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35(1/2)

之前回不来也不要等她,让主上和太子一道用晚膳,早些歇息。”

铭心说着腰越弯越低,实在是压身上的视线有如刀锋实质,很明显自家主上很不满意他的回禀,铭心抹抹汗,心说即是不想要这女子,直接拒绝了便好,偏生还要叫皇后来看,和做好了功课等着皇后表扬称赞的小太子也没什么分别了铭心晃晃脑袋,把脱缰了的思绪拉了回来,头埋得更低了。

杨广知道他这样是很遭人笑话,但他就是想她,想见她,想看她立刻奔到他面前来。

杨广压下心里的烦躁和不悦,沉声问,“你没把这里发生的事告知她么”

铭心心里苦味一阵一阵往上涌,擦擦汗哎哟苦笑了一声,回禀道,“人命关天呐主上,病的又是李德林大人,皇上您这样”真是幼稚得可以了

铭心扫了眼坐在亭子边角,连香风都吹不到这边的美人,又放心不少,见皇帝脸色阴沉地坐着一言不发,躬身行了一礼,回禀道,“东宫收拾出来与太子殿下住,属下这就去忙活了。”

等不到要等的人,杨广亦不耐在这候着喝西北风,起身回宫,路过蔡氏时脚步顿了顿,不耐道,“东西拿出来。”

蔡氏脸上划过一丝惊喜之色,将香囊拿出来奉上了。

杨广心情不虞,铭心知趣上前接了,解开绳头倒出来看了,里头是一个同心结,红色的丝线相互缠绕,筑以同心结,缘以结不解,连铭心这等没读过多少书的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

杨广看也未看一眼,只吩咐左右道,“此女不守妇道,对先帝不忠,赐酒一杯,让她给先帝赔罪,都领旨散了。”此女虽为尤物,却是先帝碰过的女子,赏赐给臣子属下不妥当,虽是可惜,也只好赐死了。

蔡氏听懂了杨广之言,花容失色地跌坐在地上,哭得我见犹怜,不住求饶。

杨广充耳不闻,出了泗水亭,裹着一身寒意往东宫去了。

贺盾的东西她自己都收拾过,她不讲究衣食住行,这些年也没攒下多少心爱之物,装起来的除了书,就是一些别人赐给她的旧物。

宇文邕赏赐的装了一小盒,先帝给的就多了,两大箱子,里面林林总总什么都有。

杨广打开看了,握着一只十多年前皇帝赠给贺盾的毫笔,四处看了看心情又好了一些,叫了石云进来吩咐道,“宫里这些用过的东西,全部收了换成新的,无需名贵,往后寝宫书房的用具,一应一月更换一次,最好是用些次品。”次得用不到能聚集起紫气便要换新的最好不过,有他在,她再不需要这些东西了。

石云听了令,有些摸不着头脑,却还是行礼告退,依令吩咐下去了,连带着先皇的这些旧物,一并锁去了库房,彻底成了一堆废物。

有婢女进来收拾贺盾的东西,杨广左右无事,闲得无聊便挥退了下人,在寝宫里收拾贺盾的东西。

书一本本分类过,给她装好了,她惯常穿的衣服,一样样给她叠好装起来。

杨广最后把她装金银财物地契房契的盒子倒出来,打算一一给她整理好,待看见盒子底下两页纸里有一层明黄的颜色,目光微微一顿,拿出来翻开看了。

一卷任由书写的空白圣旨,上头盖有国玺,先皇帝皇后的印章,下头一行小字,留此圣旨于明月公主,大隋后宫之事随其自主,便宜行事。

这是什么

不放心他对她的心意,自父亲母亲那求来为在宫中立足的护身符

还是给自己留着的一条退路

不用多想都知道是后者了,若当真为的宫中立足之位,直接求一道他杨广永生不可废后纳妃专宠她一人的圣旨便可,何须留有空白

把人娶进家门亦不是万全之策,有了这道圣旨,她来去自由,想走便也走了。

杨广将这一句话在心里来回念了许多遍,心头陡然受了一闷棍,握着绢布的手指用力,胸膛起伏,看着满案几的财物,一摆袖便全全扫在了地上,这是时刻想着要远走高飞了,连退路都找好了

外头石云铭心等听见动静,慌忙抢进来问发生了何事。

杨广平喘了两口气,勉强压住心里翻腾的暴虐和怒意,朝石云道,“去传旨,让皇后立刻进宫”

铭心看着一地的钗饰珠花,看出来是皇后的东西,顿时头皮发麻,退出去朝石云嘱咐道,“涉及到主母的事,就耽误不得,总管你快些去,务必要把皇后带回来。”

贺盾在李德林的府上给他施针。

他与杨坚认识几十年,亦君臣亦友人,李德林拿杨坚当朋友看待,吵吵闹闹到如今,也未曾变过,自杨坚重病不起,他身体便也不大好了。

杨坚重病中对朝纲政务反思过,后悔不迭,人之将死,其言向善,李德林看了杨坚留下的遗诏,老泪纵横,自此亦是重病不起,贺盾连续施针半月有余,未见好转,至杨坚下葬,撑到了新帝登基这一日,彻底没了气息。

杨坚的遗诏里有怅然未尽之意,他虽为来见过李德林,诏令里提及的话语正是李德林的治国理念,甚至沿用了李德林的原话,偃武修文,止欲安养百姓,四海百姓,衣食不丰,君之恨也。

医师大概是个容易让人抑郁的行业。

贺盾自李德林卧房里出来,门外李百药双目泛红,朝贺盾重重行礼,贺盾提不住手里药箱,跌落在地上,张了张嘴,朝李百药道,“对不起,我尽力了。”

李百药人至中年,闻言喉咙滚动,抖着双手朝贺盾重重行了一礼,李府里面哭声一片,李百药往里面走了几步,忽地又朝贺盾唤了一声,“皇后留步。”

不一会儿李百药身边的仆人捧出一个木盒来。

李百药打开自里面拿出了两本书册,奉给了贺盾,虎目通红,“这是家父清醒时嘱托臣下必定交给皇后的东西,两册文书,一册是家父赠送与皇后的,一册是请皇后转送给皇上的。”

贺盾接过来看了,是李德林的笔记,一本扉页上写着承平四海六十策,给杨广的。

一本是读书笔记,兵法名儒杂学百家心得,赠于贺盾的。

笔记到了后头字迹发颤潦草,是李德林弥留之际的殚精竭力之作。

贺盾双手接过,嘴唇掀动,说不出一个字来,只道,“进去看看他罢。”

皇帝自宫里连着发了九道诏令,贺盾出了李府,铭心还守在外头,见贺盾出来,大喜迎上前来,“皇后您快些进宫罢,再不去,皇上得出宫寻人了。”

因着新帝登基,李府里甚至没有寻常人家老父亡故那般撕心裂肺的大哭声。

贺盾未立刻回宫,在旁边的茶楼里要了笔墨,将李德林献给杨广的承平四海六十策誊抄了一份,先让铭心架着马车往杨素家里走了一遭。

李德林在这个时候离世,对新帝,新的朝臣班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吉祥事,贺盾请杨素朝会之时转呈这本李德林的心血文书,臣子们感念他忠义,李家人也不至于被御史盯上,遭了横祸。

杨素素来尊敬李德林,听得李德林过世,亦是怅然喟叹,接了贺盾誊抄的文书,应下了此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