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采集,狩猎,越走越深。
一位苗女,正在溪边浣洗染布,小伙子贸然闯入了她的视野,惹来娇羞和嗔怪。
小伙子被苗女深深地吸引了,在溪边徘徊不去。
苗女拿溪水泼他,小伙子被溪水从痴态中惊醒了过来,那样子惹来苗女一阵娇笑。
两人从互有好感,到渐生感情,言语虽然不通,但可以看出双方心底潜藏的爱慕。
这支双人舞蹈情感充沛而细腻,动作优雅,男子刚健,女子轻灵,绝对是全剧中的精华。
李君阁伸出手拉着阿音的手,似乎感同身受。
两人恋恋不舍地分手,小伙子继续他的森林之旅,姑娘继续浣布。
等姑娘干完活回寨的时候,在路上发现了被蛇咬伤昏迷的小伙子。
在姑娘的悉心照料下,小伙子得以康复。
然而好事难谐,等小伙子再次来到苗寨的时候,面对他的,却是苗家的各道难关。
闯通关其实是苗族非遗杂技的精彩节选,比如上刀梯,下火海,引火烧身,爬竹竿还结合有苗家武术表演,也是精彩纷呈。
小伙子所有项目成功,观众们的心情也从紧张变成了放松,眼看就只剩最后一关拦门酒了。
就在所有观众都认为大功告成的时候,小伙子却酒量不行,结果一沾即醉,倒在了寨子门前,这意外惹来台下一片惊呼和哄笑声。
月光洒在舞台上,绣楼上苗女正在织布,嘴里唱着轻柔的情歌诉来年。
第一遍是苗语。
“会绣得一件,
会坐得一夜。
翻年会怎样,
翻年谁知道。
翻年会怎样,
翻年谁知道
会坐得一夜,
会找得一对。
翻年会怎样,
翻年谁知道。
翻年会怎样,
翻年谁知道”
歌声温婉,细腻,充满担忧,哀伤和思念之情,观众虽然大多听不懂歌词,却被这清冷的月光和哀怨的歌声感染。
第二遍是汉语,曲调微有变化,但是一听可知脱胎于刚才那首曲子。
“厌厌行黹,未可休思。
彼年其何,如谁可知
夜其阑矣,未可休思。
彼年其何,如谁可知
夙忆君子,未可休思。
彼年其何,如谁可知”
就在这时,传来一声鸟鸣,却是小伙子摸到了绣楼之下,给姑娘发出暗号,姑娘探头见是小伙子,从绣楼上垂绳子下来,结果在快要到地上的时候手里送进,一下子跌落到了小伙子的怀里。
两人夤夜私奔,在衫林里私订终身。
如果说获救定情表现的是爱情的萌芽,懵懂和天真,私奔则表现的是爱情的刻骨铭心,缠绵忘我,更加令人沉醉。
两人回到李家沟,求请慎清公,慎清公带着求亲队伍,依苗礼上山,寨子里族长领着苗民十里相迎,经过一番有趣的斗智斗勇后,队伍终于成功进入了苗寨,族长高兴地同意了这门婚事。
这一支舞蹈,将苗家婚俗和接待礼仪融入舞蹈之中,其实是苗家文化的精华展示。
第861章原词
接下来则是欢快高腔唢呐开场,一支高抬步子,前仰后合的汉家队伍,抬着一抬红呢轿,从舞台一侧走了出来。
唢呐曲子异常俏皮,迎亲队伍的舞姿也非常的欢脱,这一段完整脱胎于王婆婆整理的新春民俗表演,被童团长改编搬上舞台后,成为了一幕引人发噱的音乐喜剧,惹得台下传来阵阵的欢笑。
烛影摇红,背景换成洞房,舞台也笼罩在一片红色灯光之中。
胸挂红花的小伙子,用称杆挑起新娘的红盖头,露出新娘盈盈的笑脸。
烛光也害羞地熄灭了,汉苗大婚段落结束。
等舞台再度亮起的时候,背景换成了山上上下的全景,梯田平田一片金黄,丰收的时节到来了。
犹如逐鹿之战的开局一般,两道绸布在舞台上翻滚,一黄一绿,还是象征着黄河和长江。
同样的,绸布翻滚着收入两侧舞台,舞台两侧,又出现了两支队伍,一边是汉族,一边是苗族。
不过这次他们手里不再是武器,而是丰收的稻谷;独轮车上,不再是战鼓旌旗,而是丰收的美酒肥猪。
苗家人的队伍里,是一条牛头的草龙,汉家人的队伍里,则是一条红色的龙灯,还有憨态可掬的狮子一家。
两支队伍欢呼着靠近,终于融为一体。
慎清公端起酒碗,敬给苗寨族长一碗,族长接过一饮而尽,两人把臂言欢,哈哈大笑。
丰收的庆典,苗舞,龙灯,狮舞,草龙舞,秧歌,轮番上场,说不尽的欢乐,大幕在歌舞中徐徐垂下,一百分钟的歌舞剧山水同根,终于完美谢幕。
乡亲们全部起立,热烈鼓掌欢呼。
大幕重新拉开,司星准,童团长,带着所有演员在台上鞠躬致谢。
掌声和欢呼经久不息,童团长已经致谢三次了,乡亲们还是久久不愿离开。
童团长的眼睛湿了:“小准,乡亲们太热情了。”
司星准看着台下一张张兴奋莫名的笑脸,说道:“讲的就是他们的故事,看来效果不错,他们是认可的。”
童团长笑道:“是啊,有根有脉的故事,才是打动人的好故事,我们再给他们鞠一次躬吧。”
今晚交通部加班,负责把乡亲们拉回去。
李君阁这一车是李家沟欢脱三人组,焕邦叔敲着大腿一路哼着高腔唢呐的调门,突然狠狠一拍:“二皮那跑山匠是不是就是你猎户叔”
王东方“哎哟”一声:“打死你个龟儿下狠手的时候就往老子腿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