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9(2/2)

第三,实行标准化生产。以便零部件可以互换,便于维修,这样每支枪支就不会是一次性产品,既能节省成本,又能提高枪械的耐用性,眼前这批枪支就存在很明显的差异,零件显然无法互换。

果然用户的体验才能更好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啊林伟业感叹了一句。对于这三个建议,他一一给出了解决办法:

第一个问题可以用纸壳定装弹实现,把一次发射需要的火药连同铅弹用纸壳包裹,发射前直接用口咬开,把纸壳弹整体塞进枪管即可;

第二个问题则需要时间。虽然枪支制作出来了,可是装备刺刀的难度不下于枪支本身刺刀要具备很好的强度和韧性,才能保证在激烈的搏杀中不会断裂变形,眼下的熟铁很显然不适合制作刺刀;

第三个问题可以实现,虽然没有现代化的精密尺规仪器,但是在确定度量衡标准后,简单的通止规就可以初步实现标准化,对于滑膛枪的精度而言,已经足够。

崇祯三年十一月,在夏天南和林伟业两人的努力下,一个抓管理,一个抓生产,百仞滩钢铁厂和枪炮厂初步实现规划化管理。两个厂的工匠分为三个等级,工钱按等级从高到低,奖金分为月奖金和年度奖金,与产量和等级挂钩。等级每半年考核一次,每年底评定一次,优胜劣汰。生产中出了质量瑕疵,按生产流程追究到人。

整套制度推行以后,所有人的竞争意识空前强烈,原来的师傅和徒弟之间的框架被打破,人人都想晋级,拿到更多的工钱,手艺精湛的工匠和最低等级的学徒之间每年的收入差距有五六十两,普通人可能辛苦几年都攒不下这笔钱。

竞争机制和质量管控制度初步体现了威力,短短几个月,这些工匠和学徒就被调教的颇具现代工人的样子了,炼出的钢和生产的枪支质量明显比初期提高不少。有了成功的范例,夏天南决定建成后的博辅造船厂和以后的所有工厂,都依葫芦画瓢。

第五十三章刺杀训练

工厂建设已经进入正轨,马袅村的村民已经不靠盐场生存了,基本上家家户户不是有人在纺织厂做工,就是有人在护卫队,待遇都很丰厚,生活质量与胡老爷时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整个村从老人到青壮,从妇女到小孩,都是夏天南和林伟业最忠诚的支持者,没有二人,就没有他们的今天,二人如果有什么不测,他们目前的一切都会失去,全村的命运已经紧紧绑在了二人的身上。如果夏天南此时振臂高呼去造反,估计他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林伟业整天呆在钢铁厂和枪炮厂,指导督促工匠们熟练掌握技术,推进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夏天南则回到马袅村,指导护卫队的训练。

护卫队的训练暂时还以长矛为主,燧发枪虽然已经投产,但是工程师出身的林伟业坚持必须实现标准化量产并经过质检合格后,经过严格的测试,明确射程和精度之后,才正式交付部队。用他的话说,拿着一支质量未经检测、不知道能打多远、打的多准的枪支给士兵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必须让士兵拿到枪后知道武器的详细性能,战斗时才能发挥出它的威力。

对于这点,夏天南深以为然,磨刀不误砍柴工,现代化生产线生产的高科技武器还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呢,坦克要试车,飞机要试飞,否则不会装备部队。所以护卫队继续训练长矛,反正火枪迟早要装备刺刀的,就当提前训练刺杀了。

步枪的刺杀动作与长矛还是有区别,自然不能和长矛训练完全一样。关于刺杀训练的动作,因为夏天南在大学军训时,学院为了增强学生的勇气和团队协作精神,要求教官增加了刺杀操的内容,所以有所了解。

根据军训时的印象和当时网上看过的一些资料,他把刺杀动作分解成准备拼刺、突刺、防刺三项内容。

首先是准备拼刺,口令是“预备用枪”和“枪放下”。夏天南记得教官说过,预备用枪是拚刺的准备动作,这个动作做好了,就能防守严密、利于进攻,并从精神上给敌人以威胁。如果面对敌人,“哗”的一下把枪送出,一次就做好准备动作,并且怒目相对,就会使敌人不寒而栗。反之,就会助长敌人的气焰。所以,在“预备用枪”时,一定要做到动作正确有力,精神抖擞,气势雄壮。

然后是突刺,突刺是拚刺的主要手段,是训练的重点。突刺时,两臂向目标用力推枪,同时以右脚掌的蹬力,腰部的推力,使身体向前,在左脚着地的同时刺中敌人。突刺时,要“快”、“狠”。“快”,就是对准突刺对象后迅速刺过去,不能引枪即把枪后拉一下再刺,引枪就等于告诉敌人,我要刺你了,对方有了准备,当然你就刺不到了。“狠”,就是要三力两臂的推力、腰部的推力和右脚的蹬力合一,狠狠地刺向敌人。

第三项为防刺。防刺是防开敌枪后迅速反刺的动作。假如敌人向我左方刺来时,应以左手向左前稍下挥枪,同时右手向右前稍上猛摆枪托,以两手的合力,用刺刀座左侧猛击敌枪,防开后,取捷径迅速向敌反刺。防敌人右刺,动作类似。

夏天南能想起的就是这三板斧,他把基本动作要领教会给杨由基和黄汉生后,由二人组织训练,自己在旁不时纠正。

等到黄汉生和杨由基熟练掌握动作后,他把训练丢给了两人,自己跑到工厂里去坐镇,督促武器早日标准化生产,列装部队。

他赶到火枪车间时,林伟业正在给工匠和学徒讲解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和通止规的使用。

“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将来的零部件就可以互换,铅弹可以统一生产。枪坏了,把零件更换就可以继续使用,铅弹可以给任意一把枪使用,这样后勤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我们将要生产的枪支会很多,这么多零部件若逐个测量是否标准很费事。我们现在造的火枪对精度要求不是太高,所以,我们只要合理使用通止规,就可以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如何使用通止规呢假设一把合格的枪的每个零部件都有一个度量范围,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是合格的产品。那么按照合格产品造出通规和止规,每制造一个零件,分别放入通规和止规,能够放进通规,放不进止规,就是合格的。”

尽管对林伟业的某些专业术语不是很懂,但是工匠们都大致明白了通止规的作用。有人问道:“林老爷,如果通规不能过,止规也不能过呢”

“那么这个零件肯定大了,要重新加工。”

“要是通规和止规都过了呢”

“那就是零件太小了,没法再加工,只能作废件处理”。

等到林伟业结束讲解,工匠们各自回到工作岗位,夏天南急忙上前拉住他,“伟哥,火枪什么时候可以装备部队啊,黄猛甲随时可能反扑,时不我待啊”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