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阁说道:“薛县长你要这么说那我可就惶恐了,你对我们李家沟的事业一贯的支持,我们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不过我们资金确实也紧张,几处工程都在同步进行,荔枝和乌金米又还没到收成的时候,现在就是老话里说的五黄六月,青黄不接啊这小三百万,真是挤海绵一样挤出来的,李家沟那边的荔枝代销,估计又得刷脸了。”
薛县长叹了口气,说道:“皮娃,我们现在关起门来说话,我在任这两年,其实就是一个裱糊匠。很多事情,比如教师工资待遇,你在盘鳌乡也看得到,真的难啊。”
“不过你回来这小一年,李家沟崛起的势头之猛,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这却让我看到了另外一条路。”
“这一年的成绩,充分说明了你们的思路是对的不找县里伸手,自己开动脑筋找出路,自力更生解决问题。不但不给政府找麻烦,还能帮政府解决麻烦就这一条,我都得高看你盘鳌乡李家沟一眼。”
“不哭的娃子也要有奶吃啊如果有什么需要县里支持的,你尽管提出来,能做的,我们政府一定做到位”
李君阁笑道:“薛县长您太客气了。盘鳌乡我不太清楚,不过要说我们李家沟,总体是好的,但问题也存在。”
“现在主要是一个产业转型的问题,要将乡亲们从束缚他们的土地上解放出来,投入到第三产业中去,这中间的问题很多。”
“首先是农业问题,这个我们已经开始着手。依托农大的技术优势,发展高价值农业,发展科学种植养殖,逐步将人力解放出来,这第一步我们已经开始上路了,正在摸索前进,目前看来势头是不错的。”
“其次就是老旧村落的改造,景观和旅游线路的重建,这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这里问题也很多。”
“电力,交通,医疗,卫生,文化设施,娱乐场所,等等等等,任何一个地方出现短板,都会拉低我们那里的整体形象,不过好在还有时间,我们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第三就是人才引进。一个旺财叔,带动的就是我们李家沟的兰花产业;请来丁教授李教授,带动的就是我们李家沟的天麻产业和金花茶产业;一个素英婶子,带动的就是我们李家沟的女红制品产业;这些人才,我们需要给他们落实好政策,让他们在李家沟过得开心,工作得顺心。”
“薛县长,我们李家沟现在虽然还没有发生问题,但是一些事情已经可以预料得到了。这是必然之势,而且迫在眉睫”
“第一就是宅基地置换的问题。”
“青石故径修建起来之后,我们会接着改造李家沟到匏瓜湖一线。”
“这条线路,长度将会达到十公里,沿途会串连起盘鳌乡古建群落,滨河公园,李家沟牌坊,祠堂,山谷小环线,匏瓜湖,游客接待中心,这是李家沟苗寨盘鳌乡大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线路上,满满的都是商机啊”
“这份丰厚的利润,是属于李家沟和盘鳌乡的乡亲们的,我李君阁不能厚颜独享。因此我希望通过宅基地置换政策,将乡亲们逐渐迁移到这条线路的两侧来,也算给他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丰厚的家业。”
“至于替换下来的宅基地,我们会依托祠堂和牌坊,规划成广场,表演场地,展览馆之类的文化地标性建筑,让游客不但能领略李家沟山水的魅力,还能领略到李家沟文化的魅力。”
“当然这个不是强制性的,而且现在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本身就存在,我们只是希望县里能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样我们可以走得更顺。”
“最关键的是人才我们李家沟目前主要还是靠自我培养,这个肯定是不行的,我希望县里能给予我们这方面的扶持。”
“我举一个例子啊,比如能不能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在李家沟划出一片区域,供我们修建专家楼,人才楼。”
“所有权归村集体,但是使用权归引进的人才,在人才去世后,由村集体根据周围住宅价格向人才继承人赎回。”
“只有这样强有力的政策,才能在不违反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来我们村子安家落户”
一席话听得薛县长心旌动摇,去年看皮娃的规划是一回事,现在看着这些东西一步步落实,一步步成形,然后自己还要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感觉又是另一回事。
这是大业可期啊
站起身来来回走了几步,说道:“皮娃,我看这样。你笔杆子比从军都来得,你回去就搞一份李家沟目前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交给我,一定要写全写细。你说的这些,好多对县里,不,对市里来说都是新形势新课题,非常值得研究。报告拿来,我去请罗书记过目,这事情肯定要上会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还要交市里决定。但不管如何,县里肯定都会给你们最大的支持。”
李君阁也站起身来说道:“行,那我回去就把县长的指示传达给阿音,让她把报告写好给您送来。”
薛县长白了李君阁一眼:“在我面前就别演戏了,阿音,梁丫头,背后不都是你这个编外秘书外加狗头军师”
李君阁连连摆手:“没有没有,我就一村民,在梁乡长和阿音村长的英明指导下尽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薛县长大笑:“哈哈哈,你非要这么说,那我就当真的听吧快去吧,这事很要紧”
回到李家沟,李君阁把薛县长的意思对阿音交待了一遍,然后说道:“一个个都是赶着我往前跑啊,本来还想着留三百万应应急,这下都保不住”
阿音说道:“这不是很好吗我可是听庆国哥说了,这船要是单订的话,三百四十万不一定拿得下来。”
李君阁说道:“有多大脚穿多大鞋,过了我的脚码,天大的便宜都不能捡啊你惦记着别人的碗里的,别人说不定还惦记着你的锅里的呢我还是喜欢跟于丫头,王吉星王总那样合作共赢的方式。”
说完又道:“你说这日子咋就过得这么慢呢真想赶紧翻篇到九月去”
第377章参观基地
阿音笑道:“协议都还没签呢,就想收成了今晚就跟我一起各家跑,现在李家沟家家户户白天都找不见人,晚上才能回来休息。”
李君阁说道:“真是一刻不得闲啊,对了,阿冲叔说翻身坪木楼修好了,要不周末我们去天星阁看星星去听说那里星空很美。”
阿音向往地说道:“天书崖,天星阁,一个朝东一个朝西,一个看日出,一个看星空,可是现在这么忙”
李君阁拉起阿音的手,站起来说道:“再忙也得吃饭喝水休息放松,干烧马达的事情可不能做。走,今晚多跑几家,这几天跑完,周六上山看望育爷爷和丁教授李教授去”
接下来几天,李君阁每天晚上就在村里一家一家跑,和乡亲们落实荔枝的报销合同。
本来用不着这样的,比如盘鳌乡,李君阁就还是走去年的路子,由梁慧丽统筹,把乡亲集中起来统一签。
不过在李家沟他就不愿意用那样的方式了,带着阿音挨户走,顺便也算进行一次家访摸底。除了调查树况,预估产量,还要看看乡亲们最近有些啥想法啥问题,该帮的帮该办的办,顺便将宅基地置换的事情给大家宣传宣传敲敲边鼓。
白天的时候,除了去几处工地监工,就是偷摸跑到几口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