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情况已不可能更糟了,小郎君除了放手一搏,就只能把方家的产业拱手想让了。瞧您二叔和三叔的架势,根本就是想把您逐出方家而后快。说句不中听的,老东主之死,还指不定是谁干的呢,如果真是他们干的,他们会放过小郎君您吗
李昂是个聪明人,他敢自己买下那些废井,说明他一定有把握变废为宝。小郎君何不退一步,看看他有何作为再说呢。”
“怎么退让某把方家的经营权拱手相让吗”
“小郎君,您您想啊,李昂就算再有本事,他终究只是一个人。盐产出来了,并非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庞大的销售网,才能把盐变成钱,这些可都是掌握在咱们方家手里。咱们只管先听他的,看他有没有办法把盐井救活,真要救活了,到时再划分权限,各管一块,也无妨啊。”
方济沉默了许久,才点点头。
“这就好了,等李昂回来,小郎君先给他道个歉,将他安抚下来再说。”
李昂带着小叮当和方大牛,转了一个多时辰,连只野兔都没找到,倒是在白术河里猎到几条鱼。
你们要比赛吃苦耐劳是你们的事,李昂亲手弄了个鲜美的鱼羹,美美地吃着。方济犹豫了许久,才过来向他道歉。
低头就好,李昂要的就是这个主导权。
当夜他也不说话,先向方济借钱,让方大用第二天去把那些废弃的盐井买下来,此举在火井县顿时引发了轰动。倒不是因为买下那些废盐井是笔多大的交易,相反,便宜的得很。
主要是多数人觉得泱泱大唐,竟出这样的天才傻子,一时传为茶余饭后的笑谈。李昂的傻名,在火井县城很快传得妇孺皆知。
当然,也有些人是出于好奇,难道这个李昂真有办法,让那些废弃的盐井起死回生
第0040章盐的多种用途
李昂这个到底是天才,还是傻瓜,附近不少好事之徒,甚至赶到了螳螂坳,想一探究竟。这让螳螂坳一下子热闹了不少,甚至连卖狗皮膏药的走方郎中,卜卦算命的假道士,都到螳螂坳来赶趟儿。
“哎,我说杨半仙,左右也是闲着,不如你给那个叫李昂的傻子算算,他将来是个穷光蛋还是个富贵人。”有人揪着假道士的袖子逗乐起来。
假道士一手抚须,不悦地说道:“人家李昂将来有钱没钱且不说,贫道却敢断言,你们这帮游手好闲之徒,将来个个是穷光蛋。”
“咦,杨半仙,怎么这样说话呢难怪你半天招揽不到一桩生意,活该”
“就是,老子来看个热闹关你屁事”
杨半仙老神在在地说道:“通常呢,神仙是不会笑凡人傻的。”
“我们是凡人,不是神仙。”
“嗯,聪明人也不会嘲笑他人傻。”
“谁才会嘲笑”
“傻子”
“嗯,是这个理,咦不对,找打打死你个假道士”
十来个废弃的盐井,连带着周边光秃秃的山岭,这种盐碱地又不好种庄稼,要买下来花不了多少钱,而且手续再简单不过,找县里的户书办理即可。李昂便干脆把整个山岭都买了下来,是以才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方大用把地契交到李昂手上后,方济终于忍不住说道:“现在如你所愿,把这片山岭都给你买下了,你有什么法子让盐井起死回生,如今该说了吧。”
“嘿嘿,不错,总算有点进步了,总算会放几个连环屁了。”李昂瞟了方济一眼,把方大用刚买回来的生鸡一扔,小叮当呼地一声就扑上去,准确无误地咬住鸡脖子,然后叼到一边,快乐地享受它的美食去了。
方济的忍耐力过人,他也不生气,沉默地看着李昂。方大用和方大牛也眼巴巴地看着,只等李昂出个妙招,赶紧让这些濒临倒闭的盐井重新焕发生机。
李昂在茅草房的檐下坐下,好整以暇地说道:“这耕田种地,是靠天吃饭,开盐井也一样行啊。”
方大用立即追问道:“李郎君,您能说清楚一点吗这盐井怎么靠天吃饭”
“少见多怪谁说卤水一定要用柴火熬煮才能出盐的挖个盐池,把卤水往池里一倒,让太阳把卤水蒸发掉不就行了。”李昂就不明白了,古人在某些方面比后世的人还聪明,可在某些方面怎么就转不过这个弯呢。
“嘶李郎君说的是垦畦浇晒之法吧这个恐怕行不通。李郎君有所不知,这垦畦浇晒之法需要常年日照充足,或地势开阔多干冷的西北风才行。
咱们这剑南道,山多雨多,日照偏少,气候潮湿,春夏多雨,秋冬也不如北方干冷,而是阴沉湿冷,这垦畦浇晒之法在剑南道不太好使,有时你晾晒几天,一场雨下来,又前功尽弃了;
再者说了,这建盐池要投的本钱太大,回收成本费时长久。这州县官员三年一任,谁也不知道下任官员来了会是啥情况,投下那么多银子能不能收得回来,风险太大,谁也不太情愿干。”
“嗯”李昂眼珠子一转,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不好,要下雨了,快收衣服
这雨还真是说来就来,一块乌云遮山而来,白雨如珠倾泻而下,顿时让李大逼抱头鼠窜不已。
不行,整片山岭都买下了,不能这样就认裁,更不能露怯。
进了茅屋之后,李昂一边抹着脸上的雨水,一边说道:“大用啊,你先把和盐有关的事情给我说说,甭管是制盐还是售盐的环节,还有盐价和销量,但凡和盐有关的都给我详细道来。注意,细节很重要,别放过一个细节。”
“李郎君,这要从何说起”
“从盐说起。”
“呃”方大用捋了捋思路,才说道,“这盐呢,按产地分是池盐、青盐、石盐、波斯盐等,按种类又分为白盐、黑盐、柔盐、赤盐、驳盐、臭盐、马齿盐等。
咱们剑南道产的都是井盐,品质多不及河东道的池盐和陇右的青盐。至于销量,关中主要食用的是河东的池盐和陇右的青盐,再有关内道的盐州所产之盐。
至于盐的销量,那是人人每日皆需要食用的,按人均计,每人每日约耗盐二勺五撮,益州府人口近百万,年耗盐量便有十万石左右。
按价格计,目前剑南道的盐价是十文一斗,偏远缺盐地区价格则相应高些。而井盐的生产成本,算上提卤、煮盐、运输,成本一般在三文一斗左右。
按用途算,这盐又分为人食、畜食、药用等”
“停”李昂食指一点方大用,说道:“详细说说这畜食和药用。”
方大用说得口都干了,望望门外的大雨,颇有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