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孙儿一脸不解,上官雄顿时无语了,那么重要的事情对方竟然都能够忘记。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当初他可是一回到府上,便将浴龙池的种种好处与之说了一遍。
当初上官秋羽听到后亦是乐开了花,不过这几天因为太忙以至于忘记了。
见自家便宜爷爷一脸无语的模样,上官秋羽霎时间恍然大悟,随即尴尬的咧嘴笑了笑道:
“爷爷莫气,孙儿不是这两天太忙给忘了吗”
上官雄听了摇了摇头也不在意,他清楚自家孙儿是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对其提醒道:
“浴龙池每一年只开启一次,两日后,你将会同几位皇族子弟一同进入。
宫中规矩众多,你注意着点,这两天那也不准去,老实待在府里学习一下宫中规矩,免得不小心惹上大麻烦。”
“是,孙儿明白”上官秋羽点头应道。
平日里上官秋羽表面上看上去有那么一点不着调,但是一旦遇到正事却是不含糊。
而且,这幅样子也只有周围比较亲近的人才能见到,一般人却是没有这个福分。
对此,上官雄也乐意看到自家孙儿这样子,威严是用来给外人和手下人看的。
自家人嘛,还是随意点好。
不过,有些事情该注意还是的注意,皇宫不是普通地方,上官雄自然不希望自家孙儿在一些细节上被人抓着不放。
虽然明面上朝中大臣少有找上官家麻烦,但是,这并不代表上官家没有政治敌人。
有些人明面上斗不过,但是暗地却是小动作不断。
特别是这次镇国公清洗一众军中将领,其中不少人受到牵连,这些人嘴上不敢说,但是心里记恨的却是不少。
上官秋羽也清楚这些,毕竟大禹皇朝传承了千百年,一代代积累下来的规矩不知有多少。
第629章再次进宫
规矩,有道是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在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是通用的。
人们总是敬仰先贤,缅怀先人,对于前人所遗留下来的规矩,总是顺从的遵守。
即便知晓前人有误,或是已经不切实用,但依旧不敢去指出修正。
时过境迁,很多事情都不是一层不变的。
时代不一样,处理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样,如此一来先祖之法很多时候会给后辈子孙带来很大的阻力。
这并不是说先人留下的都是错的,只是南橘北枳,同样的事情,不同时代的人,所想的方法和处理的方式都大不相同。
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适不适用。
推陈创新非雄主不能变,然而世上敢于推陈创新的雄主又岂是那么容易出现的。
再则大禹皇朝疆域辽阔,人口数十亿,如此巍巍皇朝想要从上到下的彻底改变。
如此大魄力,即便是雄主出世也无可奈何。
都说变者通,然而有时候往往面临的是变不通,然而,不通则亡。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庸主才是一个皇朝最合适的继承人。
因为守成之君大多会依照老祖宗的规矩墨守陈规,这样一来,变动不大。
各方势力都不会因为变动而使自家面临不可预知的局面从而人心稳定。
小船调头易,大船调头难。
小船因为船小,只要船上的人一心想要调头,自是容易的很。
然而,大船只要它开始行驶了,要是前面是一片汪洋,调头自是容易许多,只要速度慢点自是可以平稳渡过。
可是,如今大禹皇朝这条大船行驶进了一条小河道中,后退无路,前面河道又越来越窄。
若是继续行驶下去,定然会龙游浅滩困死其中。
有心想要挖宽河道,然而船上之人却都不尽全力,大多都是冷眼旁观,眼睁睁的看着无动于衷。
船上众人尽皆想着弃船上岸,以免自身与船共亡。
如此,剩下那些有心操守这艘大船的主人,因为人手不够便只能将船停下,以此来维持大船上一众心浮气躁的人。
这样一来,在这个时间段,皇朝的威严几乎可以说是凝聚到了极致,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
身为船主人他们自然不愿意放弃船只离开,所以他们在这一刻对于船上的人都十分的警惕。
只要有人有所意动,必然会受到船主人的雷霆一击。
就好比如今的大禹皇室子弟,他们在这一刻的威严最是不容他人侵犯。
好在上官家与大禹皇室同气连枝,身为长工的上官家,一心帮着皇室维持大禹皇朝这艘搁浅的大船,致使皇室对其恩宠不断。
不过,即便如此,上官家依旧不能有心存不敬之念,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让皇室认为上官家心存不敬之意。
若是让皇室至此不信任上官家,那皇室对上官家的打击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虽然上官雄这个便宜爷爷没有与上官秋羽明说,但是上官秋羽心里却是清楚的很。
作为镇国公上官雄的孙儿,皇帝自然不会因为一些小节便对上官秋羽上纲上线。
但是,皇宫大内不比别处,其中各方势力都有安插眼线在里面,该注意些什么自己心里必须得有点数,以免被人阴了都不知道。
所以,趁着这两天上官秋羽老实的待在府中简单的学习了一下宫中礼仪,其中大部分还是了解一些宫中禁忌。
对于上官秋羽来说,身为镇国公上官雄唯一的孙儿,他的份量可不轻,一般皇族子弟他根本无需理会。
除了几位像太子轩辕璟和战王轩辕祁还有九公主轩辕冰语外,他见到了必须行礼以示尊重外。
其他人就看他心情如何了,即便皇宫大内之中高手强者众多,但是那又有何用处。
在朝廷眼中,在皇室眼中,个人武力虽然备受重视,但是这与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比起来却还是要差一些。
不然,上官秋羽的便宜爷爷镇国公的地位也不会那么高。
说到底,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要是单纯比个人武力高低,那些江湖门派不知道甩朝廷几条街了。
然而,为何却一直受到朝廷的压制不敢与朝廷正面抗衡
其原因便是大禹皇朝一众精兵悍将让他们生不起对抗心理。
两日后,当上官秋羽再次进入皇宫时,所行所止,这一刻他才真正体会到了皇宫的威严。
大禹皇朝定鼎天下千年之久,这座位立于禹城千年之久的禹皇宫,可不单单只是金碧辉煌那么简单。
禹城皇宫,从大禹建国之初到今时今日已经历载千年,皇宫内外处处透着古朴之气。
第一次入宫时,上官秋羽并没有花多少心思打量,这次趁次机会他却是好生体会了一番皇宫大内厚重的蕴意。
就在上官秋羽四处打量周围环境时,一名小太监来到身旁躬身礼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