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77(2/2)

从某方面来说,斯大林的这种说法还是正确的。

因为刻赤半岛的四个集团军就像埋在德军防线后方的定时炸弹,就像是眼中钉肉中刺,所以苏军不允许它像塞瓦斯托波尔一样被德军轻易瓦解。

而如果苏军在其它方向与刻赤半岛发起反攻,就可以形成一种“里应外合”之势,牵制着德军无法实施进攻计划。

见没人反对,斯大林就下令道:“我命令,梅赫利斯同志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刻赤半岛检查准备工作。时机成熟,就配全我军正面对敌人发起反攻”

闻言奥克佳布里斯基一颗心就沉到了谷底他知道,梅赫利斯表面上“检查准备工作”,实际上却是拥有生杀大权的政治代表,这已经注定刻赤半岛的反攻是必然的,而指挥刻赤半岛进攻的还是梅赫利斯这个只会讲勇气、精神的笨蛋,可想而知位于刻赤的四个集团军会是什么下场了。

奥克佳布里斯基咬了咬牙,还想阻止悲剧发生,但却听到斯大林接着说道:“解除奥克佳布里斯基同志黑海舰队司令的职务”

正文第五百六十八章战略

梅赫利斯到达刻赤半岛后果然“不负众望”。

他一上任“检查工作”就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正在构筑工事的苏军士兵停止手上的工作。

这让人有些无法想像,因为刻赤半岛是一个18公里宽75公里纵深的条状区域,苏军共有347辆坦克、3577门大炮、400架飞机以及259622名士兵挤在这里,他们应该利用这些兵力和资源在前方建立一道又一道防线使德军寸步难行,而赫梅利斯居然下令停止构筑工事。

为此,克里木方面军参谋长托尔布欣就找到了赫梅利斯愤怒的说道:“您不能这样做,赫梅利斯同志,这会让我们的军队陷于危险之中,如果敌人的坦克对我们发起进攻的话,我们将没有任何反应时间”

“不用担心这个,托尔布欣同志”赫梅利斯看着地图显得信心十足,虽然他几乎就看不懂地图:“就像我所说的,构筑工事是种懦弱的行为,我们要的是进攻,明白吗进攻如果我们在敌人发起进攻前就把他们打垮,他们就不会有攻进我们阵地的机会了。所以,如果要构筑工事的话,就把它们建到敌人的阵地上去”

“可是构筑工事与进攻并不冲突,赫梅利斯同志”托尔布欣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在完备工事的基础上发起进攻,这样即便进攻失利我们也会有可以撤退和驻守的地方”

“我说过了,托尔布欣同志”赫梅利斯愤怒的抬起了头望向托尔布欣:“我们的任务是进攻,而且绝不会失败,所以为什么不让士兵们省下点力气用在进攻上呢”

托尔布欣意识到自己没法说服赫梅利斯,于是只能无奈的回答道:“是,赫梅利斯同志,我服从命令”

“你可以走了”赫梅利斯说。

赫梅利斯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撤销了托尔布欣参谋长的职务,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助手也就是另一名政治代表韦内奇少将。

这可以说是一个昏招也可以说是一个神来之笔。

说它是昏招,是因为这个托尔布欣少将参谋长是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天才,仅仅因为不认同赫梅利斯的做法就被撤职了他或许是克里木方面军最杰出的指挥员。

说它是个神来之笔,是因为托尔布欣少将被撤职后不久就调任斯大林格勒军区副司令,接着又任斯大林格勒军区第57集团军司令,他指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注:1944年成为苏联元帅

在苏联紧锣密鼓的做进攻准备的同时,德军也在做着进攻准备。

这里指的不只是曼施泰因的第11集团军,而是整个南方集团军他们就等着曼施泰因把苏联人赶出刻赤半岛或者取得决定性胜利将空军从克里木方向解放出来就全面进攻了。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斯大林选择在这时候抢先发起反攻还是正确的,尤其是苏军因为补给线短、兵力充足的原因,他们在莫斯科保卫战之后补充进了更多的兵力和资源,原则上是可以发起反攻的。

问题就在于斯大林不了解自己部队如果是苏军是像隆美尔的非洲军团那样训练有素那就没有问题,毕竟攻大于守,进攻一方会有更多的战略及战术上的优势。

但苏联军队大多缺乏训练也缺乏通讯装备无法协同。这样的部队如果是用于防御还好,毕竟他们有保家卫国的勇气和精神,一条战壕让他们呆着,他们就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消灭一切企图通过战壕的敌人。

如果用于进攻他们会像是一盘散沙一样彼此不知道配合,胡乱朝敌人防线猛冲猛打,这么打不但无法给敌人防线造成冲击反会给自己带来惨重的伤亡消耗自己的资源和有生力量。

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其实不是德军主动发动的,而是斯大林发动的。

事实上还可以这么说,只要斯大林明白自己的军队在什么层次上,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守势而不是反攻,德军根本就没有实力打到斯大林格勒。

然而,斯大林却以自己的想像及纸面上的数据想当然的以为苏军比德军强大然后轻率的发起进攻,这就将苏军在这段时间努力积储起来的超过德军的资源和力量消耗殆尽,结果让德军一个反击就势如破竹。

当然,这些都不是德军需要考虑的,事实上这对德军有利。

会议上,曼施泰因和军官们正对着地图讨论着进攻刻赤半岛的计划,秦川则思考着自己的问题:

这情况如果说有利其实也不利。

有利的一面就是德军能在防御中消灭大量的苏军转而再次在战略上占据主动。

不利,则是因为接下来德军进攻的两个方向也就是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都以失败告终,这会给德军以致命的打击,最终使德军在整个战略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总而言之,德军之所以会在这次战役中以惨败告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过于轻敌以为苏军不过是群乌合之众,或者也可以说是希特勒胃口太大了,以一个南方集团军群同时进攻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

只要稍有些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以一个军事单位实现多个战略目标是大忌。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