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康拉德在军事装备上的素养:“喀秋莎”火箭炮本身可以说十分脆弱甚至说它没有任何防御力也不为过,但它之所以能在战场上发挥出这么大的威力,就是因为它打是快跑得快,用7到10秒钟的时间把16枚火箭弹一次齐射出去,然后马上就转移这时期没有任何装备有这么快的反应能力能在7到10秒钟内对其实施反击,所以总是拿它没办法,除非是在空中的侦察机发现它并早早的做好的准备。
如果从这个理念出发直升机同样也十分脆弱,但如果装上射程有8公里甚至更远的火箭炮,那几乎就是无敌的,因为它可以进行低空飞行然后突然拔高朝目标打出一排火箭弹,接着又迅速降低高度转移。
相比起“喀秋莎”火箭炮,它就拥有速度快、机动能力强、射程更远、不受地形限制等等好处。
越往下想康拉德就越是激动。
“上帝”康拉德说:“我们为什么一直没有认识到这种装备的好处,我们竟然只把它用作炮兵观察飞机,真是太蠢了愚不可及”
“我们有火箭炮吗”秦川问。
“有,当然有”康拉德回答。
其实秦川是知道的,德国人在火箭炮方面的研究甚至比苏联人还早,早在1929年时就研制出了火箭为动力的武器,这比其它国家要早6到10年。
但很可惜的是,德国人对精度要求高,而火箭炮的精度却很差,所以这种装备一直没能得到军方的重视,德军部队中只是少量装备火箭炮,大多是用来发射烟雾弹发射烟雾弹不需要精确打击,只需要投掷到目标附近就可以了。
这一点与苏联的研发方向完全不同,苏联人是不考虑其精度,而是寻求大量的炮弹短时间同时覆盖目标达到目的。
事实证明苏联人的这种使用火箭炮的战术思维才是正确的这一点德国人是在战场上屡次遭到“喀秋莎”火箭炮打击才逐渐认识到的。
于是,德国人也有了自己的火箭炮。
它的生产十分简单,只需要将他们之前当作烟雾发射器的玩意搬来使用就可以了,接着很快又将其搬到了半履带车上变成了自行火箭炮这就是42型150自行火箭炮。
秦川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火箭炮搬到直升机上并投入到战场。
当然,因为火箭炮精度不高,这就要求生产出足够多的直升机才能对目标实施火力覆盖。
正文第七百二十三章座机
当一切都空闲下来的时候,秦川就与康拉德两人喝着装在水壶里伏特加苏联战场上其它东西都缺,就是伏特加不缺,尤其是在快要入冬的时候,寻常百姓家都会准备上一些过冬。
“163还顺利吗”秦川问。
“是的”康拉德点了点头:“很顺利,布劳恩很佩服你提出的建议或许我不该告诉你任何关于这方面的消息,因为它已经是最高机密了但是谁在乎这些呢你早就知道它了,它甚至都是你提出来的”
“上校”秦川打断了康拉德的话:“我并不是想真的知道163的进展”
“那你是”随后康拉德就“哦”了一声:“是的,她很好。你知道的,依旧是一次又一次的试飞,虽然危险,但安全性已经提高很多了。就像我们之前试飞v1,一开始总是最危险的,那段时间已经过去了,所以不用太担心”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还有”康拉德说:“如果你没收到来自汉娜的信的话,你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的”
“是的,我知道”秦川回答。
这其实不用康拉德提醒,战争时期想要收到书信原本就很困难。何况汉娜进行的这个项目还是最高机密,任何书信往来都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可能会被间谍利用,比如由书信得到项目的地址等。
“知道吗”康拉德给秦川递上酒壶:“你随时都可以去看她,我是说,只要你愿意的话”
“我知道”秦川回答:“可是你觉得我可以吗”
“为什么不行呢”康拉德反问:“现在局面已经稳定了不是吗我是说东线”
秦川摇了摇头:“局面不会有稳定的时候,上校要么是进攻要么是防御,防御之后再进攻”
“我知道你的意思,少校”康拉德说:“但我觉得,有时你应该学会放手了,这里有隆美尔、有曼施坦因,还有保卢斯等等,或许他们能解决问题,只是你太耀眼了明白吗”
“我有吗”秦川反问。
“或许就算你离开东线,他们也能拿下斯大林格勒呢”康拉德说:“用另一种方式,也许会有更多的伤亡,但最终还是会取得胜利”
秦川笑而不语。
康拉德当然不知道,秦川正是因为知道他们都做不到,所以才放不下。如果他知道德军会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他吃饱撑着才会留在这里。
不过秦川也明白康拉德的意思,他的重点是想说服自己休息一下,去享受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秦川又何尝不想这样,但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是关系到德国命运的战役,即便是现在秦川也不认为这个危机已经解除了。
“少校”这时斯莱因上校在门外叫了声:“跟我来”
当秦川和斯莱因上校跳上吉普车的时候,秦川就问了声:“发生什么事了”
“元首来了”斯莱因上校说。
“在这卡拉奇”
“是的”斯莱因上校回答:“他特意强调要见你”
秦川这时候或许应该要感到荣幸,但他心里却一点都不这么认为,因为秦川自己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因为希特勒。
当吉普车停在卡拉奇机场旁的时候,保卢斯等一众将军已经在那等了一会儿了,斯莱因上校带着秦川跟隆美尔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站在了他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