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起躬身:“愿唯将军马”
布置妥当后,郑芝龙带着亲将亲兵下了城楼,只见城门口闹哄哄的,士兵们都在领取赏银,眼见自家的士兵虽然行列混乱了些,但是一个个衣甲齐全,器械鲜明,比起官兵要强得多了,不由得稍觉慰藉。虽然6师不是郑家的核心,但是这些年来他也没在上面少投钱,装备军饷一概从优,很是为他打了几次胜仗还被朝廷抽调到广东打过排瑶。如今他唯一的指望就是在6战中能够顶住琼州营的最后一击了。
巡视一圈后,他吩咐亲兵:“将马托斯和统太郎叫来。”
马托斯和统太郎是他的黑人卫队和日本人卫队的脑。郑芝龙的黑人卫队是在葡萄牙人那里招募的,大多数是葡萄牙人的逃奴。
按照记载,当时的澳门“有85o个有家室的葡萄牙人,他们平均有6个武装奴隶。其中数量最大、最优秀的是咖吠哩人,还有其他族人,葡萄牙人及这些人有优良的鸟铣、矛及其他武器。很少有葡萄牙人没有6或12枝火枪或燧枪”。咖吠哩人就是来自东非的黑奴,他们大多受过军事训练,习惯使用葡萄牙人的火绳枪,作战勇敢而且不会有叛卖的问题,因而很受郑芝龙的信任,常年维持着五六百人的规模,对外号称千人。
至于日本人卫队,以他和平户诸藩的关系和曾经是天主教徒这两层,就足以让他招募到数百名基督徒出身的日本士兵了。
第五百一十九章细红线
马托斯和统太郎虽然不是郑氏集团的核心层,但却是郑芝龙的“私兵”,真正完全听命于他一人的精锐人马。最重要的是,他不用提防这二个人会叛卖他。
马托斯和统太郎来到了他的面前,他们都穿着葡萄牙人式的服装。除了统太郎腰插双刀之外,就是欧洲军人的打扮。
这两支卫队全部按照欧洲式军队的样子武装和训练的。特别注重火绳枪射击,不管是射击精度还是射度,都是顶尖的,郑芝龙觉得自己还能一战,和这两支队伍在手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强大的对头马上就要来打这里了。”郑芝龙说道,“你们两个把队伍集合完毕,在我身边听命。”
“我们不出去迎战吗将军”马托斯到明国已经好几年,已经能够说很好的中国话了。
“当然要迎战,不过你们是我的尖刀,我要放在关键的时候用。”
“是,将军。”马托斯不再表示异议。
郑芝龙叫人拿来银子,按照二十两一个人给卫队的士兵们,马托斯和统太郎每人都是一百两。除了之前许诺的奖赏,这些银子是额外赏给这两支卫队的。这两支卫队相当于郑芝龙的家丁,不过不是明国人而已,是用银子喂饱的死士。虽然郑芝龙口中说得敞亮,其实暗中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到最后所城还是不能守住,他就要靠这两支卫队掩护他撤走,不可能真的留在所城与琼州营玉石俱焚。
琼州营的出征主力第一营和第二营已经在沙滩集合完毕,除了各抽调一个步兵连支援安平那边,两个营是齐装满员,营属炮兵连也在,只是因为运输不便,没有携带更重的野战炮,而是轻便的山地炮。
黄汉生被任命为攻打所城的指挥官,他站在近两千人的方阵面前,作战前动员:“诸位,前方就是郑芝龙的老巢,海军兄弟已经把郑芝龙的水师打趴下了,现在轮到我们6军露脸了,你们有没有信心攻下千户所城”
近两千人异口同声喊道:“有”
黄汉生抽出营级军官专用的指挥刀,用力向前一劈:“全体出”
中左所城的高度不到6米,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砖石包砌城墙。因为只是卫所城,墙体并不宽厚,不但抗炮击能力很弱,城墙上的敌楼等掩蔽工事也很少。郑芝龙站在城墙上,用千里镜看着从胡里山炮台前登6列成整齐的纵队前行的队伍,心里刚刚鼓起的勇气又有些动摇了。这怕是有两千来人,而且一看就是训练有素、指挥起来如臂使指的精锐之师,如果真的如琼州营自吹的那样,可以千人力敌几万大军,自己这几千6勇恐怕够呛。
究竟对方是否有这么厉害,总得试试成色,郑芝龙环顾左右,询问:“贼人已经逼近,谁可出城迎战,挫敌锐气”
一人闪身出列,朗声说:“属下愿前往迎敌。”
郑芝龙定睛一看,这是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叫林升。他还有个弟弟叫林察,两人擅长地趟刀法,在历次协助朝廷剿匪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所谓地趟刀,就是结合跌打滚摔的动作,专攻敌人下盘,看起来不太雅观,但是很实用,与看似酒后疯癫的醉拳有异曲同工之妙。
郑芝龙犹豫了下,夏天南来访中左所时曾说过,他们的鸟铳可以短时间连续射,比郑家的火绳枪射更高,这样的火器化部队,林升林察两兄弟能够近身吗
林升看出了他的犹豫,继续说:“大龙头可是担心贼人火器犀利属下还有一计,就是用藤牌遮挡,迅近身,然后使出地趟刀法,专砍鸟铳兵的下三路,定能让贼人阵脚大乱,到时城内大军一拥而上,贼人必败无疑”
林察也闪身出列,支持兄长的建议:“请大龙头下令。”
“好吧,那就由你两兄弟打头阵。”郑芝龙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同意了两人的要求,“不过你们不要逞强,若事不可为,及早撤回”
林升林察两兄弟跃跃欲试,抱拳道:“遵令”
郑芝龙朝手下喊道:“取酒来我为二位林将军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