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沿明制,凡皇帝驾崩后,在没有“恭”庙号、谥号之前,为了区别于“今”新皇帝,统称“大行皇帝”,皇太后皇后也是如此。而当大行皇帝初崩之时,皇太子还没有正式登基,更没有年号。但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一般等皇太子在大行皇帝的灵柩前即位之后,即称之为“嗣皇帝”意思大概和“准皇帝”差不多,其实嗣皇帝只不过是接收了皇帝的权力,严格讲起来其身份仍然只是皇太子而已,因为此时他还没有正式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但是这嗣皇帝灵前继位这一步是不能少的,不然等于没有皇帝了。
不过这些天,八臣和两宫太后一直在忙着谈判,具体负责典礼仪制的礼部官员又大都在北京,所弄出了一个贻笑千古的笑话。八大臣既未在咸丰皇帝驾崩的当天也是七月十七日立即奉皇太子于柩前即位,却从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驾崩当日,已经开始以“新皇帝”的身份下“谕”,而且称“朕”,晋封嫡母咸丰皇后钮枯禄氏和生母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为皇太后。从法理讲起来,由于八大臣的疏忽,在这三天里,大清王朝应该是处于一个“没有皇帝”的时段里。
虽然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但总一直忘着强。谈判只能紧急叫停,大伙又忙活起了灵前继位。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日,内阁再颁“喜诏”,宣布皇太子载淳秉承大行皇帝遗命,即位为嗣皇帝。直到这一天,大清才算有了新的皇帝。
虽然只是个礼法问题,但是肃顺等人还是一身的冷然,他们太大意了。这事可是有很大的政治风险的,万一载淳的那个皇叔想不开,直接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理由,自立为君,八大臣他们的麻烦可大了。
有了这么一个风波,在经过长达四天的谈判以后,八大臣和两宫终于达成了如下妥协:一奏章送呈皇太后御览;二凡“谕”皆由八大臣拟定,皇太后批准后盖章,首盖东太后的“御赏”印,末盖西太后“同道堂”印,缺一不可;三任免高级官员,由八大臣提名,皇太后裁定;一般官员的任免,则仍由八大臣提名候选人,然后在皇太后的监督下,由小皇帝用类似“抓阄”的办法决定,先抓者为正,后抓者为副。虽然最后抓阄这招有点扯淡,但这是小皇帝唯一能配合的方案了,不然六岁的孩子别说任免官吏了,字还认不全呢
两宫与顾命八臣的权力分配,这样暂时确定下来了。尽管这对双方来说,都觉得很委屈,但事实此时已经形成“垂帘与辅政”兼而有之的局面。懿贵妃不仅要实惠,她还要面子,她想坐到帘子后面去。肃顺死硬的坚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咸丰不许后宫干政,他是没办法了。但是面子他还是要守住的,两宫干政也只能以小皇帝的名义,绝不能坐实了两宫参与政治的合法性。
八大臣还于七月十七日大行皇帝驾崩当天,公布了一个由十人组成的“恭理丧仪王大臣”名单,大体意思相当于大行皇帝“的治丧委员会。谕为“著派睿亲王仁寿、豫亲王义道、恭亲王奕訢、醇郡王奕譞、大学士周祖培、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尚书全庆、陈孚恩、绵森、侍郎杜翰恭理丧仪。”这十个人,肃顺与杜翰两人原是八大臣“一伙”的主干,自不必说,仁寿、奕譞、绵森本来在避暑山庄,也不必说。剩下义道、奕訢、周祖培、全庆、陈孚恩等五位都在北京“留守”。肃顺又耍了个“花招”,除命属于自己的“铁杆粉丝”陈孚恩“星速前来行在”外,其余四位均“著在京办理一切事宜,无庸前赴行在”。
这个意思很明显,是不要恭亲王奕訢已经恭亲王一党的人来承德,坚决不给奕欣在咸丰灵前四处串联的机会。但是无端阻止大行皇帝的亲兄弟到哥哥灵柩前一抒痛丧手足之哀,毕竟是一件于情于理都很难讲得过去的事情。八大臣又不能把咸丰兄弟桌子底下那点事都给抖搂出来,只能是肃顺再背了一次跋扈的恶名。
第三百三十四章离奇的情报
肃顺等八大臣和两宫太后谈判的时候,果兴阿也没闲着,他要安排自己在辛酉政变之后的后路。虽然打定了主意什么事都不搀和,将来是回东北老家当军阀,但果兴阿也没有放松对于其他人阴私的窥探。他必须看清局势,弄明白谁是谁的人,他可以不搀和,但是不能不提防。
咸丰病危期间奕欣的来信,让果兴阿看到了书信之外的东西。奕欣能够在肃顺严密封锁消息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咸丰病危的信息,并且非常了解咸丰的病情,这是很说明问题的。因为万寿节那天咸丰是当众发病的,所以想知道咸丰发病的消息很容易。不过获悉咸丰的具体病情可不容易了,咸丰身边的御医肯定有人是奕欣的铁杆,或者说与奕欣的铁杆份子关系密切。但是肃顺当时把整个承德都封锁了起来,这个能与御医扯关系的人,又是怎么把消息送出去的呢而且能够以惊人的速度送往北京。
杂务科现在的编制已经十分庞大了,有了线索之后再用心调查,很快找到了奕欣的暗桩御医官栾太的至交好友曹毓英。曹毓英,字子瑜,号琢如,江阴周庄人。道光十年秀才,后选为拔贡,以七品顶戴任职兵部。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咸丰五年由军机章京升主事,历任员外郎、郎、鸿胪寺少卿。由于他长期在军机处工作,有“内娴掌故,外悉四方之政
的美誉,肃顺也曾对他竭力拉拢,不过他却是奕欣的铁杆,而且是隐藏的极深的那种。
曹毓英与栾太是多年好友,以他们的交情,他绝对能从栾太的嘴里问出咸丰的病情。别看曹毓英官不大,可是位置却重要。他是军机处的首席章京,也是传说小军机里面排名第一的。在咸丰病重期间,大军机们都围在宫里,他便成了军机处的实际当家人,可以随意使用军机处的一些小特权,如发送紧急信件。军机处的公事和信件,是谁也不敢扣留和查问的。也是这样,奕欣的紧要情报,便在肃顺的渠道里畅通无阻了。
虽然曹毓英也不算小鱼了,但是果兴阿还是觉得不知足,他总感觉还有一条大鱼还没有被找到。但是杂务科调集精干力量查了几次,依旧没有任何新的收获,奕欣的布置好像仅此而已。果兴阿总觉得还有没被找到的人,可是也没有线索也查不下去了,只能作罢。不过七八天之后,一个杂务科外线人员的下线人员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