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功行礼道:“臣必定尽心竭力。”
第二日,永定门外,琼海军大营。
听完高一功转述李自成的提议,夏天南先将其打发下去休息,然后询问众人:“你们怎么看”
司马德回答:“李自成身后有高人指点,这是阳谋,想让将军捏着鼻子认了。不过咱们可以将计就计,给他设个局中局。李自成不是认定咱们和关宁军都是劳师远征、粮秣不足,和他耗不起吗可是他却不知道咱们和关宁军已经暗通款曲。咱们就答应他的提议,派一支精兵以炮兵的名义进入城内,设法打开城门,然后和吴三桂约定,合兵入城攻击大顺军。”
魏连横连连点头:“司马先生说得对极了,大可以利用咱们和关宁军的关系,给大顺军来个将计就计,他想玩阳谋,咱们就来个一力降十会,集中两家所有优势兵力,从北面以雷霆万钧之势,一路平推下来。”
黄汉生等人也赞同这个主意,纷纷说:“一鼓作气铲平大顺军,单剩吴三桂一人,阻挡不了咱们琼海军,这京城从此就由将军说了算。”
夏天南笑道:“琼海军和关宁军联手,我还真想不出这天底下有谁能挡得住的。好吧,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就给李自成来个将计就计,派出炮兵团的两个营,加上特战队,进入城内,等咱们与关宁军混战在一起后,找机会控制广渠门,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
李自成与夏天南各怀心思,隔空交锋,究竟鹿死谁手,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夏天南叫来高一功,说:“贵上说得有道理,我决定同意你们的提议,这样吧,我派我的独立炮兵团跟随你进京,协助守城,稍后琼海军也会拔营北上,与关宁军决战,只希望贵上会信守承诺。”
高一功不知是计,高高兴兴地回答:“请平南侯放心,皇上向来是一口唾沫一口钉,答应的条件会一一兑现。贵军到达广渠门外后,大顺军也会出城夹击关宁军,不会让琼海军独自苦战。”
夏天南微微一笑:“甚好,你便去罢。”
伪装成炮兵的特战队在黄猛甲的带领下,跟随两个炮兵营,携带着大批火炮出发了。高一功一路上看着比山地炮粗了好几倍的10斤野战炮,笑得合不拢嘴,心想:这大炮一看就是稀罕玩意儿,到时候坑死琼海军后,自然就成了大顺军的战利品。有了这样的大炮,加上原来的山地炮,大顺军定然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11721:32:2449106217
第七百一十五章黑暗中的集会
琼海军的入城引起了京城百姓的关注。这支军队曾经在永定门外联合宣府、山西两支边镇部队一举击溃了入寇的鞑子大军,还重伤了鞑子的郡王阿济格,创造了近二十多年来最辉煌的战绩,其后还大闹京城,把城内搅了个天翻地覆。在百姓看来,没有琼海军做不到的事,也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事。虽然入城的只是几千人的火炮部队,但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百姓夹道观看,一时间万人空巷。数量众多、气势十足的大炮在骡马的牵引下缓缓行进在大街上,让围观的吃瓜群众咂舌不已,这么多大炮,几乎超过了整个京城大炮的总和。
只是期望中的救兵变成了与大顺“沆瀣一气”的帮凶,百姓很是不解,悄悄议论:“琼海军不是来勤王的吗,怎么和流寇混到一块去了”
“哎,谁知道呢。皇上驾崩了,大明完了,人人心里都有私心,就别指望琼海军为朝廷尽忠了。再说了,当初皇上还让杨部堂来个狡兔死走狗烹,要不是平南侯命大,早就在大炮之下化为齑粉了,他又怎么会为大明皇帝复仇”
大顺军派出了数倍以上的兵力“护送”这支几千人的炮兵部队,并命人四处粘贴布告,宣称琼海军与大顺军联手,共同驱逐关宁军,维护京城的安全,让百姓放心,潜台词就是告诉所有人:战绩彪炳的琼海军站在大顺这边,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你们就乖乖地接受大顺新朝的统治吧,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为了向京城百姓展示大炮的威武,顺便宣扬两家联手的震撼消息,大顺军“护送”炮兵部队足足走了两三个时辰,才穿过内城,到达指定的防区北面的广渠门。
炮兵营在接管北面城墙防务的同时,琼海军的主力也没闲着,拔营出发,绕过东面城墙,前往关宁军的驻地。声势浩大的行军一路上被城墙守军看在眼里,每隔半个时辰往宫内禀报一次。
“报,琼海军已经到达左安门一带”
“报,琼海军已经过了东便门”
“报,琼海军离关宁军只有三十里,现在已经开始扎营”
听到回报的李自成很高兴,笑呵呵地对其他人说:“琼海军倒是不含糊,雷厉风行,一天之内就赶到了广渠门附近。孤倒是很期待他们两军交战的一幕,到底是边军更强,还是南军更厉害呢”
高一功提醒:“皇上,夏天南也不傻,咱们不派兵助阵,他一个人是不会主动进攻关宁军的。”
“这个孤知道。现在天快黑了,两边也打不起来,等明天吧。李过何在”
李过站了出来:“臣在”
“明日辰时,你领五万人出城。记住,只管吆喝,让琼海军冲前面,你注意保存实力。”
“臣遵旨。”李过应下,然后问,“带多少老营”
李自成嘿嘿一笑:“既然是平南侯唱主角,咱们就不要抢风头了,老营的人马一个不带,全部留在城中静观其变。”
众人都会意地笑了起来。五万人看似声势浩大,其实都是老弱病残,两家联手攻击关宁军,赢了自然好,就算输了,这五万人都葬送了也不心疼,横竖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城外风云变幻,似乎大战一触即发,城内却云淡风轻,随着白天大军入城时的热闹散去,夜幕降临,四九城又回归到了正常的节奏,似乎什么都不会发生。
大顺军虽然拷饷逼死了不少官员,手段酷烈,但是银子到手后,对于这些“前朝余孽”的动向并不怎么在意,也没有特意安排人手监视,也许是认为一群书生手无寸铁,掀不起风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