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出太多太多了
想想也是,二十九个奥斯卡奖校友,这完全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
老头最后富含深情地介绍道:“欧元之父蒙代尔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基因学的奠基人摩尔根在这里掀起生物界最彻底的的革命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曾在这里求学。”
“你们国家无数的精英,包括你们的思远爷爷,蓝冰奶奶,君楼叔叔,瑜宁阿姨,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青春的脚步。孩子们,欢迎你们长大后,进入我们学校学习。”
娃子们也老实不客气地点头:“肯德基爷爷,我们会的。”
李君阁满脸尴尬地和老头校董鞠躬道歉然后道别,出来就训娃子们:“知道什么是谦虚不谦虚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德你们真当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是大白菜呢以你们二皮叔的聪明,当年还只考了一个小本科”
王美娴一脸的不以为然:“二皮叔,你那个时候,学习的时间占了多少钓鱼的时间占了多少跑山的时间占了多少和篾匠爷爷弄鱼竿的时间有多少”
李君阁顿时说不出话来:“额这个嗨现在是在说你们怎么扯到我身上来了二皮叔这叫热爱生活,兴趣爱好广泛”
阿音梁慧丽和俩妹崽就不由得吃吃笑,二皮对美娴,能打得胜旗的机会,好像还真不多。
低纪念图书馆的对面,是哥大的图书总馆巴特勒图书馆。全世界图书馆藏最丰富的机构之一。
除了本校学生,或者参加学校的免费导游团,这个馆并不对游客开放。
aice笑道:“孩子们,这里就是我们,还有粽粑哥哥芋头哥哥最常来的地方了,哥大一共二十三个图书馆分馆,总藏书量达近千万册,其中东亚图书馆的亚洲类藏书为全美第二,藏有中国族谱、家谱、谱谍近千种,是中国之外收集汉文典籍最丰富的图书馆。”
“现在我们就去看看你们思远爷爷毕生心血所系,清政府向哥大捐赠的中国古代文献巨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原本。”
跨过红色线条装饰的通道和草坪广场,一行人来到了巴特勒图书馆的门前。
这栋宏伟的建筑具有罗马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也有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的影子,精美的设计和石头装饰,看得搞建筑设计出身的李君阁看得连连点头。
不过最让他心痒难耐的,还是那部煌煌巨著。
李君阁似乎看到这座大楼的周外,还笼罩着一座更加恢弘,更加壮阔的不可见的透明建筑。
能让老伯这样学富五车的大佬沉溺其中五十年的浩繁典籍,本身就是一座丰碑和殿堂
shiry来到这里,也收起了调皮和大大咧咧的性子,步态和神情都变得肃穆端庄起来。
从特别通道进入图书馆,上到三楼,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了鞋套和手套,口罩,方始打开钢制大门,进入灯光昏暗的古籍陈列室。
孩子们也似乎被这种凝重的氛围震住了,不再嬉笑打闹,乖乖地跟在大人的身侧,鱼贯而入。
陈列室高大恢弘,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木匣摆放在陈列架上,看得出来,连这个都是原装。
shiry介绍道:“这就是古今图书集成了,光是它的来历,就众说纷纭,捐赠人有说是慈禧的,有说是端方的,有说是李鸿章的,有说是刘坤一的你们思远爷爷搜集了多方资料,包括当事人往来信件,朝廷奏章,中西新闻报道,名人笔录,哥大档案室资料,最后写了一篇论文,这才算是做出了定论。”
第961章钻研精神
这个也是李君阁的兴趣点,不由得问道:“老伯的论文里是怎么说的”
aice如数家珍:“说起来,哥大和中国渊源不浅。哥大汉学系由一个被卖到美国做猪仔的华工后代丁龙汉先生捐建的,这是美国最早建立的汉学系。从一九零一年,哥大设立了丁龙汉汉学讲座教授席位,到现在仍是哥大东亚系的最高荣誉,迄今只有六位教授获此头衔。”
说完骄傲地对孩子们说道:“其中第五位,就是你们思远爷爷,第六位,则是一位哥大的客座你们的四祖祖。”
孩子们都不由得吃惊地地低呼起来。
aice接着说道:“很多资料在提到丁龙汉先生捐建哥大汉学系时,都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当时清朝最高的统治者闻知此事后,深为感动。慈禧太后亲自捐赠了五千余册珍贵图书。”
“其实太后听到丁龙汉先生捐赠之后深为感动这件事,史料上并无证据,恐怕是出于想象。”
“而按哥大最著名的中国校友胡适的说法,根据哥大当时汉文教授夏德先生告诉他的话,这套并非雍正年原版,而是当时总理衙门所仿印。”
“这话出自哪里呢据胡适的转述,夏德称是出自端午桥之言。”
“夏德是外国人,但是汉学研究颇为精深,他是第一位丁龙汉汉学讲座教授。他的话有一定可信度,但是还要考查。”
“端午桥是谁是当年清朝派往西方考察政治的五大臣之一端方。末旗人中的文化翘楚,学识渊博,懂金石善收藏,版本学自然是拿手好戏。”
“考察政治日记里写到端方带领的中国使团在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初十日参观哥伦比亚大学,文中称此美国第一有名誉之大学也中国学生在此者,仅五人而已又,图书室藏中籍甚富。”
“可以想象,当他们参观图书馆时,校方会将古今图书集成向他们展示。而该校唯一精通汉语的夏德教授,当然要出来迎接嘉宾。”
“也就是在那时,夏德向代表团团长端方,介绍了这套书。而精通版本学的端方,一眼就看出此书并非康熙原版,乃是总理衙门仿印本。”
“这个版本又是怎么回事呢有记录说这个版本,装潢、纸张、校订皆优于康熙原版。不过由于部头太大,当时只重印一百部,准备作为分赠列强之用。不意书未送出,便遭火灾,所馀无几。此一赠书大典,乃无形中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