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一艘战列舰上,要生活七百多人,特别是远洋航行的时候,这七百人在连续几个月生活在拥挤,狭窄的环境中,往往还没有抵达战场,非战斗减员就会十分眼中,重病死亡十分的常见。
“那你们的士兵,在这军舰上面,生活舒适吗”威明顿忍不住问道。
“要想舒适,那就别来当兵。”前面的中校淡淡的回了一句。
这让威明顿顿时有点脸红,战舰毕竟是战舰,可不是游轮,最多就是尽可能的舒服一点,哪有舒适可言。
不过威明顿明显是误会了,战舰上的官兵,舒适算不上,但生活环境却真的很不错。
不像这个时期一艘战列舰上拥挤七八百人,无畏一级战列舰上,只需要三四百人就能够发挥出最强战斗力。
加上先进的动力系统,节约了大量的空间,战舰内的布局设计也十分的完美,充分利用每分空间,每一个士兵都有自己的床位和储物柜,还有大型的餐厅,超时代的海水淡化系统,甚至能够让士兵每天都舒服的洗个热水澡,军舰内部工作岗位和生活区域,都安装有空调系统,冬暖夏凉。
对比各国现役海军的舰上生活与工作环境,简直可以用天堂来形容。
舒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加上丰富营养多变的伙食,以及完善的舰上医疗系统,不但能够避免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出现,还能够让舰上的官兵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在武器和操作人员的关系处理上,红警基地的装备,从来都是考虑战斗力和舒适相结合。
红警海军不管是那一级战舰,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否则的话,两万七千吨的战列舰上,安装380毫米口径的火炮都绰绰有余。
类似战列舰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也是一样,航速,装甲,舰员,都充分综合考虑,虽然牺牲了一部分吨位,但是总体战斗力,并没有减弱。
反正樊奕泽也不用考虑建造成本的问题,造价都是一样。
威明顿从上舰之后,就没有安静下来,向中校问了不少军舰上的细节问题,这些又不是什么秘密,中校也是有问必答,尽显绅士风度和地主之谊。
路程很短,两人很快就在中校的带领下,来到舰长室。
作为唯一能够会客的地方,樊奕泽就在舰长室等着两人,中校直接推开舱门,请两人进去,便关上舱门,然后离开。
舰长室内,小叶紫檀木的各种家具和工具,让两人在短短的瞬间,感觉似乎离开了军舰,到了某一个国家领袖的办公室。
特别是当中一套全象牙制成的桌椅,更是价值不菲,哪怕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套来。
见过有钱人,可还没有见过将一艘战舰的舰长室,装修成这个样子。
如果两人到第三舰队的舰长室走一圈,就不会如此强烈的感觉了,因为见多了,感觉自然变淡了。
这个并不狭小的舰长室中,最吸引眼球的还不是那副纯象牙的座椅,而是舰长办公桌对面,用宝石镶嵌出的体力全球航海图。
各种颜色的宝石,镶嵌组合,形成了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哪怕是见过世面的两人,都忍不住感慨一句,土豪真是没有人性。
光靠这面地图上的宝石,都可以购买几艘战列舰了,就算是雄踞全球的大英帝国,都不敢如此奢侈。
反观人家,这还只是一艘战舰的舰长室。
甚至两人忍不住想到,要是将来这艘战舰被击沉了,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打捞,只要能够打捞出这里面一半的东西,几代人都享用不尽了。
当樊奕泽推开舰长卧室大门走进来的时候,两人都还没有从这种极致奢侈中回过神来。
“咳”
轻轻的一声咳嗽,将两人拉回了现实,当两人看到樊奕泽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一边的时候,脸上同时浮现出尴尬之色。
“上次与樊先生见面,是朴素到了极致,今天见面,却又奢侈到了极致。”威廉第一个开口,由衷感慨道:“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樊先生的真正面目。”
“随性而为,无拘无束,无论是泥土,还是黄金,在我眼中并没有任何区别。”樊奕泽说了一句让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第120章从日本撤军的条件
s:感谢书友“snier”、“嘴角有翔”、“永恒的11”、“乳猪跑跑”、“千夜银雪”、“沉默ぁ”等书友上架以来的一万币打赏,也感谢你们打赏后贡献的一张月票。
也特别感谢老朋友“血色流觞”打赏的十万币,成为本书第三个盟主。
至于为盟主的十更,这两天就会送上,昨天才十更,容华丽喘口气先,当然还有第一个盟主“搞得深”的十更,华丽并没有忘记。
五更,应该不算少了,大家千万别忘记了投票,有打赏自然更好。
以下正文
“从某种层面来说,财富所体现出来的数字,只是需求的一种体现,黄金多如泥土,黄金自然和泥土一样,任何东西不再具备稀有性或者独立性以及不可改变性质,那就会变得低廉甚至毫无价值。”
樊奕泽邀请两人坐下之后,继续说道:
“在你们眼中,这个舰长室内的每一个东西都十分的宝贵,但是在我看来,不过是寻常的物品,在我眼中,他们的价值甚至比不上我麾下一个士兵。”
第一次听到如此惊人的大话,不管是威廉还是威明顿,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说樊奕泽吹牛,可人家真的毫不在意的将这些足以让国家都眼红的财富,就这样装饰一间不到二十平方米的舰长室。
也许这就是有钱人的境界。
可依然令人无法理解,因为财富所能够带来的价值,并不是虚幻的。
光是那一面用宝石镶嵌起来的庞大世界地图,其价值已经超过英国每年从非洲得到所有钻石。
而为了非洲的那些钻石,英国也付出过了不小的代价,有多少非洲土著,因为那些钻石而死亡。
可以说,每一颗从非洲带回英国的钻石,都是用鲜血凝聚的。
“樊先生的警戒,原谅我们无法理解。”威明顿只能感慨道,跟这样的土豪打交道,实在是太难受了,也没有任何脾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