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臣上官雄魏文昌宁无敌参见陛下”军方三巨头这一刻大步迈进大殿,齐声拱手一礼道。
“免礼”轩辕昇道。
“谢陛下”
谢完,三人见一旁还站着一刀寒血,随即又拱手示意,没有多说,与其径直鲜明的分站两边。
轩辕昇也不废话,直接向三位军方大佬明言道:
“相信三位爱卿来时已经接到西川传来的消息了吧”
“臣等清楚。”
作为军方三巨头,井关被占之事,他们自然在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比之护龙卫慢不了多少。
轩辕昇见此,继而开口道:
“现今西川候其心昭然若揭,朕却是不能再放任不管。”
三人一听这话,便知道皇帝想要做什么了。
如今大禹有能力征讨西川候的,除却三人之外,没有任何人有这样的资格。
虽然西川候府有近数十年不曾经历大的战事,但是不管怎么说,对方身为四大神候之一。
其绝对不是一般的庸才,再加上数十年西川少有战事,其兵甲士卒定然齐备。
再加上西川候早有异心,如今西川侯府麾下必然兵精粮足,如此,绝对是一个难啃的骨头。
而且,看皇帝的态度,显然是希望速战速决,不希望战事拖的太久。
这完全是个苦逼的差事,魏国公和宁国公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没有马上站出来回话。
至于镇国公上官雄此刻倒是有心出言,可是一想到自己刚刚南征归来。
这样的事情怕是轮不到自己,于是他也没有上前回话。
高坐在龙椅上的轩辕昇见殿下三人一个个不说话,也不着急,他亦是在三人中左右犹豫,该让谁领兵出征才最合适。
其实,早在三人没来之前,轩辕昇心里便有了决定,只是他还有些犹豫罢了。
毫无疑问,论打仗,整个大禹皇朝,镇国公称第二,何人敢称第一。
同时镇国公还有着半年打退南蛮,收复南疆失地的最新战绩。
想要尽快解决西川战事,由镇国公上官雄领兵无异于是最好的决定。
可是,如今域外天门随时都有可能开启,他还需要镇国公这员统兵大将镇压禹城。
同时协助皇室一同对抗域外天门中有可能残留下来的上古门派。
正是因为在这两者之间左右摇摆,让他无法下定决心选择。
如今,见三人迟迟不答,轩辕昇有些不自然了,魏国公和宁国公两人都不是傻子,清楚南神候那块骨头不好啃。
所以,两人在这装傻充愣,不愿意接着茬。
而一旁的镇国公上官雄,沉默不语,在这一刻,轩辕昇也有些搞不清楚其内心的具体想法。
殿内几人,各个都是出了名的老狐狸,一个个比谁都沉得住气。
若是没人开头,怕是能够在这里闷上一天都是有可能的。
原本不打算开口的上官雄,突然觉得有人盯着自己,抬头与坐在龙椅上的轩辕昇对视了一眼。
随即转头看向一旁的魏国公和宁国公两人,见两人老神在在的站在一旁故不作声。
显然两人都没有打算请命出征得想法。
殿内的人都不是傻子,域外天门即将开启,他们这一走,先不说能不能顺利灭掉西川候。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若是域外天门中一众上古门派还有幸存,其实力皇室无法抵挡,那情况就危险了。
到时候失去朝廷援助的西征大军该怎么办,其下场显而易见。
毕竟,西川候身后有天剑宗在背后支持,到时候朝廷顾不上西征大军,将其甩在西川,进退不得,生死恐怕难料。
第668章在内而亡在外而安
两人指望不上,上官雄清楚这事恐怕最后还得落在自己身上。
于是,没有多做犹豫,大步上前躬身一礼道:
“臣请旨,派兵前往西川,讨伐叛臣西川候。”
虽然西川候现今还没有发声背叛朝廷,但是行为却是无不表明其立场。
见上官雄果然体谅自己,轩辕昇不由大喜。
却是直接无视魏国公和宁国公两人,刚刚两人的表现,他很清楚自己怕是还指望不了两人。
两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想要让两个老狐狸出手,怕是没那么容易。
这让原本还有些犹豫的轩辕昇,直接打消了先前的犹豫。
“好,老将军之意,正合朕心,不知老将军可愿替朕扫清西川叛逆,以泄朕心头之恨”
“陛下有命,臣敢不效死。”
上官雄之所以没有丝毫犹豫便应下,其原因乃是因为自家孙儿的一句话。
在内而亡,在外而安。
自己与其困在禹城,还不如手握大军在外,坐观天下风云。
上官家不同于魏宁两家,上官家如今封地在南疆,根基亦是在南疆。
禹城中除了隶属上官家派系的将领,其余的上官家嫡系基本上在南疆封地没有动。
南疆,隶属四角之地,天赐的王霸之基。
上官雄若是手握大军在外,进不进西川都是由他说了算,若是禹城有变,他完全可以带着手下大军退往南疆。
然后,占据南疆五州之地,以南疆五州之地,保上官家之势不衰。
而魏宁两家封地却是离中原太近,根本无法脱离朝廷的控制,同时也没有一个战略要地供他们自守。
两家势力若是来过强横,反而会成为众多势力首要攻击的目标,所以,两家即便拥有再多的战兵。
若是背后没有强大的势力支持,最多也就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根本无法自立一方。
得到上官雄的支持,轩辕昇也不废话,直接对其问道:
“好,不知老将军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西川三州四府之地拿下”
禹城外,五大军团,除却中央军团需要镇守禹城外。
其它四大军团按照轩辕昇的想法,最多让上官雄带走一个军团。
毕竟,接下来域外天门随时可能会开启,到时候禹城才是重点。
小小的西川若不是怕各地官员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