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43(2/2)

正当他想派人去叫钱师爷,门外一名衙役慌慌张张冲了进来,大喊道:“大人,不好了,斩脚峒的黄猛甲来攻城了”

吴县令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惊地半响说不出话来。怎么会这样,事情完全没按自己的预想发展,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倒来了。

想当初,这黄猛甲攻打澄迈时,自己还有些兔死狐悲,颇为同情澄迈县的林三峰,以县城可怜的防守兵力,想要阻挡如狼似虎的土兵何其艰难,转眼间这悲剧的主角就轮到了自己。

报信的衙役等了半天,没看见县太爷有什么指示下达,心里暗暗嘀咕,莫非县太爷被吓糊涂了,这会儿应该是派出衙役发动乡勇守城才是啊,再耽搁一会儿,城墙上群龙无首,恐怕就要被那蛮子攻破了。

吴县令缓过神之后,吩咐道:“叫齐所有衙役,不管当值不当值的,全部上城头,另外通知城中各大户,把家中壮丁派出来协助守城,不然城破了,他们也跑不了。”报信的衙役得令去了。

吴县令想了想,似乎没有其他可以调用的兵力了,临高县也有巡检,不过设在临高角,监视海盗,远水难解近渴,无法效仿澄迈县当日以巡检弓手抵御攻城之举。于是抬步就往城墙走去,如果城破,呆在县衙好不到哪里去。

临近城墙,听得城外喧闹不已,心下不免惴惴,临高承平多年,在他的任内,除了几股海盗上岸抢劫粮食牲口,县城从未受过直接威胁,眼下被以善战著称的斩脚峒包围,说不怕那是假的。

这时,身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却是钱师爷追了过来,口中急呼:“东主,县城告急,非夏天南不足以解围,请东主速速修书一封,调遣他的乡勇来救援”

吴县令停住脚步,转身大喝道:“宝山,你怎么这么糊涂,黄猛甲不是被夏天南收留吗转眼间又来攻打县城,其中必有蹊跷,这当口你还叫夏天南来,不是引狼入室吗”

钱师爷其实心中也是很不安,这剧情发展不仅出乎县太爷的意料,也出乎他的意料,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不过不是夏天南的本部人马攻城,他反而松了口气,至少眼下夏天南还不愿公开与官府撕破脸,那么事情就有转圜余地。

以县城的兵力,守住城墙不失是难上加难,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夏天南才能真正替县城“解围”这黄猛甲私自攻城的可能性不大,十有是夏天南指使的。

他能猜到黄猛甲为什么来攻城,估计和吴县令那封发往府城的呈文有关,所以肯定只有夏天南能解决问题。可是这些又不能和吴县令详说,否则就暴露了自己通风报信的把柄,只好干巴巴的劝说:“夏天南部下怎么说都还是本县编练的乡勇,调他前来是应有之义。再说他只是有不法之事,并未有造反之实啊。”

吴县令心下其实也认可他说的这些,可是自己都发文请求府城协助捉拿夏天南了,这时再厚颜去求他解县城之围,实在拉不下这个脸面,而且黄猛甲必定与夏天南存在某种联系,就算能解围,说不定是才出狼窝,又入虎口。当下只是不做声,走上了城墙。

上了城墙,抬眼望去,吴大县令顿时面如土色:好几百土兵排着整齐的队列,抬着云梯,手中挥舞着刀枪,口中大声喊叫。钱师爷跟着走了上来,看见这般情景,更加不堪,身子一软,差点摔倒。

对方人群中走出一个魁梧的巨汉,伸出手掌一举,身后的土兵们马上安静下来。他指着城墙上的吴县令喊道:“想必你就是临高县令吧,限你一炷香之内打开城门,我可以放你一条生路”

吴县令又惊又怒:“贼子休想,本官誓与临高共存亡”明代地方官丢失城池是重罪,还不如死在贼子手中,留下个好名声。

这魁梧的巨汉正是黄猛甲,夏天南要敲打一下不听话的临高县,由他来充当打手是最合适的。按照计划,黄猛甲带领斩脚峒土兵攻下县城,打劫一下官库和城中大户,然后夏天南带着护卫队“救援”,夺回县城,再以防范黎乱为由,想办法架空县衙,控制县城。

在朝廷控制力强的内陆地区,这样的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不过在朝廷和官府的影响和控制力相对弱很多的琼州,未必实施不了。而且夏天南本人不能赤膊上阵,得把“声名狼藉”的黄猛甲推在前面充当恶人。有英雄,就必须有坏人来衬托。

第八十四章黎乱二

黄猛甲给出一炷香的时间,说是让城内投降,其实客观上给了城内准备防御的时间。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实在太短,放在规模大点的州县,这点时间什么都干不成。

好在临高县城实在不大,大户也就那么几家,听闻黎人攻城,恐慌不已,纷纷把家中的健仆派了来,仓促之间,也凑齐了一两百人,提着棍棒,上了城墙。

吴县令一看,不少人手中的棍棒甚至是临时拆下来的门栓,再看看城下土兵手中的钢刀,心中涌起一阵无力感。县衙库房倒是储备了一些刀剑。但此刻乱民的攻城已经是箭在弦上,返回县衙库房取出刀剑分发下去已经来不及了。罢了罢了,今日大不了以身殉国,留得身后美名吧。

环顾四周,发现只有钱师爷陪在左右,其余县衙官员一个不见,登时大怒。

“来人,把王县丞他们叫来,今日贼子攻城,凡退缩躲避者,本官定参他一个临阵脱逃,必教他脱去身上官袍”

临高县除了正印坐堂县令,佐贰官县丞,就只有典史了,主薄暂时出缺,前任主薄刚刚致仕回乡,这偏僻州县无人肯来,补缺不易,只能暂时空着。正印堂官发飙,县丞和典史没法躲,这个临阵脱逃的大帽子扣下来,谁也承受不起,只能灰溜溜地从家中来到城墙上。

县丞姓王,典史姓林,都是本地人,深知黎乱的厉害琼州府黎汉之间矛盾由来已久,历朝历代黎人作乱多如牛毛,黎人攻打县城也不是首次,倘若攻下县城,这些汉族官员难逃一劫。他二人本想躲在家中,如果城破,就冒充百姓糊弄过去,眼下被逼着穿着官袍上了城墙,心中一面大骂吴明晋祖宗十八代,一面思索着等会如何脱身。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吴县令肯定不会打开城门投降,黄猛甲举起刀,大喝:“攻城”

几十名土兵们抬着云梯朝城墙冲去,更多的土兵持刀紧随其后。由于没有弓箭的干扰,几架云梯很快就架上了城墙,土兵们把钩刀咬在嘴中,爬上云梯,衔枚而上。

城墙上的衙役连同健仆不到两百人,又毫无守城经验,看着土兵们要爬上来,慌乱不已,有人去推梯子,有人拾起零碎砖头朝下砸去,还有人拿木棍铁尺去砸快要爬到垛口的土兵。

面对毫无组织的混乱抵抗,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