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66(2/2)

告别吴玠,刘秀快速南下,向靖康城而去。

只是一粒石子落下,都会引起水波荡漾;而丢下一个巨石,更是让湖水激荡不休。

看了宋史之后,赵构不再是赵构。

毕竟,重生一次,有前世的借鉴,前世的一些错误,很容易的避免而去。

赵构变得更加成熟,统筹天下局势,布局各个防线,宋朝的局势渐渐好转起来。因为先天不足,宋军还是败仗不断,还是不断打败仗,可再也没有出现成建制的溃败。

即便是有损失,也能快速补充。

在交战当中,以交战代替训练,无数的新兵到战场上厮杀,有无数新兵倒下,可只要不死,经历三五次后,多数变为老兵。

金军还是胜仗不断,可渐渐的有些吃不消。

胜战不断,却胜仗越多,越是虚弱。

胜利不断,可胜利之后,难以有大的缴获,满足士卒的胃口。渐渐的很多金军士卒,有厌战之心。

随着不断交战,金军损失不少。为弥补战损,大量的招募汉人为军,这也让金军变得参差不齐,有的部队战斗力强大,有的部队战斗力弱小。

不久的将来,汉人军队将成为金军的主力,成为金军的主力。

至于女真军队,反倒是沦为配角。

历史上,岳飞北伐,主要与金军当中汉人部队交锋,而这些汉人军队,也是金兀术麾下的主力和精锐。

宋金在战斗,宋朝军队战斗力在提升,金军战斗力在下降。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再也无法上演,纵然是击溃宋军主力,也能以全歼。一个不慎,反倒是会被咬下二两肉。

宋朝军队在提升,可宋朝的国力也在压榨着。

战争的本质,就是烧钱,烧钱,烧钱,还是烧钱。没钱打什么战斗,没钱远离战争。

将士阵亡,要抚恤;打胜仗,要奖励;后方的粮草转运,也要花钱;后方的各种武器打造,也要花钱。还有给军队发薪水,也好花钱。宋朝在战争不断,也在花钱不断。钱财从何处来,主要是来自压榨百姓。

江南的百姓,过得很苦;其他地区的百姓,过得也很苦。

可赵构咬咬牙,还是继续。

宁可后方百姓饿肚子,也不能让前方将士饿肚子。

于是,南宋境内的百姓们纷纷不满,造反不断。

南宋呈现两线交战,一边与金军交战,一边与农民起义军交战。

百姓造反有理,因为被压迫深重,苦不堪言;南宋征税也有理,因为要北伐要驱除金人。谁都是有理由,谁都是正确的。

世间安得两全法,总有人要牺牲品的。

第135章赵构要议和

战争在持续,金人日子不好过。

渐渐的金人,议和派在抬头。

南宋也不好过,两线作战,不论是岳飞,还是韩世忠,都是吃不消,南宋连年财政赤字,亏空不断。能坚持到现在,还是因为百姓们坚韧,赵构的心大。

南宋有些吃不消,议和派也在抬头。

只是议和派,不再是秦桧,而是其他人

告别五年,再次回到江南,刘秀恍然如梦。

不久后,刘秀见到赵构。

此时此刻,赵构头上满是白发,苍老了很多,脸上满是疲惫,他仅仅二十五岁,却好似五十二岁。

“朕又在重复错误,若是没有意外,不久之后,朕只能议和”赵构叹息道:“满朝文武,皆是想要议和,唯有寥寥数人,不愿意议和;江南的百姓,都是想议和,不愿意大战。他们不愿意为虚无缥缈的理想,而流血流汗”

“众怒难犯,众人皆是想要议和,朕也无法拒绝。朕若是拒绝,不久之后,又是一场兵变,朕会殒命”

