强抵抗荷、英、法殖民者入侵。
七年战争过后,英国人获得了密西西比河以东区域,获得了与易洛魁人交往的机会。为了抑制美利坚人的野心,英国人开始扶植易洛魁人,并通过易洛魁人限制美利坚人向西部移民,将美利坚局限在了阿巴拉契亚山脉,这也是引起北美十三州独立的原因之一。
易洛魁人在英国的挑拨下,与美利坚人积怨已久,因此很轻松的被英国人说服,在获得了英国人的军火支援后,加入反美战线,对北美十三州西部地区展开侵袭战,北美十三州西部陷入战火。
华盛顿自然不能放任自己的后方起火,不得已分兵西进,试图剿灭易洛魁人。
然而,对付游击队一般出没的易洛魁人,谈何容易,很多的时候是炮弹打蚊子,毫无成效,但是美利坚人的损失却越来越大。
第一百一十九章苏族的野心
这时候,法国与西班牙人的援助还没到,亚当斯终于想到了西面的朋友,首先自然是新华夏,但是新华夏自从宣布中立后,再也没有对美利坚展开援助,亚当斯等人虽然失望,但也不至于怨恨,毕竟,大英帝国的实力摆在那里,若不是万般无奈,美利坚人也不想当面杠上,美利坚人虽然还没立国,但是对于崖山人宣称的“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深表赞同。
只是,现在该向谁求救呢亚当斯就想到了曾经的向导苏族人。
后世的法戈附近,苏族人的议事大厅。
原本的苏族第一长老现在的苏族联合酋长国元首莫苏塔召集众人商议,如何应对美国人的请求。
与普通苏族任给人勇猛善战、不善计谋不同,苏族长老会的成员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因此也就显得比较保守。
边上有人说道,“现在局势纷乱复杂,即使是西方强国,新华夏,也没有涉足这滩浑水,我们苏族更加弱小,既然如此也步入学新华夏,不管外面风云变换,我们只管安心的发展自己的力量。现在我们占据了富饶的两河流域,通过征服弱小部落,力量与日俱增,正是发展的好时机,是在不应该分心他顾。”
老成的言论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实在话,只要能吃饱穿暖,谁还有更多的追求呢,尤其是坐井观天的苏族人,他们现在的生活是前所未有的好,不愁温饱,不虞安全,夫复何求呢
这时候,乌特雅西站了出来。乌特雅西只有四十几岁,在一众苏族长老中,算是最年轻的。他不仅是苏族人公认的仅次于大长老莫苏塔的第二聪明人,而且通过与新华夏的多次接触,眼界大开,很得莫苏塔的重视,被认为是莫苏塔的接班人
因此,莫苏塔最看重的还是乌特雅西的意见。
乌特雅西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我首先想知道,各为认为,一个国家想要强大,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
众人对于乌特雅西近乎白痴的问题十分不屑,但是还是有些人为了捧场,回答道,“自然是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