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还好你让我跟竣林去了,不然大哥还真不一定能回得来。”娄燕秋拿的东西少,进门比娄靖平兄弟两个要早,进门就累得直喘气,喝完水,立马嚷嚷开来。
娄靖平要回乡探亲,大舅子妹婿两个愣是给搜罗了好几大包袱的东西出来,要不是双胞胎早早赶来,娄靖平原本是打算是存在火车站,多跑两趟省城往回拿的。
娄燕妮出门一看,也有些傻眼,就是搬家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啊,足足四个大包裹,娄靖平笑,“这一大包是给家里攒的一些物资,棉衣棉裤都有。”
虽然每年娄靖平省出来的新旧军装,都会往家里邮,但这次难得回来,娄靖平和韩凛想办法多弄了两身半新的大军棉衣,专门给双胞胎夜里学习和上学的时候穿,披着不冷,娄燕妮早就有了,韩凛给弄的新的。
光这两件棉衣就占了不小的份量,他还特意厚着脸皮跟人女战士换了一身女军装,娄燕妮不用他管,这是给娄燕秋准备的,算是考上大学的奖励,娄竣林不用,他的旧军装都邮回来给他了。
还有驻地那边的特产,娄燕妮喜欢吃的松子干果韩凛又弄了不少回,还有干货和熏制好的野鸡野兔塞了满满一大包,份量最重,其实先前娄燕妮已经去邮局收了一回包裹,没想到韩凛又给她弄了许多来,生怕她不够吃似的,惹得娄燕妮哭笑不得。
还有一个大包裹是给小哥俩的东西,奶粉玩具什么都有,反正看着韩凛对妹妹和两个外甥这么上心,娄靖平心里是熨帖又放心,还有那么一点想对妹妹好,又使不上力的心酸。
这个年,除去在部队回不来的韩凛,娄家里里外外的人算是全聚齐了,娄大姐嫁出去这么几年,今天也是头一年在娘家这边过年。
说起来,娄大姐正经年初二回娘家,也是从娄燕妮结婚后才开始的。
不过难得一家团聚,这些不开心的事就不提了,娄靖平回来,不仅是双胞胎撒了欢,就是小哥俩和田妞、田宝两个都玩疯了,娄姐夫要忙房子的事,再加上他本身沉默寡言的性格,也不是那种会陪孩子疯的人。
娄靖平就放得开了,他手上还有回家这个月的津贴,给孩子们买零嘴买炮玩,一点也不小气,可把几个孩子都喜疯了,小哥俩更是在娄靖平回来的短短两天内,学会了喊大舅舅,气着娄竣林够呛,直嚷嚷着小哥俩人小贼精蔫儿坏。
“我现在就愁靖平的婚事,你看他现在这样,跟个孩子似的,哪里像个要结婚过日子的人。”娄大姐跟娄燕妮一块在家准备年货,生的瓜子和花生都买了回来,得抓紧炒出来。
娄燕妮听着这话头,立马问娄大姐,“姐,你这边是有合适的对象了吗”
她这两年也一直操心娄靖平的事,不过进了部队,这结婚的事一时半会就急不了,她还是和从前一样,希望娄靖平能找个性子平和的好姑娘,好好过日子。
“是我婆家队上的姑娘,人长得一般,但性格好能干,我看挺适合咱们家的。”娄大姐负责烧火,娄燕妮负责炒。
适合咱们家娄燕妮愣了一愣,“怎么个适合法”
“靖平娶媳妇,肯定要找个能撑起门户的,那姑娘亲娘去得早,在家里是老大,底下五个弟弟妹妹教得极好,家里家外一把抓,人不软有主意,以后肯定给照顾好奶奶,管好燕秋和竣林两个。”娄大姐细说了女方的家庭情况,包括女方继母兄弟妹间的关系。
“就是继母难缠了点人,不过姑娘也厉害,护着弟弟妹妹也长大了。”
其实厉害点挺好的,但是娄燕妮听到继母难缠就忍不住皱起眉头来,韩凛继母也有些难缠,不过人家自持身份,还算好对付,但好对待,但娄燕妮心里就真没疙瘩了,肯定有的,只是有时候顾着韩父的面子,她不说而已。
第二百零四章红红火火过新年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姑娘人好就行。
娄燕妮又问了问对方姑娘家弟弟妹妹,听说几个弟妹都被教得很好,学习都不错后,娄燕妮微微点了点头,结果听到娄大姐说那姑娘亲弟妹都比着继母生的弟弟妹一样,都不用干活,娄燕妮就不说话了。
她不是那个姑娘,不在她们家里生活,没法对这事发表什么意见,但是这并不代表她认同,不过娄大姐却不觉得是什么问题,反而觉得挺好。
“靖平找个利索点的姑娘好,这样他就可以安心呆在部队,不用操心家里了。”娄大姐总结道。
其实娄大姐的想法没什么问题,娄靖平虽然是行二,不过却是家里的大哥,家里现在没有父母,长嫂如母,以后嫂子进门,肯定要承担起照顾奶奶和双胞胎的责任。
但是娄燕妮想的不光光是这样,她以前就希望娄靖平能找个合心意,能说得上话的姑娘,而且结婚以后,嫂子最好去随军。
她自己就是军嫂,最能理解嫁给军人的苦,如果不是已经考上大学,她肯定在邮电学校拿到毕业证后,就直接去随军的。
打从和韩凛结婚后,知道两人心意相通,有劲往一块使的甜蜜后,就更希望娄靖平能找个真正爱他为他着想的好姑娘。
奶奶她们姐弟妹几个可以一起帮着照顾,双胞胎现在上学,以后自己参加工作,肯定能照顾好自己,至于婚嫁问题,大半靠他们自己,她们当哥哥姐姐的也不会干看着,并不需要嫂子挑子全部重担。
“我是打算这几天找媒人说一说,安排他们两个相一下的。”娄大姐自顾自地说着,见娄燕妮一直不说话,侧过头来,“燕妮,你什么意见,倒是说一说。”
娄燕妮觉得自己挺双标的,她自己家里负担也重呢,当时还跟韩凛提了那么多条件,但是她听着娄大姐的形容,不知怎么总觉得那姑娘不大适合娄靖平。
犹豫了一下,没问别的,只问娄大姐,“那姑娘什么文化程度”
其实家庭负担重没什么,没念过什么书也没什么,娄燕妮并不是太看重这些,这并不是能不能过好日子的判断准则,当然负担轻一点,有文化是更好的。
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家里弟妹一大串,好些姑娘就是没念什么书,照样性情通达,是把过日子的好手,像秋果就是这样的姑娘。
娄燕妮只是想拿这事阻一阻娄大姐,她知道娄大姐有点在意这个,怕她着急,匆匆就把这事给定下了。
说到文化程度,娄大姐愣了愣,说句实在话,在农村里像娄父这样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不是没有,但咬牙绷紧裤腰袋,儿子闺女一块供的,真没有几个。
娄大姐倒是没细打听过这方面,但是想也知道,身为家里的大姐,亲娘过世没一年后娘就进了门,接着又是生,那姑娘不大可能上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