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16(2/2)

司星准笑得没心没肺:“对对对,就是周叔这意思。”

司红星微微摇头,不过酒席上也不好说什么,刚刚才说了要全力支持自己儿子,算了,由他去吧,真是按老周的说法那样搞,又不是赔不起。

然后就换了话题,气氛又热闹起来,司星准敬完了一圈,才站起来对一桌的长辈道:“那各位叔叔伯伯,爸,妈,你们慢慢吃,我们另一边还有一桌,耽误太久也不好,那我们就告辞了。”

薛锦弦舍不得突然变得这么乖的儿子,哪怕是鬼上身了都好啊不由得问道:“小准,那你今天回家吗”

司星准笑着说道:“今晚我还是去爷爷那里吧,明天,明天再回家看您”

等到李君阁跟司星准出了包间走了一段,李君阁对司星准一竖大拇指:“高实在是高这演技,奥斯卡都欠你一座小金人”

司星准一下子暴怒了,掐着李君阁的脖子:“啊啊啊劝老子的是你,等老子听完劝了说老子演的还是你你怎么不去死”

望帝厅里,老张对司红星说道:“你这个儿子啊,灵气嗖嗖的往外冒,我要有这么个儿子,这睡着了都得笑醒啊”

老周也说道:“今天老司可是破费了啊,老金这里开两桌,就我都得掂量着来。”

司红星自打儿子走了就有些恍惚,这时才清醒过来说道:“哦,不是,那桌是他们自己个的面子,就刚刚同小准来的那位,叫皮娃的,听意思今天是老金请客款待他。”

一群人面面相觑,老周说道:“这不对吧老金这里可是要提前两个月预定的,难道两个月前,小司就知道自己能拿奖”

司红星一摆手:“不是,好像他在老金这里可以随来随吃。”

一群人更是惊诧,满桌人连司红星一起算上,都没人有底气说自己有这个面子吧

不管那头一桌人对李君阁的身份连猜带蒙不明觉厉,只说这边两人回来,见已经差不多了,赶紧又跟金老一叠声的感谢,让他早点休息,这才告辞出来。

接下来两天又是被接见又是被采访,四个小时的路程,愣是在第三天晚上才回到李家沟。

一番闹腾过后,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

二月初八,惊蛰。

今天是个大日子,乌金血米育秧的时候到了。

关于这个,吴志秋,大伯,妮妈妈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吴志秋坚持走科学路子,水稻旱育秧技术想来上一波。

大伯,妮妈妈坚持认为,李君阁是要走绿色生态路子,旱育秧技术虽好,但是其中不可避免要用到酸化剂,化肥,农药,如果不用这些,旱育秧技术是否还能保持高效高产,谁也没把握,因此坚持走传统路子。

好在李君阁回来得及时,直接拍板,反正千亩稻田一千五百斤种子就够用,李君阁备了两千斤,丢给吴志秋三百斤拿去摸索,剩下的,全按传统路子来,如果吴志秋能成功,那明年再视情况扩大。

正好农大李方教授和丁开来教授又来到李家沟,开始基地的前期准备工作,一看你们可以的,这课题一个个的往外冒,石斛小菌应用课题还没拿下,绿色生态水稻旱育秧技术又冒出来了。

这个问题交给我们来,剩下的你们不用管了。技术成型之前,还是走老路子吧,累虽然累点,但是胜在稳妥。

于是就开始发谷子,坝秧田了。

妮妈妈检查了李君阁扔猪圈上头的两千斤稻种不由得喜出望外,这皮娃可真是有心人,稻种比山上留的品质好了不知道多少,绝对是上百吨里精挑细选出来的。

她可没有想过这些都是来自李君阁在空间里辛勤劳作所得。

还是传统办法,将稻种用石灰水浸泡消毒,然后保持温度和湿润,等到稻种开了粉嘴,就能下秧田了。

传统水稻秧田可比一般稻田要求高出很多,需要选朝阳的水田,水量不能太多,加入泥粪底肥后,犁田坝田,将田里犁起来的所有稍大的泥块全部人工打碎,重复多次后最后成为满田的泥浆,然后拿着扁担下田,一边刮泥,人一边往后退,从一头刮到另一头后上田坎,中间开出走水的泥沟,这样才能得到一片片镜面般平整的秧床。

这些都必须老庄稼把式来,只有这样,秧苗育出来才能高矮平齐,利于后续的种植生产。

李君阁看着乡亲们在田里辛苦的劳作,对吴志秋摇着头道:“这也太辛苦了,志秋,看来育秧技术必须得搞啊,今年你的任务就是把技术弄出来,明年我们把育秧工厂化,好家伙这样搞一天,那腰还能是自己的”

不过他也没办法,这上头,自己完全帮不上忙。

几天忙活,山脚下几块大田全部变成了秧田,每块秧床上还加盖了塑料棚,用来保温。

传统育秧最大的敌人就是天气,老时间里一场倒春寒下来,前期工作就白费了,需要重来。

不过自打有了塑料薄膜,立刻就被中国农民应用到水稻种植上,直接将育秧工作提前进行。

等到倒春寒来的时候,秧苗已经足够壮实,能够抵挡降温的不利影响,这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接下来就该卷扬机出力了,一堆堆的泥粪,被卷扬机提上梯田,连同碎掉的草叶一起施入梯田中,蓄上水,一个月后,就会得到肥沃的稻田。

小小一个举措,让以前最辛苦的挑肥上山的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减轻,大伯整天笑得合不拢嘴,对李君阁说道:“有了这玩意儿,再来一千亩都没问题”

见到秧田告一段落,李君阁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果树上。

剪枝,修型,控制生长,保持矮化。

吴志秋拿着大剪刀,说是要将李君阁种在鱼塘边上的那些空间里移出来的新老荔枝树全给换成黛绿,差点没把李君阁吓死。

这事情还没法解释,李君阁只好说那些都是绿化树,是自己装饰鱼塘用的,不图它们长果子,吴老师你要着眼于大局,全村的果树大业都等着你去操持呢,你别光指着我家祸祸。

气得吴志秋白眼直翻:“老子这段时间都快忙死了,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你还不领情,得,我去给王婆婆弄去”

李君阁这才将心放到肚子里,又去兰场检查石斛长势。

长势再好,也要符合科学规律,这玩意没一年时间不能育成成品,除了精心培育,就得耐心等待。

不过新育的石斛苗,也到了该移盆的时候了。

旺财叔这几天将各种小农机都征用了,就是搞培养土的事情。

大舅那边忙死忙活,到现在送来了一千多个煤砂罐,送来时看了一眼兰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