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46(1/2)

渡过胚胎发育期,就可以在李家沟广泛栽种,这废不了你什么事情,又能保护珍稀植物,何乐而不为呢”

李君阁说道:“丁教授啊,你看我李家沟现在还有闲人吗自家活都忙不过来啊”

李教授说道:“这样,光让乡亲们出力也确实不太好,我们去跟省里呼吁一下,看看能争取下来多少经费,有多少钱办多大事,皮娃这样总行了吧”

李君阁不好意思地笑道:“李教授,真不是钱的事,要不这样,先不搞大,让旺财叔先在兰场试试,如果能够成功,我们再纳入明年的计划安排,成不”

丁教授说道:“看来也只能先这样了,不过皮娃,这东西搞起来也不亏,本身就是价值极高的园艺观赏植物,同时也是药材,还是栽培附生植物比如兰草石斛的最佳载体,经济价值很高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君阁也只能点头同意,好在这玩意儿没什么花费,设备材料都是现成的,孢子可以在成熟期的时候来这片林子里采集,等到大面积移栽的时候,都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在这里还是耽误了不少时间,主要是农大三人组发现了不少林下苗,一棵桫椤覆盖范围达五个平方,这些林下苗不处理的话,很快就会因缺少阳光和被其它植物夺去生长空间后死亡,因此大家又对这些林下苗进行了移栽,等活计干完,都已经下午三点过了。

于是只有加快速度,赶到梅林,在那里宿营。

吃的就只有凑合了,好在沿路野菜多得不要不要的,蕨菜就不提了,在路过一片草丛的时候,药师叔还采到了一些杆子较粗,长着毛茸茸大叶子的低矮植物。

唯唯是北方人,没怎么见过这个,问道:“药师叔,这是什么野菜啊”

药师叔说道:“这个还真不好说是野菜还是家菜,跟血皮菜一样,我们田间地里也在种,野外不时也能遇到。”

李君阁笑道:“这个菜其实唯唯你应该很熟悉,只不过在书上背过就算,不知道就是它而已,这菜我们叫冬寒菜,学名叫葵菜,在还没有白菜的时代,它是中国人的主要蔬菜,一年可以有三次收成,六月种的叫夏葵,九月种的叫秋葵,正月种的叫冬葵。地位跟现在的大白菜差不多。”

唯唯讶异道:“竟然这么厉害”

李君阁道:“那是,最早的周礼,左传,到诗经,乐府,再到唐诗宋词里头,多得不要不要的。”

唯唯说道:“是吗我怎么一点不知道”

李君阁哈哈大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你应该背过吧还有十五从军征先说井上生旅葵,再说采葵持作羹;白居易烹葵里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说的都是它了。”

唯唯大张着嘴:“我们老师给我们讲青青园中葵的时候,配的是向日葵的图片。”

李君阁笑道:“这就没办法了,错教错学,不过现在的老师水平高了,应该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吧”

药师叔却摇头:“难说,这东西在本草纲目里就说过,今人不复食之,亦无种者。估摸着就我们西南一带还比较熟悉。”

唯唯拿手机拍了一些图片发微信,说道:“这个得给大家科普一下,哈哈哈,别再把那诗当向日葵背了。”

李君阁笑道:“你别说葵菜跟向日葵还真有相似的特性,所谓倾叶向日,以蔽其根。,后人拿葵藿向日来表明对君主的忠心,不过指的是叶子而不是花,这也是现代人们容易将葵菜和向日葵搞错的原因。”

张老师笑道:“二皮,你真该在那几个山谷的野菜辨识牌子上增添上这些,各种野菜的古代名称,记录他们的诗歌,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我觉得很有趣呢”

农大三人组也不住点头,都说张老师这个想法不错,以后人们带着孩子来李家沟采野菜的时候,也能增长见闻。

李君阁当然从善如流,答应回去就搞。

到了梅林,药师叔跟苗娃又在几块大石头上发现了一些小木耳一样的东西。

这是石耳,这东西比木耳可难得多了。

药师叔说道:“好东西啊,炖鸡最好了,养阴润肺,清热凉血,不过今晚只能拌蕨菜了。”

李君阁说道:“这玩意儿有讲究,不配姜就不好吃,待会就做一个姜汁石耳拌蕨菜。”

到宿营的时候,李君阁熬了一大锅冬寒菜腊肉粥,再弄了个姜汁石耳拌蕨菜,大家就这么着对付了一顿。

碧绿的葵菜粥看着喜人,喝着喷香,唯唯说道:“这葵菜粥很好喝啊,而且好像粥都变得滑滑的了。”

药师叔说道:“唯唯还真说对了,古人很早就发现它的粘液可以增加汤粥的润滑度,古代道家十日就要食用一次葵菜,用来调和五内。”

丁教授跟李教授笑道:“那可得多喝两碗,说不定就得道飞升了。”

吃过晚饭,时日尚早,大家又在林子里散步,梅林里梅树的叶子已经长开了,树梢上接着一个个小手指尖大小的梅子,毛茸茸的很是可爱。

药师叔笑道:“来得早了点,梅子才起蒂蒂,不然唯唯又有口福了。”

李君阁笑道:“四月入山,还怕没果子吃不成唯唯我们找去,桑葚什么的都是一般般,我们采四月萢儿去。”

现在天黑得开始晚了,反正也是闲着,大家就沿着山谷瞎逛,没一会就来到一个向阳的坡地上。

大家在这里见到了一株植物,密密麻麻一大丛,占地两米见方,枝干较细,上面很多细刺,叶子边缘有小锯齿,上面挂满了红色的小浆果子。

李君阁说道:“看,这一棵上熟透的,就够我们全体人民吃一顿了。”

大家开始嘻嘻哈哈地摘果子,张老师边摘还边问:“皮娃,这是啥”

第356章花弩毒箭

李君阁笑道:“别说我了,就连药师叔都说不清这山里的品类,我们这里将果子去蒂后底部饱满的,叫覆盆子,底部有个坑的那些,三月出的统一叫三月萢儿,四月出的统一叫四月萢儿。”

“这些萢儿有的果子上有小毛,有的果子上光滑,明知道不是一个品种,也懒得去分了,分不过来的。”

药师叔笑道:“还有地上长的,分为灯萢儿和蛇萢儿。灯萢儿好吃,蛇萢儿没味道。”

“传说蛇爬过会留下毒涎,因此没人吃蛇萢,不过蛇萢草煎水喝倒是清热的好东西。”

众人采了一大包四月萢,没走多远,又见到一株叶子狭长的灌木,上面结满了一簇簇紫黑色的果子,李君阁笑道:“这东西味道也还可以,就是名字难听,叫羊屎萢儿,大小跟羊的那啥差不多,采不采”

张老师笑道:“当然要这玩意儿我都没尝过,怎么能错过”

于是又是一大包,一群人回到营地将果子淘洗干净,围坐着吃将起来。

不管是四月萢儿还是羊屎萢儿,都酸甜可口,见一群人还在一颗一颗往嘴里填,李君阁笑道:“这样太不过瘾了,要一把往嘴里放才好吃。”

说得一众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