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有利地形”,刻赤是个港口城市,它建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十余万百姓会在这聚居总是有它的原因的。
所以,相比起在大雨中泥泞不堪有如沼泽的周围地区来说,刻赤港则拥有较为干硬的地面,这十分适合苏军运送补给。
苏军的防线就在城市外围,他们构筑起战壕、拉起铁丝网布下地雷,再把坦克分散到战壕中以加强火力和掩护。
秦川不认同苏军这种把坦克分散在战壕间的做法,事实上,苏军在城内拥有干硬的土地完全可以让坦克在内部机动作战,但苏军显然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
然而,这些坦克和防御还是会给德军造成很大的麻烦:主要原因是周围一片泥泞,德军就算是行军都十分困难,更何况还是朝苏军防线进攻可想而知,如果这样闷头就上的话,苏军进攻弗奥多西亚的一幕就会在刻赤重新上演,只不过这回死伤惨重的将会是德军。
另一个信息,就是kv坦克。
kv坦克可以说是苏军中的一个奇葩存在,德军陆地上基本没有任何武器装备能够击穿其正面装甲正面装甲厚达110,同时又装备一门152口径的榴弹炮。
因为它炮塔高耸像一个小厕所,同时又带着对俄军的不屑,德军将这种坦克称为“俄国厕所”。
但这种坦克却一度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几辆kv就像个钢铁怪物一样完全不顾德军的火力冲进德军装甲部队里一阵乱压乱辗,压毁、辗毁四十几门火炮,并掩护其它坦克击毁了四十辆坦克。
用德军士兵的回忆,就是:“这次迎击战中,我军的坦克中有三分之一是四号坦克,我们的坦克向开上前的怪物kv坦克进行三方向射击,根本没有用,炮弹就像是在敌人坦克身上挠痒,而我们的坦克却象骨牌一样被打倒”
所以,现在一看到苏军防线上的kv坦克,曼族泰因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当然,kv坦克也不能说是无敌的,它的缺陷就在于故障率太高,以至于大多数kv坦克都不是被敌人摧毁而是因为故障无法使用而被抛弃的。
但是,德军总不能在防线前等着这些kv坦克出故障吧,尤其是德军根本等不起闪电战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快,继续这样等下去,苏军就会越来越强大而德军战斗力却会越来越弱。
之后会是什么结果就不用多说了,那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正文第五百八十三章伏击
因为时间不在德军这一边,所以即便曼施泰因对刻赤防线有些无可以奈何,但还是制定了一个进攻计划。
首先展开的当然是空战。
在这方面曼施泰因布置得很成功,他估计苏军如果在坦克方面得到增援的话,那么在空中力量上肯定也有加强。
于是,曼施泰因就先出动轰炸机,五十架bf109和fw190则躲在稍后一些的云层中埋伏。
斯图卡轰炸机一上来重点就是冲着苏军的kv坦克一阵狂轰滥炸这就是苏军将坦克摆在前线的失策之处,坦克那么大架一个玩意尤其是kv坦克还有一座高耸得吓人的炮塔,使它第一时间就会暴露在德军的视线之下。
然后,曼施泰因就让通讯兵为飞机员指示这些坦克的位置德军在协同方面做得很到位,或者也可以说是出于闪电战的需要,空、步之间的通讯和协同一直很紧密。
kv坦克虽然正、侧面装甲都很厚,甚至对背面装甲德军也要用钨蕊穿甲弹在30米的距离上才能击穿据说在列宁格勒战役的时候,有德军步兵冒着生命危险靠近kv坦克然后用两倍的炸药企图将其炸毁,结果它除了履带断了之外依旧安然无恙,吓得德军撒腿就跑。
但就算这种kv坦克各面装甲怎么厚,顶部30的装甲厚度还是成为它的弱点,尤其斯图卡轰炸机是高速俯冲轰炸机,它在天空一个翻滚几乎是以九十度的大角度往下方俯冲投下的炸弹即准确冲量又大得惊人,不说能轻松的击穿kv顶部装甲,就算不能击穿震都要把kv坦克里的苏军成员震死。
于是豪无悬念的,几辆kv没能发挥一点作用就被炸成了一团火球,“斯图卡”轰炸机紧接着又朝其它能找得到的坦克、炮兵以及汽车下手。
苏军当然不会任凭德军的轰炸机这样一辆又一辆的将其坦克摧毁,马上就叫来大批的“海鸥”战机前来支援。
但这早就在曼施泰因的计划之中,远远望见苏军机群赶来时,德军轰炸机转身就脱离战场。
如果科兹洛夫或是梅赫利斯是个聪明的指挥官的话,这时就该命令机群放弃追击改为轰炸、扫射德军然后返航。
原因很简单,“海鸥”战机的最高时速442公里,德军“斯图卡”轰炸机最高时速410公里,两者时速差不多,等苏军机群追上“斯图卡”时只怕燃油都耗光没法返回了。
但梅赫利斯却歇斯底里的大声命令着:“追上他们,把他们全都消灭掉”
梅赫利斯的脑海里只想着,如果这样下去回避战斗的话,那么德国轰炸机还不是来来回回的就能把防线的坦克全都消灭光了
他没想到的是,德军之所以还有所顾忌,完全就是因为知道苏军还有数量不俗的空军,一旦这些空军被消灭掉的话,那么德军的轰炸机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接着的空战就不用多说了:早就做好准备的德军五十架战机从云层中突然俯冲下来,然后就是一片猛烈的机枪声一架架“海鸥”战机接二连三的冒着黑烟从空中栽了下来。
德军的bf109和fw190战机的最大飞行时速分别是710公里和760公里,以这速度进攻时速只有442公里的“海鸥”战机那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空战中战机的速度极为重要,因为这意味着速度快的一方可以随意以任何姿态、方向攻击对方,而对方却连瞄准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机舱里傻愣愣的看着目标一会儿在眼前猛然间又窜到后方了。
空战的结果毫无疑问的就是苏军大败,尽管苏军的战机有150架之多,但空战这东西不存在“以多打少”的问题存在代差的战机往往是连对方的毛都没摸着就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这一回也是如此,一百五十架苏军战机能返回的就只有十八架,而且还都带着伤,德军就只有一架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