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不好”
众人发出惶恐惊叫,尤其是那些冲在前头的,飞身就要撤退。
然而此时已经晚了,强横的剑气,夹杂着魔门毁天灭地的摧毁意志,如同天地灭道,剑光所掠之处,但有触者,无不是被剑气卷成了灰烬,化作虚无
原本密密麻麻的人群,骤然少了一半,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要知道这其中就有祁连山掌教祁泰安等宗师级掌门,无不是一剑成灰
这是何等实力
除了神、魔,众人再也想不出一个可以形容的词语。
第九百二十一章我命休矣
“还有谁”秦羿光明重剑,吭的一声,入地三分,傲视北方诸强,大喝道。
“这,这”
剩下的人全都楞在原地,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两腿发抖,心凉如冰,只恨出门没看黄历,干嘛要到这来送死凑热闹,逃跑都来不及,谁还敢上啊
“滚”
秦羿低垂的眉头缓缓上扬,吐出冰冷的字眼。
“走,快走”
生死关头,强者为尊,世上能有几人不怕死更何况这些卑鄙无耻的小人,更是惜命的紧。余者也顾不上奉了谁的令,一窝蜂全都往山下逃了去。
广场上顿时空寂了下来,所谓的百万雄师会嵩山,群歼秦侯,完全成了笑话。
山下还等着看热闹的好事之徒,见这么多人如丧家之犬逃了下来,纷纷追问,一听是秦侯大发神威,一个个无不垂头丧气,为北方武道界前程堪忧。
“两位大师,看到了吧,一剑的功夫,三百条人命就没了。”
“你们佛门不是口口声声讲慈悲吗怎么这会儿的善心去哪了“奉公冷笑责问本信二人。
此时,两位高僧心中又惊又怒
“来人啦,罗汉大阵”
“金刚大阵”
本信站起身,手中的佛珠狠狠砸在地上,怒吼出声。
八百罗汉,三百金刚,自两侧寺中,手持镔铁大棍,冲进了广场。
嵩山北林寺的罗汉阵远比南林寺要厉害,一则是北林寺历代受到的冲击频繁,历代护寺僧人磨合、精化此阵,以达到了合一之境。
而金刚阵,则是危亡时刻,由寺内看守历代高僧圆寂塔林的秘修弟子所组成,人人都至少有接近宗师之力,可谓是北林寺的精髓所在。
北林寺敢为天下第一宗,也正是因为有这两大阵法,以及几乎不为世人所知的三百金刚,这才能千年屹立不倒。
“本义师弟,你领三百金刚在此坐镇,我亲自入镇去会会秦贼。”
本信佛面一寒,一拍座椅,人已掠入了阵中。
“阵起”
本信大吼道。
八百罗汉如长龙一般游走了起来,把秦羿围成了铁桶。
“秦侯,佛门之地,你为何要杀生。”本信喝问道。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秦羿平静道。
“我令你立即放下杀心,跪佛认罚,或许可留你性命,保的这女施主周全。”
“否则一旦大阵打开,便是我也照顾不得,以免徒伤无辜。”
本信郎声叱道。
“秦兄,如果你信得过我,不如把傅小姐交给我看护,你也可放手一战。”司马青道。
此时广场上,仍然有一批人留下来观战。
这其中就包括施公、司马青这些对秦侯比较亲近,又或者有远见,有立场的北方武道之士,局面对秦羿反而是有利的。
只是这种场合他们不敢随意说话,毕竟几百条人命就这么没了,秦侯在北方武道界只会越穿越恶,这时候主动攀关系,反而容易为各方针对,不利于他们在北方日后行动。
司马青不同,他是武道史官,本身司马家在武道界就很神秘、奇特,是南是北,本无定论,是以敢开这口。
“司马青,你什么意思莫非是要助纣为虐”奉公一听,顿时不爽了。
傅婉清就是秦羿的一道死穴,要是没了她的牵制,秦羿就更加无人能制了。
“奉公,据我所知,傅小姐没杀你奉家一人一卒吧,佛门圣地,秦侯的恩怨是他的事,你三番两次扬言要杀傅小姐,佛祖在上,慈光普照,请问你又是何居心”司马青折扇一挥,潇洒笑道。
“你”奉公素有谋略,能言善辩,但遇到司马青亦是占不到半点便宜,登时被怼的无话可说。
“司马先生说的对,秦侯是秦侯,傅小姐是无辜的,若是借小姐之危,纵然取胜,亦非我北林寺之威。”
“秦侯,既然如此,你把傅小姐交出来吧。”
本义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
“好,那就有劳司马兄了。”大阵自动让出了一道缺口,秦羿抱着傅婉清,交给了司马青,重新步入阵中。
“甩”本信大喝。
唪唪
八百罗汉手中几百斤重的铁棍,同时往秦羿砸了过来。
顿时漫天棍影,密密麻麻,每一棍经过罗汉之手,都至少有近万斤的气力
虽然比不得暴雨梨花针那般密集,爆发力强,但绝不能小觑。
“幽冥分身术”
秦羿剑指于胸前一竖,身形急抖,瞬间九十九道分身透体而出,每一道都蕴含着他的部分气力,虽然不强,但用来分散大棍的杀伤力却是足够了。
轰
百人齐东,大棍砸下来砰砰作响,秦羿真身化作一道弧线,腾空而起,飞身一掌劈向了本信。
中期武尊近两百万斤的实力,绝非常人能挡
本信并不惊惶,单掌念佛,一手执旗,巍然如金刚下界,大喝道:“收”
八百罗汉阵法瞬间立变,众僧收回铜棍,八百大棍同时护在了本信身前,砰
秦羿这一击砸在大棍编制成的护网上,竟然被反弹了一步
从变阵到抵挡,罗汉阵几乎是眨眼间的事,足见配合之默契,已如一体,攻防都是密不透风。
“有点意思,不过想要挡住我,还远远不够资格。”
秦羿大笑了一声,双拳再轰
嗡
一紫一黑两道光芒,在棍阵上如湖水般荡漾开来。
紫光为神火真气,黑光为幽寒之气
神火冲左边四百珈蓝,寒气逼右边四百揭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