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18(2/2)

楼上雅间。

夏天南等人坐在外间,一张珠帘悬挂在里间的门口,挡住了女子的容貌,只能透过缝隙依稀看到她窈窕的身影。

看到她的身影,夏天南不由得回忆起昨日河上所见的女子,似乎两者的身影有相似之处。很快他就摇摇头,肯定是自己想多了,世上哪有如此凑巧之事。

里面的董姑娘轻声说道:“多日奔波劳累,容貌憔悴,只能以此法子见客,还请见谅。”

司马德倒没什么,他担心夏天南不高兴。转头看了看夏天南的表情,似乎在思考什么事情,没有露出不悦的神色,便松了口气,代为回答:“便依董姑娘。”

“多谢客人体谅,不如先给诸位弹唱一曲吧”

董姑娘说的曲,是指昆曲。从元朝末年起,起源于苏州昆山的昆曲开始在苏州一带流传,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所以也叫昆山腔。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

司马德担心夏天南没听过昆曲,会觉得无聊,便建议道:“姑娘昆曲自然是造诣极高的,但久闻姑娘才学更是卓绝,何不赋诗一让我等开开眼界。”

董姑娘没料到这伙出手阔绰的客人居然会主动谈论诗词,倒是让人刮目相看。她沉吟一番,说到:“小女子没有这等急智,倒是有一旧作还算应景,请诸位指点。”

她顿了顿,轻声低吟:

病眼看花愁思深,

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

柳外时时弄好音。

夏天南对诗词研究不多,但这诗用词简单易懂,寥寥几句就将一个身体微恙、靠窗轻抚瑶琴,弹奏“清微淡远”静心之韵的女子形象勾勒了出来。

“好诗黄鹂尚且知人意,可曾有人懂你”

董姑娘愕然不已,这旧作名唤绿窗偶成,是寄托她少女心思的作品。以前也曾在诸多才子面前吟诵过,但那些才高八斗的读书人除了赞叹一句青楼中人也能做得一手好诗,给她安上了“才色双绝”的名头外,并没有人深究诗中蕴藏的心意。这是第一次有人通过诗窥视到她的内心深处的想法。

“公子对诗词颇有造诣”

夏天南摇摇头:“我欣赏诗词佳作,但不会作诗,也不会填词。国泰民安时,诗词可用来怡情养性。可当今天下狼烟四起,北有鞑虏、西有流寇,辽东和中原民不聊生,大丈夫理当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又怎能将精力放在诗词这种小节上”

董姑娘沉默片刻,赞叹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她站起身来,伸手去掀珠帘:“想来此等人物,不会在意小宛此刻妆容是否憔悴罢小女子倒想一睹尊驾的风采”

夏天南一怔,小宛这个名字好耳熟。

等珠帘掀开,他顿时呆住了,那名自称小宛的姑娘也怔住了。

第四百八十章董小宛

此刻轻风微拂,窗口吹入的风荡起了珠帘,发出轻微的“叮叮”之声。眼前的姑娘鬓发微动,娇嫩的脸庞带着一丝倦怠,似醒未醒,举手投足散发着一股慵懒的姿态。

这位小宛姑娘,不就是昨日河上行舟偶遇的那位女子吗

两人同时说道:“竟然是你”继而相视一笑。

夏天南这才醒悟过来,董姑娘,艺名小宛,不就是鼎鼎大名的董小宛吗没想到在这种场合下见到了传说中秦淮八艳之一,才色双绝的董小宛。

经过司马德对娼和妓的解读之后,夏天南对于妓的身份没有之前那么排斥了,不就和旧时空的女明星差不多嘛,何况是董小宛这样的传奇名妓。

他笑吟吟看着董小宛,“我来之前,听司马先生说起小婉姑娘才色双绝,还以为是夸大其词,没想到见到本尊,才知所言非虚。”

董小宛莞尔一笑,“坊间谬赞,愧不敢当。小婉不过一名普通女子,姿色平平,却识得几个字,能作几首歪诗罢了。倒是这般不施粉黛就冒失出来见人,让公子见笑了。”

估计是没有准备好见客的缘故,董小宛并没有上妆,神情之中的一丝疲惫无法掩饰,但素颜更显得她秀丽自然,清新可人,夏天南注视着她姣好的面容,一句诗下意识脱口而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董小宛一怔,这两句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自传诗,原本用来形容诗词作品的清新自然,反对堆砌华丽辞藻,过分雕琢装饰,可此情此景,这两句诗很显然是用来形容她的容颜,却毫无突兀之感。

任何女子都不会排斥赞美自己的语言,何况是以诗喻人这样雅致的方式。董小宛低下头来,拨弄自己垂下来的几缕青丝,轻轻问道:“公子也喜欢青莲居士”

夏天南毕竟是文科生,青莲居士就是李白,这个他还是知道的,赶紧点头,“青莲居士的诗我自然是喜欢的”他并不知道,董小宛最喜欢的诗人就是李白,她本名就叫董白,号青莲,算是李白的铁杆粉丝。

这下,董小宛找到了知音,与他探讨起李白的生平和代表作,从玄宗说到高力士,从将进酒说到蜀道难。所幸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