赵构叹息道,知道历史大势又如何。

只能顺势而为,无法逆流而动,强行逆流,只会死得凄惨。

他是皇帝,也无法逆流。

议和,是大势所在。

曾经,岳飞逆流而上,有风波亭之死;他若是逆流而上,也会有兵变,死得就是他。

“可惜”刘秀叹道:“陛下,历朝中,那一朝军力最强”

“若是论天下强兵,当属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赵构评价道。

“此言谬亦”刘秀淡淡道:“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王等,已将秦朝大一统走完九十步;秦始皇只是走最后十步而已。他之成功,站在前人肩上;汉文帝,汉景帝,奠定汉朝强盛之根基,汉武帝顺势收取果实。”

“前人铺好路,他们收割果实而已。陛下若有秦皇汉武的基础,亦早灭金。不论才智谋略,陛下皆不逊色于他们,唯一不如他们,只是没有好爸爸,更没有好爷爷”

赵构又道:“那唐太宗如何”

“唐太宗是名将,却不是名帅”刘秀淡淡道:“名帅是李靖,而不是唐太宗。唐太宗,用兵如神,可最多驾驭五万大军,军队再多就是力不从心。虎牢关一战,擒拿窦建德,那是运气打赢一战不难,可胜利一战,却擒拿一国皇帝,唯有唐太宗有这样运气自古,宁失洛阳,莫失河东。若窦建德没有攻击虎牢,而是进攻河东,占据河东,那时夏唐交锋,反复不断,天下尚未可知”

“然而,战争永远不要指望运气,更不要期待敌人犯错误。敌人犯错误,那是运气。敌人都是精明到极致,那才是正常节奏原本,唐太宗只是名将,不是名帅,其实也算不什么。可唐太宗晚年,过于好名,想要超越隋炀帝,御驾亲征,出征高句丽。结果,二十万大军,他驾驭不住,军队太多,导致后勤混乱,准备不足,兵败高句丽,损失惨重反倒是他的儿子李治,有自知之明,从不御驾亲征,让合适人干合适的事情,反倒是灭高句丽”

赵构道:“国师,这是何意”

刘秀道:“陛下没有好爸爸,没有好爷爷,当不了富二代,只能努力拼搏,学刘邦刘邦才略一般,可有识人之明,而有识人之明,关键是认识自己,有准确定位”

赵构忽然问道:“国师这是何意。”

刘秀淡淡道:“历代王朝,唯东汉最善用兵。东汉消减军队,全国军队不足十五万,可军队少而精,少而善战。西汉征战,劳师远征,出动几十万之多,不论是胜败,国力损耗不少。可东汉出征,不过是三五万,可善于联盟各族军队,战力出众,胜仗居多曾经班固,仅仅是三十六人,却是在西域拉起几十万的联军,几次击败匈奴”

“西汉兵制也罢,唐朝府兵制也罢,本质是全民皆兵,兵员主要是农民,半农半兵,战斗力有限,一旦溃败,伤亡不小;可东汉却是军队职业化,军队皆是贵族组成,能征善战,每次出兵不过是三五万,却是胜战居多西汉,唐朝,皆是有穷兵黩武之说;可东汉大战数量,不比这两朝少,却无穷兵黩武之说”

在兵制上,东汉、蒙古军、八旗军皆是相似至极,都是少而精,善于联盟外族,以少破多,善于驱赶外族,消耗敌人。

成吉思汗巅峰时刻,军队不过十五万。

“军队太多了,没有用”刘秀道:“秦朝有百万大军,可到了灭亡时刻,百万大军何在;北宋有百万大军,可到了灭亡的时刻,百万大军何在军队多而混乱,损耗粮草众多,良莠不齐,后勤压力大,一旦后勤断绝,全军崩溃。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可又是有几个韩信可即便是韩信,在最巅峰的时刻,对决最为弱小的霸王时,也是初期溃败;后期,靠着疲劳战,才击溃霸王。”

刘秀叹息道:“可如此好运,韩信一辈子也没有遇到几回。”

“国师,可是怪朕军队太多”赵构说道。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