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选择的目标是英军迫炮小组,与德军的50迫击炮类似,英军的小口径迫击炮是2英寸迫击炮2英寸也就是51口径,它的射程比德军的50迫击炮要稍短一些,只有400米,这也使英军往往在近战时吃亏的原因
但其实真正吃亏的其实还不是这个,英军并不像德军那样把迫炮组编到排,而是将其做为由连部指挥的一个迫炮班,这么做在实战中会出现一个问题:迫炮过于集中很容易遭到敌人压制。
就比如现在,秦川一抬头就看到有两门迫击炮从坦克的空隙中露了出来。
迫炮手正确的发射姿势应该是两人都趴着,因为2英寸迫击炮炮管很短,趴着完全可以完成发射动作。
但或许是为了便于观察德军防线的位置,又或者是为了能及时转移,这名装弹手是半跪着装弹。
秦川的子弹射穿他的腹部后又击中了另一名迫炮手的头部这门迫击炮在第一时间就损失了两名迫炮手。
接下来一发子弹击倒了另一门迫击炮的装弹手,由于硝烟的遮挡秦川没看到子弹击中了什么部位,秦川只看到他倒在地上然后惊叫起来。
幸存的一名迫炮手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敌人狙击手盯上了,于是赶忙抱着迫击炮打了两个滚滚到一辆吉普车后。
这名英军士兵的反应很快,只是他忽略了吉普车底盘下有空隙,秦川射出的一发子弹穿过这个空隙后再击穿了他的脑袋,他身体一软随即就不再动了。
“玛蒂尔达”坦克越来越近,德军隐藏在工事中的反坦克炮就像炮仗似的响了起来,但正如所有人想像的那样,这些反坦克炮无法击穿“玛蒂尔达”坦克的装甲,炮弹大多数被弹开,弹开时还会在坦克装甲上磨出一道耀眼的火星,少数穿甲弹会嵌入坦克装甲,秦川在瞄准镜里可以看到由于剧烈撞击而变形扩大的穿甲弹尾部。
“我们该怎么办”看着越来越近的“玛蒂尔达”,阿尔佛雷多不由着急起来:“我们对付不了他们”
“反坦克手榴弹”维尔纳叫道。
“不”巴泽尔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下令道:“我们应该撤退”
这个命令出乎所有德军士兵的意料之外,因为他们的长官从来都是命令他们英勇作战的。
“撤退,听到了吗”巴泽尔重复道:“给敌人留下些地雷”
“是,长官”士兵们应了声,然后动作飞快的在战壕前后埋下一些地雷就沿着交通壕往第二道防线跑去。
交通壕是“之”字形的如果是直通通的一条,那么敌人只需要在交通壕路口架起一挺机枪就可以从头打到尾,“之”字形的交通壕可以保证已经进入交通壕的战士的安全,因为他们的后背会被“之”字形的拐弯挡着。
不过这其实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交通壕在之前的战机及炮火的轰炸上只剩下一道隐约可见的小水沟了,这使撤退的战士们头顶耳边到处都是子弹和炮弹的呼啸声。
正文第一百零一章撤退二
士兵们一路在子弹和炮弹的追逐下跑到了第二道防线,他们以为自己要停下来的协防,但巴泽尔却下令道:“继续撤退,直到坦克打不到你们为止”
除了秦川外,所有德军士兵都对这个命令感到疑惑不解跑到坦克打不到的距离,那不是至少得一公里外吗那跟逃跑有什么区别
但想归想,德军士兵们还是按照命令继续后退,毕竟可以离开这该死的战场谁还会愿意多做停留呢
第三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一样,站满了做好防御准备的德军士兵,再往后跑就看到工兵正冒着流弹和炮火布雷,这让士兵们的脚步不由一顿,因为他们不确定脚下是否已经布上地雷了。
附近一个工兵少尉似乎看穿了士兵们的心思,就冲他们大声喊道:“继续往前走,我们是不会把地雷浪费在你们这些蠢货身上的”
维尔纳朝工兵少尉做了一个不雅的手势,然后就继续沿着交通壕前进。
交通壕不一会儿就到了尽头,尽头处就是坦克阵地,第5装甲团仅存的15辆“三号”坦克都被很好的隐藏在坑里,不过秦川注意到有几辆坦克已经被埋在了沙土里,很明显这是敌人炮火轰炸干的好事这里的沙土十分松软,而隐藏坦克需要的坑又很深注:“三号”坦克高244米,于是随便几发炮弹或是炸弹炸在附近都能将其震塌。
这对坦克来说可不是小事,因为一旦坦克发动了,这些沙子就会掩盖住坦克排气管并被倒吸进发动机内如果生这种情况发生,坦克只怕就永远也开不动了。
在这方面奥尔布里奇上校似乎已有所准备,毕竟装甲团常经常要面临这种情况,他命令所有坦克都熄火,而且排气管还加上了盖子。
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把坦克的排气管从沙堆里挖出来,然后坦克就可以发动并开出来了。
一队接着一队的德军士兵们从防线上退了下来,坦克也缓缓从沙坑里开了出来,然后调整炮塔将炮管对准英军的方向。
“他们在做什么”面包师看到这情景不由疑惑的问了声:“他们不会是想用坦克来阻挡敌人吧”
德军士兵们知道面包师这话的意思,在之前的战斗中“三号”坦克已经被证明是无法击穿“玛蒂尔达”了,所以这么做几乎就是在找死。
但很快德军士兵们就发现事实并非像他们想像的那样,因为“三号”坦克也在逃跑它们看起来像是在掩护步兵撤退,一边后退一边朝英军方向开上一、两炮。
德军的这种反应就让在英军第二装甲团团长格纳上校兴奋不已。
“瞧,德国人被我们打败了”格纳上校收起望远镜说:“他们正在逃跑”
“是的,上校”参谋说:“不过他们用这种方式只怕逃不了”
格纳上校点了点头:“他们的坦克必须掩护步兵,而步兵又无法用汽车运输因为我们的炮兵会把他们的汽车轰上天。也就是说,他们只能像这样以步兵的速度撤退。除非他们的坦克会丢下步兵独自撤退”
“我猜德国人不会这么做的”参谋说。
“那么他们就只有在投降与死亡中选择”格纳上校说:“命令装甲部队,全速前进,不要给德国人任何机会”
“是”
英军装甲营营长波顿中校很快就接到了“全速前进”的命令。
波顿中校不由皱了皱眉头。
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