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的一下,多米尼克一个枪托就砸在他脸上。
这个法国士兵是多米尼克那个排的,德国士兵对这种胆小鬼的办法通常都是一顿胖揍这并不是因为他是法国人,就算是德国士兵也同样如此。
“你们不能”法国士兵捂着流血鼻子表示抗议,但话还没说完肚子又挨了一下,他整个人就像是只龙虾一样弓了起来。
“够了,中士”秦川制止了多米尼克,说道:“把他带出去,像这样的人,就算留在部队也是浪费粮食。”
“是,中尉”多米尼克揪着那名法国士兵的领子,就像拖着一条狗似的将他拖出了军营。
“还有人吗”秦川大声朝队伍喊道:“还有人想要退出吗”
没有人回答,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问了声:“你就这样放我们回家”
“是的”
“不会对我们有任何惩罚”又有人问。
“不会”
“你说的都是真的”有人依旧不放心。
“当然”秦川回答:“我们德国军人是讲信誉的部队,说到做到”
于是有几个人马上就心动了。
但其中一个留着小胡子的法国士兵制止道:“不不,想想那些阿尔及利亚人”
法国士兵这话立时让人恍然大悟从一开始秦川就说过,法国士兵当兵是为了他们自己,所有人都记得秦川那句话:“阿尔及利亚人会把你们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丢进垃圾堆里”。
是的,要对付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太简单了,根本就不用德国人动手,对法国人恨之入骨的阿尔及利亚人会很乐意效劳。
事实也的确如此,那个被赶出军营的法国士兵很快就消失了,一起消失的还有那名法国士兵的家庭以及生意。
“你叫什么名字”秦川问着那个小胡子。
“博杜安,教官”
秦川点了点头,法籍营的营长人选已经有了。
“我希望你们知道一点”秦川对法国士兵叫道:“不仅是退出,有一天你们被淘汰了,或者做了逃兵,下场也跟退出一样,明白吗”
法国士兵们闻言不由脸色“唰”的一下就变得苍白。
正文第三百零八章准备
另一边的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正忙得焦头烂额。
此时让他们忙活的倒不是对非洲军团的战争,而是来自非洲各国包括希腊要求独立的呼声和抵抗。
当然,蒙哥马利还会祭出之前的法宝:“只要你们帮助盟军打败德国,英国就会支持你们独立”
但这一招说实话已经不太管用了。
首先是因为德国人抢先一步这么说了,不但说了德国人还切身实地的这么做了。
于是各国国家对英军喊话的反应就是:“德国人已经给了我们自由,英国人才是侵略者,我们为什么要打败给我们自己的国家取悦侵略者才能争取独立”
“独立和自由从来都不需要英国人给予,也不应该有附加条件,我们本来就应该拥有对自己国家的决定权”
这其中尤其是希腊和埃及的反应最为强烈。
希腊,英国人在那支持乔治二世这个独裁国王的面目已经暴露,所有希腊人都知道帮助英国人的结果会是什么,于是当然不会再相信英国人说的话。
埃及,英国实际上是在1922年承认埃及独立,但那只是表面承认,英国仍然保留对埃及的国防、外交等权力,埃及政府不过是英国的傀儡政权。
所以英国人的口头承诺又能用什么用这个“独立”不还是像以前一样的“独立”吗
希腊和埃及的事例当然就会影响到利比亚,于是利比亚人也不愿意相信英国人的鬼话这也是现代非洲一直都不待见欧美等国的原因,它们在非洲就没干什么好事,比如英国的殖民,法国的出尔反尔以及血腥屠杀等。
蒙哥马利将这些事丢给了德甘冈,并美名其曰一名将军是不会被琐事缠身的。
从这方面来说,蒙哥马利根本就没看出此时德军更重要的战略完全不是与英军正面的战斗,恰恰就是那些被蒙哥马利认为不是很重要的“琐事”。
这些表面看起来的确是“琐事”,但时间一长而且没有正确应对,那么很快就会成为一个个泥潭。
如果蒙哥马利够明智的话,就该像德军在埃及和利比亚做的一样,耕种、鼓励生产并帮助百姓灌溉。
因为大多数百姓都不认什么国家、独立、自由这些大道理,他们只知道谁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德国人来了,给他们食物和稳定。
英国人来了,带给他们了除了战乱外就是各种混乱英、美专注于追击并打败非洲军团,根本就不会考虑帮助百姓和维护治安的问题,甚至还有许多士兵乘着这时候从百姓手里抢手财物,这其中尤其是刚走上战场的美国大兵。
此时的美国兵还算好,随着战争的深入而且美国在太平洋及欧洲两线开战,兵力不足就使美军甚至征召犯人参军抵刑,那时的美国大兵甚至连自己的补给及上战场的友军留在后方的私人物品都照抢不误。
正所谓没对比就没有伤害,盟军这么一折腾几乎就是从另一面为德军做宣传,没过多久许多百姓就开始怀念起曾经占领过他们的德军来了。
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蒙哥马利仅仅只是把这些当作是收复失地的一点后遗症,就像他说的:“他们只是习惯了德国人抛出的馅饼而已,很快他们就会习惯英国的治理了,就像我们统治埃及一样”
他甚至还把非洲军团的战略性退却描述成盟军的辉煌胜利毕竟英军的确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收复了亚历山大、托布鲁克等,甚至还深入利比亚,就像第一次战役中英军追击意大利军队那样追着德军跑。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德军与英军并没有多少次实质的接触更多的时候是英军在后头一边小心的用探雷器扫雷一边前进,而德军却在前头有条不紊的撤退。
这里之所以用“没有多少次”,是因为两军有过几次接触,但这些接触都是德军在隆美尔的指挥下杀了个回马枪,英军被狼狈的打了回去。
当然,蒙哥马利是不会这样向丘吉尔汇报的,他对丘吉尔说的是:“在我军英勇而猛烈的进攻中,德国军队节节败退,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了”
蒙哥马利的捷报马上就在英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