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083(1/2)

d地。否则一旦来自河洛的资本涌入,有千百种方法可以凭着雄厚资本压制得这些当地乡人不能出头,只能沦为廉价劳工。

毕竟河洛入治年久,工商百业已经非常的繁荣,而相对应的人工也在陡增。而像邺地这些久经战乱的地域,民众们甚至没有工酬的概念,一个盛年壮丁只需要保证能有口饭吃,便可以不惜劳力的做工竟日。

于此生产出来的货品,哪怕刨除运费的开支,运输到河洛等地仍然大有赚头。而且,几十万王师大军驻守河北,足够维持一个稳定的商贸环境。河洛之间多有豪富无患钱粮不足,唯患乏于生财之道,他们对行台信心更是十足,一旦准入,自会疯狂的在邺地兴业置产。

毕竟,邺地早在三国时期便确定其作为河北中心的地位,而行台也并没有废弃此地的打算,一旦元气恢复过来,便会是首屈一指的河北大邑。

众人还在闲聊,张坦与顾昌联袂步入园中,待到张坦向众人介绍顾昌之后,这些得到邀请的乡流们俱都给以十足的热情。

这样的场景,顾昌也并不陌生,他在来河北之前,便已经在江东转任各处,也积攒了颇为丰富的经验,很快便与乡人们谈笑风生起来。

一番闲谈之后,顾昌欣喜的发现邺地虽然只是新复,但其实入治的基础较之江东地境还要好上许多。其实入治地方,最让人头疼、最顽固闭塞的,便是那些掌握大量土地、人丁的坞壁主、庄园主。

这些人乡资浑厚,大可不与外界交流便自成体系,对于州府、郡府的政令也都不甚关注,甚至有些可以强势到拒绝州郡政令进入他们的私人领土。

顾昌虽然是一个文官,但本身也是狠辣十足,旧年居治长沙,为了推行政令,直接奏请荆州刺史府请得千数州兵,一日之间连破庄园十数处,审判悖法乡贼近百人,其中甚至不乏长沙郡公陶侃的后裔。正是因为风雅、酷烈兼有,才被乡人选送到魏州刺史位置上来。

可是通过与乡人们一番交流,顾昌得知目下魏州基础已经非常好,乡户多从工商。而只要从于工商,便需要与外界交流贸易,必须要受到州府政令的制约。

比如那大砖窑主王氏,虽然财力雄厚,但若真见恶于刺史府,顾昌只需要截断下发其家的采购,再大的家业都会轰然倒塌。当然如此一来也难免会有恶劣的影响,所以双方最恰当的相处方式还是相敬如宾,互惠互利。

“王公之名,尚未入境,我便早闻。能够体察王义,勇为乡流之先,气魄可赞”

顾昌指着那乡人笑吟吟夸赞,转又环视众人说道:“还有在场诸位,俱是乡流翘楚,百业先锋,惠家惠民,利国利己。王道播治入此,旧患再不复存,大将军身担大义,不独是要痛杀贼胡,拯救神州,同样也是希望南北生民再得新生,安居乐业。我忝受王命,入此为牧,除了复兴章制之外,也要让治下民生昌盛,鳏寡孤独俱能沐于王恩之下,无复饥寒,永享安乐。”

众人听到这话,自然纷纷鼓掌喝彩起来。之后又过不久,便有胜武军将士入府警宿,继而大将军便昂然入此。

第1465章1460雅宴乡贤

大将军沈维周之名,在如今的河北自是如雷贯耳,但其实真正得睹风采的河北乡流并不多。

北上督战以来,大将军便始终身在行伍,纵然有什么政令的下达与实施,自有随行的行台官吏出面。邺地乡流虽然已经入治不短,与行台官吏也多有接触,但也鲜有机会能够入军叩见。

因是当得知大将军将要入府,一众河北乡流俱都整理衣冠,肃然列队,恭候沈大将军驾临。

很快,一身瓷青锦袍、头戴金冠的沈大将军便在亲兵们簇拥之下,出现在众人面前。在场众人无论此前有没有见过大将军,俱都忙不迭深揖礼拜:“小民拜见大将军”

施礼之后,才有人小心翼翼抬手以视线余光去打量这位沈大将军,入眼便是那英挺卓然的形象。

而在刚才的谈话中,顾昌也偶尔说起大将军旧年江东旧事如“玉郎君”之类的旧称,如今真人站在他们面前,自然而生一股实至名归的感慨,言及仪容风采,沈大将军确是冠绝南北,最起码在场这些人,确是生平仅见如此如璋如玉人物,令人愿意怡然亲近,而那股不怒自威的威仪,有令人心生局促,不自觉的紧张起来。

“今日宴请诸乡贤,全为顾使君接风洗尘。还未入园,便闻此中笑语欢声,怎么我一如此,诸乡贤反而惜声若真是恶客叨扰,那我真要羞惭自退了。”

沈哲子阔步行至顾昌面前,又转望向在场一众乡流们,语调中不乏打趣。只是在场众人还未从大将军那股慑人的威仪中舒缓过来,纵然有心回应缓和气氛,也只是勉强挤出几丝生硬笑容。

“大将军威行北进,就连桀骜凶横的羯贼石季龙都要溃退后避。譬如九霄雷鸣,天威仰承,恩威俱重,又岂敢放纵言笑。”

顾昌上前一步笑语说道,想要缓解一下紧张的氛围。在场众人这才将思绪稍作整理,纷纷附言,才令气氛为之轻缓下来。

见众人还是有些拘泥,沈哲子也不再强求氛围,摆手示意行往厅堂,准备开宴。

刺史府虽然乏于修饰,但这厅堂规模倒是不小,数十人鱼贯而入,再加上几十名精悍魁梧的胜武将士环立此中,仍然不显局促。

“入境以来,一直困于军务,不曾雅宴乡贤,今日也是适逢顾君履新,与我并宴乡贤,小作聚乐,集问乡声。如今境中,旧恶并除,焕然新貌,乡情若仍有困顿疑难,不妨于此浅言小论。行台诛恶之余,更重播善,若仍有饥馑困厄流散乡土,则不敢夸称竟功”

待到入席之后,沈哲子便开口侃侃而谈,神态轻松和缓,倒让席中众人不再如此前那样紧张,谈笑声便也渐渐响起。

刺史府设宴,虽然乏于珍馐美味,但餐食种种堪称丰盛。饮食之间不乏交流,乡士们或仍慑于大将军威仪,不敢谈论什么过于尖锐的话题,但也不乏独属于乡人的狡黠,通过一个个旁敲侧击的问题,力求了解更多行台关于魏州施政的思路。

当然,这也正是沈哲子召集乡流赴宴的原因之一,通过谈话了解这些邺地乡户的种种诉求,并让顾昌得此机会了解更多乡情,同时向乡人们提前透露一部分之后施政复治的举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