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98(1/2)

古奇冤啊不过,东汉之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再到隋唐

这个嘛,细算下来,到如今少也隔了五百年吧,你华家才传承了八代,这不对啊,五百年传承八代,相当于一甲子才传一代,呃华老,您干嘛”

华老头脸色已经变作了猪肝色,很显然,他算术不太好,当然,这下脾气也不好了,只见他抄起门边的扫帚,怒不可遏地吼道:“我打死你个臭小子,竟敢怀疑老夫老夫让你胡说八道”

那两个读书人还准备追问浣花溪居士的事情来着,却哪里想到,转眼之间已是扫帚翻飞,刚才还彬彬有礼的李昂,被华老头撵得翻墙上树,华家乱成一团,最后李昂跑了个没影。

两个差点遭受池鱼之殃的读书人傻眼了。

再见气喘吁吁的华老头扬声喊道:“臭小子,有本事你以后别回这个家”随便把扫帚一甩,气呼呼回院去了。

院子里,南宫紫烟最为尴尬,站也不是,走也不是。

就连华小妹也缩着脑袋,小心地上去扶着华老头,期期艾艾地说道:“阿耶,李大哥他他一向爱胡说八道,你你又不是不知道,阿耶你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骨。”

“老夫行医大半辈子,到头来唉你说我能不气吗”华老头突然意识到还有个南宫紫烟在场,顿时收了声,他老脸上不免有些尴尬。

你想啊,李昂把人带回来,才进院没多久,结果华老头就把李昂给打跑了,剩下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儿站在院中,这算个什么事

“南宫姑娘,你快坐,别管那臭小子,到了老朽家里,就是老朽家的贵客。女儿啊,还不快带南宫姑娘进屋。”

“是,阿耶。”华小妹笑了,笑得很开心。

李昂拿着浣花溪诗集,以及一份活字印刷发展前景的策划书,再次到县城见了袁缜。两人谈了整整两个时辰,其间袁缜反复观看了他那份策划书,暗暗赞叹。这份策划书不光是策划了印刷业的发展,还要通过印刷业带动犀浦的造纸、制墨等相关的产业。

而这份策划书,实际上就相当于李昂县试的策论,而且这不光是纸面上的策论,而是实实在在的已经在上溪村施行了的。

有了策论,更有二十首佳对应考试中的诗赋,袁缜最后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上溪村印刷的所有书籍,必须在犀浦县城设立书肆批发,而不能设在成都城内。

犀浦离成都不过十里地,往来十分方便。这一点对李昂来说,不成问题,他只要跟萧鸾说一声就搞定了,于是一口答应了袁缜的条件。

至此,袁缜终于给李昂保证,马清泉会推荐他参加州试。

大唐各级科举考试其实还不太严格,比如唐六典中有规矩,每年乡贡的名额上州为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但后面还有一句“若有茂才异等,亦不抑常数”,意思是若真是才华优异的,也不受人数限制。

各级考试中,录取谁,主考官的主观意见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马清泉作为县令,要给他一个名额不难。

而且就一个名额而已,能不能通过州试,那就是你的事了。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笔交易马泉清和袁缜是赚了。

李昂回到华家之后,发现又有人慕名来找浣花溪居士,他便立即带着南宫紫烟回成都去了。

不回不行啊,人怕出名猪怕肥,一天到晚有人来拜访,光是打发这些人就够你忙的了,还有时间读书吗

更重要的是,他如今在经史子集方面的底子还太薄,这些来拜访的人,难免会谈论到这些知识,等被人家问得哑口无言时,那画面就太美了

神秘,咱必须保持神秘这才是大人物的生存之道。

结果他刚回到成都城,就有读书人找到合江亭南侧的分公司。

那二十首诗词震撼力太强了,一两天之间,已经在益州府的读书人间传了个遍,五十贯一本的浣花溪诗集竟然破天荒地卖出了八本之多。

而各种手抄本更是大行其道,甚至让李昂都惊叹于这个时代竟然会有这样的传播速度。青楼楚馆的姑娘们,给那些词作谱上了曲,日夜传唱,走在成都的烟花柳巷你会发现,一时间传唱的全是浣花溪居士的词作。

慕名而来找李昂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他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他就是浣花溪居士。

不得已,李昂只得吩咐前院的伙记,但凡有人来找,都说他去火井了。只有这样,李昂才能躲在深深的庭院内,听南宫紫烟她讲解经书。

而且大唐进士科考试,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老子,10个问题中能答上4个即可合格。

李昂起步晚,从在火井决定参加科举考试后,李昂就一直在努力攻读这三本大经。几个月专注于此,进步还是很大的。

s:求订阅正版

第0170章热情似火

寂静的后园,秋风送爽,李昂在很认真地读着书,每天反复诵读抄写的,都是进士科贴经要考的三部大经礼记、左传、老子。

大唐在文化方面还是非常开放的,考试的内容并不限于儒家经典。

特别是最为朝野看重的进士科考试,贴经其实只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诗赋和策问。

而策问共要写五篇,内容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

这就需要士子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习,如果光是专注于儒家经典的话,很容易脱离实际,也就难以写出优秀的时事策论来。

诗赋和策论方面,李昂有优势,他要加强的反而是经史方面的学习。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南宫紫烟给了李昂很大的帮助。

听她讲解经史,对李昂来说是一种享受。美人芬芳,温柔婉转,甚至窗前桌上腾云播雨之时,李昂也让美人讲经史,美人那带着娇吟的腔调让李昂印象倍加深刻。

读书之余,南宫紫烟也少不得要给他讲解一些科举考试要注意的地方。

大唐的科举,并非三年一届,而是每年举行一次。

南宫紫烟拿过帕子,轻轻擦去额边的香汗,仰靠在李昂怀里说道:“李郎,自开元以来,虽然朝廷下了大力气肃整科举中的请托之风,但实际上无论是省试还是州试,还是以察举为主;

士子在应试前,都会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呈送名流或考官,以期能得到他们的推荐。主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名声大的士子,录取的机率也就大。今年主持益州府考试的是益州长史卫长青,既然李郎已在犀浦县推荐的名额之内,李郎还应把这本浣花溪诗集尽快呈送卫长史,以示敬重。”

李昂点了点头,他现在名头是很大,但州试他还是要参加的,就当是熟悉一下大唐的考场气氛也好。

大唐的州试一般是在秋天举行,非州县官学出身的读书人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参加州县考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