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你们想要瞒过别人,就不要把自己认为最适合做间谍的人派出去。因为你们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所以考虑问题的时候,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把所有参与者的想法都过一遍,事情才能做得万全,懂了没”
娃子们都点头,这就又学到一招。
李君阁继续说道:“还有就是美娴,本来二皮叔都不太确定,你一跳出来显摆,我就知道是你了,做间谍最重要的就是说话做事符合大家对你的定位,间谍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平时的话,等你都忘记自己是间谍了,你才是最好的间谍。”
跟娃子们分了手,大家继续往前走,宁组长笑道:“哎哟,来就被孩子们给了个下马威啊,刚刚那个叫美娴的女孩子,这学问也不浅了。对了吕牙是不是就是姜太公这古代人的名字怎么换来换去的”
李君阁解释道:“宁组长你说得对,吕牙就是姜太公,本身姓姜,其先祖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地,因此以吕为氏,其名一为尚,一为望,牙是他的字,可单呼也可敬称为子牙,文王封他为太师,武王尊他为尚父,民间将这两个意思合起来,尊为太公,在往后文人们一排列组合,这名字就乱七八糟的多了起来。”
宁组长道:“古人这么搞也不嫌累。”
李君阁笑道:“古人规矩多,有时是因为需要避讳,有时是因为需要照顾音韵平仄,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薛县长担心地问道:“良储同志是不是讲得有点深了啊八九岁的娃子就学孙子兵法了用间篇是孙子兵法里的内容吧”
李君阁笑道:“国学跟别的学科不一样,别的学科都是一条盘山路,转着圈的往上走,最后达到大成就。”
“国学却如同一张大网,一个知识点会牵出无数个相关知识点来。”
“一个好老师,讲一首诗可能只需要十五分钟,但是敷衍诗中扩张出来的知识点,可能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
“这种教育方式效果极佳。娃子们学到手的知识,对作品理解的深度,比一般的学习方法多出不是一星半点。”
“其实这才是中国真正的传统教育方式,是学习古典文学,哲学,历史这些学科的最好方法。”
“这也是古代典籍重视集解和辨义的原因。不过考验的,那就是教师和作者的知识储备水平了。”
“李家沟孩子的国学,都是听故事玩游戏记下来的,估计孙子兵法四爷爷也就是提了一嘴,弄出个游戏,让娃子们先有个初步印象。不过美娴聪明,将一句原文记下来了。搞不好就是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牵扯出来的。”
第392章前人栽树
宁组长听得直摇头:“我家那孩子,学古文学得好辛苦,老师要求背滕王阁序,这都背了几个星期了,唉”
李君阁捂着嘴笑:“四爷爷从来不准我们背书,意思理解到位了,每天早上起来读十五分钟巩固,一周下来,想不记得都不行,而且几十年都不会再忘。按他的说法,就是学校现在要求的这点东西,还用得着花力气学哈哈哈哈”
薛县长也摇头:“现在知道你老伯怎么学出来的了这种教育方式,也只有家庭从小从日常着手,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才能积累成一个大系统,真不适合放学校里边来搞。大学里汉语言四年本科,两年硕士,真掌握不了多少啊”
这一路只是闲聊,毕竟宁组长一行关心的还是荔枝,李君阁将大家领到自家鱼塘边上,让宁组长一行察看。
荔枝离大熟还有一个月时间,除了零星几个早果,其余的只有半大,不过规模已经可见了,而且这半大的荔枝,个头就已经超过普通荔枝了。
丁李二教授正在李家的坝子边上喝茶,见到一行人过来也上来打招呼。
宁组长伸手与两人相握,笑道:“丁教授,李教授,久仰大名了。这鹅蛋金荔枝的事,还得麻烦你们这一场。”
丁李二教授哈哈大笑,丁教授说道:“这事情说来我们农技工作者很惭愧啊。这本身就是李家沟的古种,没及时发现使我们的工作没做好”
李教授说道:“好在事情还算有救,亡羊补牢吧,各位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尽管问。有什么需要检测的,我们完全可以配合。”
推荐组先随两位教授查看了挂果的果树,又检查了其余果树,从水土,肥料,花期,果期询问了诸多问题,两位教授都予以了解答。
荔枝生长缓慢,十几年的荔枝树,个头也就三米多点,这还是没有刻意矮化的情况,要是刻意矮化的话,可以控制到两米多,看起来就像一盆大盆景一般,这也是当时李君阁能借口自己一个人就能从山上拖下来的原因。
薛县长感兴趣的是规模,说道:“两位教授,如果按照现在的基数,多久才能扩大到全乡啊”
丁教授说道:“荔枝这东西,其实可以通过高枝嫁接和压条技术,得到新种,前者是将老品种换成新品种,次年可以挂果;后者是完全独立育成新树,三年可以挂果。不过这里还有一个保持老树挂果率的问题,太多的压条和取枝,会降低老树产量,因此最好结合矮化修枝进行。”
李教授说道:“照此推断的话,如果再结合种子回收育苗,完全形成村级规模,差不多需要三到五年时间。”
薛县长有些掩饰不住的失望:“这么长时间啊”
丁教授说道:“不过之后就快了,这个可是按级数增长的。”
李教授接口道:“还有就是荔枝的品质还会随着种植年份的增长逐年提升,除了糖分的变化外,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荔枝核还会逐渐退化变小,甚至形成焦核。”
丁教授说道:“等这第一批种树形成焦核了,规模也就差不多了。”
宁组长却是欣喜异常:“意思就是说,今年我们看到的鹅蛋金,其实还不是果品质量最佳的时候”
丁教授笑道:“今后只会一年比一年好,十年后达到最优,然后会持续很长很长时间,荔枝的挂果期,那是几百上千年的年头”
宁组长赞叹道:“那这还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
李教授笑道:“是啊,就是这个道理当年李家沟村的老村长,也就是皮娃他大伯,带领着大家种荔枝树,可真是眼光独到啊”
李君阁却直摇头:“这个很难说,以后产量起来,价格自然会下来,你看看当年最早的大红袍,现在几元一斤就能买到了。”
丁教授却笑道:“你看,你又不拿我们农技工作者当菜了,只要有了母树,换种就是很轻松的事情。”
宁组长心满意足地说道:“那就一事不烦二主,丁教授,李教授,我们这就采一些熟果,借农大的设备检测一下,得到最直观的数据。”
“先声明,这事情不是信不过你们的报告,而是工作流程安排。”
“本来还是要送首都检测的,不过既然你们这里又这么强的技术实力,昨天我们就申请了授权,由推荐组现场监督,现场分析,现场做结论我们也给他来个短平快”
说干就干,李君阁拿果剪将熟果全采了下来,也就七八颗的样子,大家一起往兰场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