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汉的地盘,不断被大华侵蚀,本来就不算大了。
如果再这么退缩的话,那就更小了。
这是曹操很难容忍的事情。
当然了,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
那就是如果他真的采取这个措施的话,对他的威信打击太大了,说不定会引起朝堂上的动荡。
因此,对这个决定,曹操迟迟难以做出决断。
司马懿似乎是看出了曹操矛盾的心情。
或者说,从司马懿说出这个计策的时候,早就想到曹操会有这种反应。
因此,司马懿不由说道:“丞相,有句话,微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操不由说道:“有话但说无妨,司马军师,难道你还信不过本丞相吗”
司马懿不由说道:“属下考虑,丞相所虑,无非是众人不服,朝堂不稳而已。”
听到司马懿的话,曹操瞳孔不由微微收缩。
司马小儿不简单啊,本丞相得心思,居然全部被他给猜透了。
这种人,留在身边实在是太危险了。
尤其是此人的长相,鹰视狼顾,日后注定要反
嗯,待到度过此次危机,需饶他不得。
其实,司马懿也意识到,今天他所说的,实在是有些多了。
本来,在曹操面前,他应当藏拙才对。
但是现在,他和曹操可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如果再要藏拙得话,说不定大家都要玩完。
至于投奔大华,司马懿并不是没有考虑过。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大汉似乎斗不过大华。
按理来说,投奔大华才是最好得出路。
无奈司马懿出身世家,而大华对待世家的态度就是赶紧杀绝。
因此,事情不到万不得已的哪一步,司马懿是不会考虑投奔大华的。
而现在,自己的表现,似乎也引起了曹操的猜忌。
但是现在也顾不得许多了,还是先帮助曹操度过眼前的危机,走一步算一步吧
司马懿不由说道:“丞相,属下看来,这件事情,其实也不难解决。丞相现在威名加于四海,环宇之内,莫不闻名。丞相的功德,完全可以更进一步这样一来,也就无人敢再质疑丞相了”
再进一步
听闻此言,曹操神情不由一变。
他现在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了,如果再进一步的话
第八百章:曹操称帝
更进一步
曹操眼中陡然射出寒芒
其实,曹操名为丞相,然而携天子以令诸侯,早就是暗中的帝王。
但是曹操真的没准备篡权夺位,因为他已经获得实际的好处了,他不愿意背负这个骂名。
但是,当司马懿提出这个提议的时候,曹操真的心动了。
因为如果他真的要采纳司马懿提出的坚壁清野的意见的话,那么就要迁徙几十万的百姓,势必要引起朝堂动荡。
虽然他现在是丞相,实际掌控着整个大汉,但是他并不是没有政敌。
有不少反对者,潜伏在暗处。
如果曹操犯下错误的话,那么说不定这些人就会串联起来,一起攻击曹操。
这样的话,势必要引起大汉朝的动荡。
但是目前大华咄咄进逼,大汉真的经不起任何的内耗了。
不内耗都势如累卵,一旦内耗,极有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司马懿提出的更进一步称帝的意见,真的是个不错的建议。
曹操一旦称帝的话,跟随曹操的群臣,会更为团结的凝聚在一起。
因为他们都将是开国功臣。
而那些反对者,胆敢跳出来的话,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一一将他们清除掉。
如果说,他处在丞相的位置上,在处理一些事情上,还有名不正言不顺的顾忌的话。
那么在称帝之后,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放手去做。
如果这么想的话,那么称帝真的是一件最好的选择。
思讨再三,曹操不由说道:“本丞相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何还能再更进一步休要妄言还是等几日,看看长安那边的情况如何吧。”
听了曹操的话,司马懿还有审配相互对视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司马懿的意见,曹操应当是听进去了,现在曹操需要等待长安方面的消息。
如果长安能够保的下来的话,曹操还未必会走这一步。
但是如果长安保不下来的话,恐怕,曹操真的要走这一步了。
不得不说,这也是目前曹操必须要走的一步。
三日之后,终于得到消息,八百里秦川,全部被大华所占据。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曹操仿佛在瞬间苍老了十岁。
然后,曹操作为奸雄的一面也体现了出来。
留下一部分兵马驻守之后,曹操马上带兵返回。
然后,逼迫皇上递交禅让诏书,昭告天下,将帝位传给曹操。
曹操登基,成为魏太祖。
登基之后,曹操高举屠刀,将不服管教,暗中和曹操作对的一帮人统统杀掉。
然后,曹操就要为下一步的坚壁清野做准备了。
想要坚壁清野,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先撤回百姓。
而是要先立
首先要把他们需要后撤的城池确立下来,然后加强防护,确保万无一失。
只有将这个工作做完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将百姓全部撤回。
很快,大华国就得知这一消息。
当吕布看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大为震惊。
没想到,曹操这货竟然猜到了他们下一步的行动,主动回防,坚壁清野,坚决不给他们入侵的机会。
这样一来的话,他们之前的计划,就完全失去了用武之地。
如果现在大华再进攻曹汉的话,曹操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到时候,大华就尴尬了。
现在曹魏的外围,就只有那些百姓。
大华难道要对那些百姓动手吗
这种事情,大华是绝对不会做的。
而不对百姓动手