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之后,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往竹筒里装些硝石和硫磺,一来爆炸声更大,更加喜庆;二来硫磺这些东西,确实有一定杀虫驱瘴的作用。
各条大街上,金吾不禁,百戏纷呈,有表演吐火的,有表演歌舞的,有表演飞刀的,有表演幻术的,有表演胸口碎大石的,有表演高空走长绳的,甚至还有来自印度的女子在跳肚皮舞,林林总总,数都数不过来,围观的百姓不时发出阵阵欢呼声,此起彼伏。
宽达一百多米的朱雀大街上,更搭起了山棚,高耸入云,数百人围在山棚下跳起了踏歌舞。山棚下有人吹短笛、奏鼓来伴奏。舞者不分男女,围成圆圈,手牵手,边歌边舞,情绪欢乐,热烈奔放。
这还是小规模的踏歌了,史有载,睿宗先天二年元宵节,皇室在安福门外举行有近两千女子参加的踏歌舞会,男子近万,人们在高20余丈、燃着5万盏灯的美丽辉煌的灯轮下,里里外外围面好多圈,载歌载舞,跳了3天3夜,场面壮观无比。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
如今大唐还处在巅峰状态,天下安定,国富民强,当此新春来临之际,人们载歌载舞,躯干连同双袖向右抛撒出去时,高唱一句“但愿与君长相守”的唱词,热烈明快的节奏中,让人品味出了几许清新、俏丽,几许的温存、婉约。
李昂带着飞絮,由李七驾着车,穿过朱雀大街,前往通义坊杨家,伍轩骑着马,跟在后边。
飞絮犹豫地问道:“郎君,杨家小娘子和萧家小娘子,你更喜欢谁多一点”
李昂想了想说道:“说实话,我都喜欢。只不过杨家小娘子与我相识在先,也更亲近一些,她救过我一回,我们同历过生死。”
“可是萧家小娘子对郎君也是一往情深,为了一张字帖,她不顾严寒,顶风冒雪跑去终南山,世间女子,如此有几人”
从心里上来说,飞絮是更希望李昂娶萧鸾,除了字帖的事让她感动外,当初也是萧鸾开口,才让李昂买下她;
如今得以和十九娘这唯一的家人在一起,进入李家以来,生活也好。对萧鸾她内心是存有感激的。
“飞絮,感情上的事,不是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也许吧,郎君说的也有道理,或许在萧娘子来说,能为郎君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了吧。也只有这种不以回报为目的的付出,才算得上是真感情。”
飞絮这话答很很巧妙,暗里还是在帮着萧鸾说道。
李昂听了淡淡地说道:“好了,大过年的,今天不谈这个。”
车子来到杨府门前,李昂到阍室递上名刺,却被杨家看门的告知,主人参加大朝会去了,主母和小娘子前往咸宜公主府上拜年去了,估计要到晚上才回。
李昂没奈何,留下名刺和礼物后,只得离开。
“李七,去西市。”李昂随口吩咐了一声,通义坊西去,就是长安西市。
飞絮问道:“郎君不回家吗去西市做什么”
“哈哈,郎君带你去西市淘宝贝去。”
家里有个鉴定古董的的大家,可不能浪费了。长安东西两市,都有古玩行,整条街都是,只要你眼界够,不难捡到漏。
能发挥自己的专长,飞絮也很高兴。
车子驶入西市古玩街后,李昂带着飞絮下车,一家一家地逛过去。飞絮打起来精神,不到一柱香时间,就以低价买到了一个西周时期的铜鼎,还是带铭文的,买到了一块秦国的玉璋、一架汉宫的铜灯架。
李昂心情大好,飞絮这个丫头,就是一块活宝啊,以后要是没钱了,还可以让她临摹名家字贴,以假论真卖掉。
嗯,还可以考虑开个古董店,让飞絮多淘点宝贝,转手一卖,那就是百倍暴利啊
s:猴年来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好运当头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第0238章请客
今年的春闱,定于二月初九在礼部贡院举行,主考官为礼部侍郎达奚珣。
离春闱考试的不远了,李昂这些举子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春阳回暖,和风流畅,李昂几人坐在二楼开阔的围栏里,煮酒倾淡,读书交流,李昂如今的功夫多放在礼记和左传上面。
其中礼记篇幅有限,却是重中之重,因为大唐的礼部试题,多出自礼记,几个月下来,李昂已经可以全文背诵,并熟析其义。
唐宇也说道:“我朝科举,向来对礼记最为重视,孔颖达孔夫子曾有言:若夫五始之目,彰于帝轩,六经之道,光于礼记。自此始,礼记便成为礼部试最要内容之一。历来试赋题目多出于礼记。”
李昂曾过南宫紫烟分析过,礼记的内容虽然不如仪礼、周礼那么有系统性,内容相对繁杂。朝廷之所以这么重礼礼记,主要是因为它不光是讲一些具体的礼仪形式;
更重要的是礼记之中有许多儒家的人生哲学,教育理念,音乐理论,对国家和社会制度的设想、各种具体的礼节等;
通过这些内容,详细阐述了各种典礼的单方和制礼的思想,深刻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过,这些观念对君主加强统治,促进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魏如良也在谈自己的心得:“九经之中,有难以易,有繁有简,如今春闱日近,可以根据九经难易程度,再结合朝廷历届春闱对各经的重视程度,趋易避难,重点攻读,若是九经均加着力,恐怕力有不第。”
对此,李昂深以为然,他不像其他举子,从小侵淫此道,熟读九经。对于半路出家的他来说,在这么短短七八个月的时间内,能熟读礼记和左传两部大经已经不错了;
至于其他的小经,基本上就是从头到尾读一两回,有个基本的印象就行。
他真希望自己有杨男那样的天赋,过目不忘。
幸好,大唐的科举取士,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在考场之内,而是在考场之外,唐人最重进士科,然主考官与举子关节交通,不以为怪,乃至宗族子姓,亦不回避。
基本上谁主持科举,那么让什么人上榜就由谁说了算。
至于考场内的考试,不过是走走程序,只要考卷过得去就行。
李昂现在要做的,就是弄张过得去的考卷,如果考卷考得一塌糊涂,那也是不行的。所以大年初一过后,李昂就几乎在在与唐宇几人讨论学问,交流科举事宜。
当然,他也不忘时常走访李适之和汝阳王李琎。毕竟主战场是在考场外嘛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自己老去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不回请一次人家总有些失礼,不管来不来,李昂都亲自送了去请柬。
几次之后,汝阳王李琎盛情难却,终于在正月初六这天答应来赴宴了。有他带头,中书舍人梁陟也答应赴宴了。
这可不得了,李昂来了个全家总动员,这还不够,柳十九娘手艺虽然很不错,可一个人怎么赶得出整个宴席的菜来。李昂还得派人去状元楼请来大厨帮着办酒席。
要拿下这场宴席,花费得很可观,但作为一个举人,能请得动酒中八仙之一动汝阳王李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