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乐意啊”老太太有些着急更多的是失望。
“都是没影儿的事儿,那得各方面去考虑。我们家霍安才念了几年书,那个张教导员是这里头学历最高的,而且人家家里头有关系”寇溪推了推老太太使了个眼色:“一个营队往上报三个名额”
寇溪低声道:“本来我们家霍安根本就没有报名,他一看书就想睡觉的主儿。没想到,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师部又多了一个名额,就便宜我们家那位了。”
“咋的没有我儿子啊”高大娘觉得很委屈。人都是这样,不管聊天都会抓对自己有利或者是感兴趣的重点。
“原本名单里就有高副营长,我家霍安说了今年至少能转正的。”寇溪清了清嗓子:“是本来没有霍安,不知道哪个营出了问题缺一个,霍安变成替补队员报上去了。”
到了这几个女人眼里,那就是霍安是潜规则上去的。这个时候恰好碰见了寇溪进村,寇溪一副城里有钱人的打扮,让这两个女人如临大敌。以为霍安靠着老丈人家的什么关系,搞了什么诡计。
“这弯弯绕绕的”高大娘叹一口气:“这帮老娘们就不能敞亮办事儿,有话就直接说。整这些事儿,乌七八糟的,把风气都搞乱了。”
“还有呢”寇溪冲着不远处已经收了摊的早餐铺:“那个炸大果子的就是田芳家的亲戚。”
“啊”高大娘愕然,张大嘴巴愣了几秒钟。随后看向那空空如也的摊位:“妈呀,这么巧啊”
“别人跟说我的”寇溪眉毛轻挑:“咱们来了多少抢了人家的生意,你看现在收摊都早了。肯定对咱们有怨言了呗,她能给我好脸色看”
“那这跟咱们有啥关系”高大娘义愤填膺:“真是的,自己拉不出来屎怪别人啊”
她翻了个白眼:“这一天真能闹本来就是么,谁家大夏天愿意吃炸的东西。吃点凉皮,啃个馒头多少啊。”
高大娘忽然想到什么,眼睛一亮,后知后觉道:“哎,那天她碰见我还问我,黄色馒头是不是放了倭瓜。我没搭理她”
“呀妈呀,是不是也要出来卖馒头啊”高大娘懊恼道:“这个老娘们真是有心眼子啊”
寇溪耸耸肩:“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刚才刺激她一下,我心里挺舒服的”
“刺激她也好,别让她太得意”老太太插着腰气鼓鼓:“你也是的,你不跟我早说。看我不骂死她”
“骂她有啥用,最后还不是跑到高副营长那告状,影响团结。刺激两句,让她有苦说出去就行了。憋死她”
寇溪晚上回家,发现村口那几个人依旧在。倒是平时喜欢坐在门口纳鞋底的田芳将大门关的死死的。
她笑眯眯的对着周围人笑道:“刘教导员家属今天没出来呢回家啦”
“没有,她家老太太都来了,还能回啥”有不知道的邻居告诉寇溪:“跑老张家去了吧,她俩最好了”
“她俩出去了”从远处赶着两只羊的老汉回过头看着寇溪:“你找她俩啊我看往南边走了,说是捡树杈子去了”
寇溪了然点点头:“我说呢,平时一会来就能看见她在门口坐着。我还寻思她鞋底纳的好,我今天有功夫跟她学学呢。”
她不留痕迹的解释了一下,手里拿着一把山里红给众人几个:“这是山里红,你们拿着给孩子吃吧。跟山楂一个味儿,开胃”
说完寇溪笑眯眯的回了家,一到家不动声色的做了饭。心里焦急的等着霍安能否回来,又考虑着如果明天他们准备做什么,自己应该如何应对。
高大娘知道寇溪正在经期,累了一天早早进屋睡觉也不觉得意外。
寇溪考虑了大半夜,最后也只能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来安慰自己。
“摆小摊子的那么多,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要去工商局报备。再说了这么大点儿地方,上哪弄那么齐全的证件。要真拿着个咬我,我就说随大流,找机会补办就是了。”寇溪翻了个身气鼓鼓:“大不了不干了,反正我也挣钱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闹事儿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早上起来寇溪的眼皮就开始跳个不停。
她推着自行车出门上货,牛牛忽然跑上前抓着她的衣角闹着要跟她一起去。
高大娘追上来将孙子抱起来,板着脸:“婶婶出去干活儿,你别捣乱。”
“我要去,我要去”牛牛哭闹着,在奶奶的怀里挣扎着。
“怎么带你去啊她得上货呢”老太太十分恼火,指着菜园子:“我还有一堆的活儿要干。鸡也没喂呢”
“牛牛乖”寇溪温柔地安抚着牛牛:“你吃饱了,小鸡们还饿肚子呢。婶婶马上就回来,回来给你买糖吃,好不好”
“别惯着他”高大娘冲着寇溪嚷道:“小东西现在脾气越来越大,不听话就是要糖吃。”
“不要糖,要去”牛牛哭的一张小脸通红,声嘶力竭就是要跟着寇溪。
“行吧,我领你去”寇溪看着高大娘道:“我拉着他,肯定不让他跑远了。”
高大娘可不放心,想也不想的说道:“别耽误你的事儿,我跟你一块去。”她回身走到压水井前,用力压了几下在井口出冲了冲手。
刚才她正蹲在院子里用手拌着鸡食孙子这么一闹腾,老太太只能先陪着孩子出去溜一圈然后再回来干活。
“还是奶奶最疼你”寇溪将牛牛抱上了自行车,笑眯眯的给他讲道理:“奶奶跟婶婶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每一次都陪着你玩。牛牛呢要听话,知不知道啊”
牛牛抽泣着点点头,奶声奶气:“玩儿”
“去吧,去吧”高大娘锁上了门衣服也懒得换,手里拿着一把锁头走到寇溪身边:“小孩子都愿意出去玩,我把他圈在家里头他也难受。”
寇溪是知道的高大娘不让牛牛与附近小孩子玩的理由的。她是觉得附近小孩儿散养惯了,哪里都跑。每一年都有在小河里淹死的,而且那些孩子家里大人对教育也不上心。高大娘是希望自己这个大孙子有出息的,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不喜欢牛牛与本地的孩子掺合在一起。
这就跟王珊田芳那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是一样的。她们虽然嘴上不承认,可骨子里还是觉得高人一等。因为自己的丈夫、儿子的缘故,总觉得与周围这群农村人不一样。
寇溪不去评论别人的想法,这一年多她自己也看清楚了。除非是自己被刺激颠覆了原来的思维,否则靠着她即便是说破嘴皮子也别想改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