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79(2/2)

“沈哲子,你真是豪迈”

兴男公主两手托着腮,眸子里已经泛起点点星光,她对财货倒没有什么别致的爱好,但既然东西都到了她家里,便觉得是自家之物,平白无故再送回去,总觉得太可惜。

沈哲子压根就没有打算做什么白璧无瑕的纯臣,况且这个世道讲廉洁就跟太监讨论房中技法一样不合时宜。况且为了收复建康,他家南苑都被烧了,府库中如今情况如何沈哲子是一清二楚,压根不用想报销之类的事情。

谁敢再在他面前多嘴说他收受贿赂之类,那沈哲子真要先去把那人家房子一把火烧了,再回来跟他理论

况且,所谓贿赂那是利用职务之便给人谋取不正当得利,沈哲子可从来没有在京口担任什么职事。别人就算眼红,那也只能哀叹自己人缘不好,再说什么都是废话

经由这件事,沈哲子也认识到京口这些人家是彻底养肥了,的确应该收割一批。早在来时的路上,他就已经与庾条商量过,借由京口今次的动荡,削减一下隐爵的编制,给其他人家的加入腾出一些地方来。

而且伴随京口提升为陪都这件事,也可以让一部分急于谋求政治进步的人家用财货兑换政治资源,放开捐输的额度,顺便聚敛一部分资财用作归都之后的用度,还有建康城的重建。

九品官人法施行以来,吏治就没有好过,与其让那些求进无门的暴富寒门人家被隔离在统治阶级以外,不如给他们开个口子,反而能增加一下这些人的向心力。而且时下放诞任性以求清名进仕的做法,说到底甚至不如直接卖官干净和有用

将次等门户和寒门人家隔绝在统治阶级之外,是很危险的事情。东晋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世家日渐衰败,而这些人家日益强大。后世的天师道起义,说穿了本质就是一群次等门户不满足于其政治地位而掀起的暴乱,若单纯只是贫民起义,不可能会造成那么大的伤害。而北府这个军头集团,本质也是仿佛,只是军事能力要更强大一些。

而且退一步讲,即便是选官吏治败坏到了极点,只要军队不乱,就能联络世家之中有识之士将官人法推倒重来。世家不只有旧勋和名望,还有家学,在学术垄断的时下,科举并不是要反他们,而是给他们从政的途径施加一层保护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沈哲子很清楚,只有在北地获得更多更务实的时人支持,才有可能压倒江东日趋玄虚妄诞的时风。若只是关起门来在江东自己搞,只会让本就欠缺的元气更加亏损,再也没有北望的力量。

考虑到今天也未必能写太多,还是熬夜赶出来吧。。。另外关于卖官有好处这件事,再解释下只说在这个时代,确实比九品官人法好一点,最起码给寒门开了一个口子。像沈家这样的豪强,历史上政治进步很困难,那么会做什么造反从王敦造反到天师道起义,一直有沈家的影子。加剧了地方上的离心,既然跟你混没好处,不如自己拉队伍两头靠。另外说下本书寒门,是指有经济基础没有政治特权,不是说一贫如洗家无成丁

第405章0402殊礼厚赏

相对于南岸合城欢庆的热闹氛围,大江上则要稍显冷清。

月色下,江面上水波荡漾,闪烁着鱼鳞一般的寒光。码头上的竹木浮台附近,一艘带篷的舢板随着江水浮荡着。

郗鉴身披一件玄袍坐在甲板上的小案前,案上摆了几份时鲜的菜品,几乎没有动筷。可是在小案下却已经摆了三四个歪倒的酒瓮。

只是此公脸上却没有什么醉态,颌下灰须微颤,两眼则望着南岸如星点闪烁的城邑和庄园,杯中酒已经悄无声息的自两唇之间被吸入腹中,似乎南边那画面便是滋味无穷的佐酒佳肴。

轻微的破浪声自后方响起,很快便有一艘轻舟绕过江畔竹栅行驶到近前,过不多久轻甲被身的李闳便被两名亲卫引到了郗鉴所乘的小舟近侧。

“主公,江风阴潮,不宜久处啊。”

在行过来的时候,李闳已经由亲卫口中得知主公已经在此枯坐良久,联想到近来他们诸事不顺,李闳也知主公心情应是苦闷。

“回来了江北局势还安稳吧”

自几日前过江,郗鉴便一直没有回广陵,但并不意味着对江北的局势就不关心。寿春被破,意味着淮地也要直接承受羯奴的压力,尤其在苏峻叛乱已定的情况下,江北各部不免人心惶惶。若非如此,郗鉴也不会横下心来过江准备以武破局。

“各部尚算稳定,并无异动,只是众将对于江东”

讲到这里,李闳话音顿了一顿,但那未尽之意是什么,郗鉴却是心知,他怅然道:“苏子高桀骜悖逆,自取灭亡,与旁人何尤南北水土风物都不相同,缘何一定要强求过江”

李闳听到这话,神色也是一黯:“话虽如此,但石贼日趋势大,石季龙更是不时南下掳掠,让人心悸难安。诸将都恐苏氏一人悖逆,或使众人都绝于王化之外,假使江东不作后援,淮泗实难久镇啊”

苏峻的这一场叛乱,可以说是在朝廷和江北这些军头之间彻底划开一条鸿沟,若是长久的不受信任,得不到江东朝廷的足够支持,那么江北形势将更加恶劣。

“他们都在乱想些什么难道一个个封侯配印才是信重不疑淮泗不保,大江难安,朝中诸多名士贤臣,怎么可能会有自废干城之议”

郗鉴愤愤说道,但其实心内也是充满了无奈,他是朝廷放在这里与江北诸多军头沟通的桥梁,可是如今他也渐渐被疏离在时局之外,那些军头们人心不安,这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他才急于打通与朝廷的联系,行台这里庾氏对他戒备深重,而建康方面太保那里又迟迟没有音讯通传。所以随着王彬的到来,他很快与王彬取得联系,对于王彬想要将庾怿取而代之的想法也是默许,可是没想到王彬此人终究智浅,被庾怿反手一击,让局势再生变数。

原本率众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