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97(1/2)

王从军先对篾匠叔拱手,笑道:“篾匠叔,洞房无老少,得罪莫怪。”

篾匠叔没开口,外边一群人先起哄了:“军娃说得对洞房无老少我们听听你咋个说”

王从军哈哈笑道:“婶子也别见怪啊咳新娘脸上一点红,夫妻今夜喜相逢,不到天明不睡觉,插秧播种怕误工。”

一群人哄地一声笑开了:“哈哈哈军娃这个说得巴适篾匠必须谢双份”

良子闹了个大红脸,篾匠叔呵呵傻笑,直接给了王从军一包烟。

王从军得意洋洋地颠着一包中华烟出来,对李君阁说道:“二皮,看你的了哟”

李君阁一进去,朱朝安就开始起哄带节奏:“大家说,让二皮念个荤的好不好”

一群人都哈哈笑着喊好。

王从军又喊道:“不能光是荤净是荤的腻人,还要雅大家说要得不”

一群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都喊要得要得,皮娃跟四祖宗学过古的,必须荤素搭配才算过关

等众人闹够了,李君阁才哈哈大笑,说道:“来就来,听好了保证不见脏字”

说完对篾匠叔作了一揖道:“新郎天上一条龙”

然后对良子也作了一揖道:“新娘地下花一丛”

说完对着门外一抬下巴:“龙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浇花花不红”

门里门外直接笑倒了一大片,轰然叫好前头两句还好说,后面两句真他么绝了

就这样搅扰到了深夜,众人才笑着散去,留下篾匠叔和良子洞房花烛。

春宵一刻值千金,自是不必多说。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大姑爷带着王婆婆上门,这还要谢媒呢

媒人又叫“红叶”,这还是来自“御沟题叶”的典故。

谢媒又叫“谢红叶”,这事也好玩,谢媒礼品有糖、酒、烟、猪脚、鞋子、现金,公鸡。

别的都好理解,猪脚跟鞋子是感谢媒人来往牵线跑断了腿,跑破了鞋,特意给媒人的补偿。

公鸡则是去煞,据说媒人从拉媒那一刻起,就要变成“霉人”,因此需要成事后送上大公鸡,冲去霉运。

当然这是好亲事的待遇,要是婆家对这道亲事不满意,那就直接给个猪头,意思是格老子的把我们当猪头,现在猪头还你公鸡老子们不给你,让你霉上一辈子

谢媒地点在新房客厅。王婆婆理当上首,篾匠叔良子站在下方,奶奶坐旁边。就位后大姑爷唱到:“二姓结亲联眷,操劳红叶无限。如今事已成圆,主人一点薄念。恐有酬谢不到,还望高鉴高鉴。”

篾匠叔对王婆婆作揖道:“费了红叶精心,屡次把你劳神。昨日我们结缘,今日酬谢大恩。望其笑纳赏收,明天好去回门。”

当然这是大姑爷事先教会的,然后王婆婆才笑眯眯地说道:“谢媒到这里,就此把礼毕。明年生个胖娃娃,一定向我道个喜。”

如此,这场婚礼才算基本完毕,然后三天后篾匠叔带良子回门,就算完事了。

李君阁一家一直在旁观礼,直到现在才算把事情办得圆满,大家都齐齐松了一口气。

黑白棕三人这回可算是捞着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啊一个婚礼,十篇论文题材都还有多

奶奶拉着篾匠叔和良子的手说道:“篾匠啊,守得云开见月明,孤苦了这么多年,现在总算是有个家了你可要好好珍惜这媳妇,人家为了你跑这么远来,实在是难得啊早日开枝散叶才是正经”

说完又对说道:“丫头啊,篾匠这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不是他喊了我一声干娘我就说嘴,真是个好脾性的以前他手艺虽然不值钱,可村里哪家要点啥,却也是连卖带送,人性真是没得说的现在能挣钱了,可脾性还是以前那般,这就难得了以后你们俩就好好过,你爹妈隔得远,有啥不习惯的地方,就尽管来跟我说,跟皮娃说,可不要自己忍着藏着,听见了没”

良子眼圈红红的,低声唤了一声“干娘,我记住了。”

篾匠叔说道:“我这场婚事,实在让干娘操心了,还有四祖宗,嫂子,王婆婆,很是辛苦,给我办得这么热闹。”

李君阁插话道:“那篾匠叔,婶子,你们就歇着,等十五过完,我们就要准备去日本的事情了,嘻嘻,到时候婶子你才是真正的回门”

第286章果山师傅

大年十五转眼就到,这天一早,篾匠叔带良子来回门,那正好全家人出门踏青,也一起了。

李君阁跟老爸弄了一副滑竿,奶奶杵着篾匠叔送她的杖子,由阿音扶着,老妈背着香烛,一起往五表叔家走。

五表叔已经在溪边准备好铁皮船了,还特意设了一块跳板,那是给奶奶上船用的。

等大家都上了船,铁皮船开始往白米乡开。

船到白米乡,老爸跟李君阁将奶奶抬上滑竿,然后大家开始朝法王寺走。

其实一行八个人,只有奶奶跟良子是正儿八经信佛的,老爸老妈是挑自己信的信,李君阁是“敬而远之”,阿音是半信半不信,篾匠叔是可信可不信,五表叔是不信佛但是信果山师傅,一行八人都分出了好几个分类,却都不排斥不抵触,开开心心地朝法王寺走。

这就是佛家“方便之门”的魅力了。

山路弯弯,沿着石板路往上,路边还有一条清清的溪流,一会儿在路左边,一会儿在路右边。

泉水潺潺,加上竹林中的鸟声,时而响起的风声,构成了一曲山间小调,配合着沿途的景致,让难得出门的奶奶开心不已。

这路不短也不长,从白米乡往山上走,有八里上坡。

转过八里坡就是一片楠木林子,一根根楠木笔直向天,大的有两人合抱,小的有水桶粗细,约摸有百十来根。

这个是蜀州特产的好木料,大名鼎鼎的金丝楠,学名小叶桢楠,资源珍稀且生长极为缓慢,木质坚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蚁不能穴”之说。博物要览中记载“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楠木至美者”。

金丝楠被冲到山溪里埋入泥下千年后,树干中的部分物质被溪水携带的矿物替换掉,就成为金丝楠阴沉木,那价格就不一般了。

金丝楠阴沉木,埋入地下千年不腐,那是全天下最顶级的寿材。

不过一般乡下不会拿阴沉木雕财神摆店里,做手串带手上,那是城里人才干得出来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